留学的意义
查看话题 >在芬兰留学:细数这些年吃过的黑暗料理
曾经我以为,五仁月饼在黑暗料理界的地位无可动摇,直到我来到芬兰这片神奇的土地(有多神奇?就是五六月份了还会下雪,嗯……)才发现,人类在开发黑暗料理的道路上从未止步,而且北欧人民在这极度恶劣的气候环境下,更是发扬了艰苦卓绝的精神,开垦了一片让你两步一踩雷,五步一惊魂的黑暗料理土壤。
无数个夜晚,刷着国内朋友圈的腊肠、煎饼、麻辣烫,我只能黯然落泪,默默咽口水……

眼看《孤独星球》把芬兰列入了2017年必去的旅游目的地之一,相信有很多人开始计划要来芬兰旅游,甚至已经在收拾行李准备出发,一向行侠仗义的我觉得,一份全方位无死角的芬兰黑暗料理合集已成当务之急,所以今天就让我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来给大家整理一下这个清单,拿走不谢。

Mämmi
黑暗指数:★★★★★

首先要介绍的,就是凭借着跟翔难以辨别的外表而位列黑暗料理界之首的芬兰复活节传统甜点:Mämmi,每当我凝视着这坨仿佛对生活充满恶意的食物,就忍不住拷问人生:这东西能吃吗?

虽然外表很邪恶,但Mämmi其实是一道吃起来甜美得像邻家女孩一样的甜点,主要成分是稞麦,麦芽和焦糖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最终会是翔一般的颜色),经过烤炉烤制而成。Mämmi看起来虽是一坨,但其实是近似布丁的质地,口感略微粘稠,甜而不齁,有勇气细细咀嚼的话,能感受到麦芽香在口腔萦绕,对于甜食爱好者来说,不失为一道美食,前提是你把双眼蒙起来。芬兰人在吃Mämmi的时候,通常还会倒入牛奶或者淡奶油搅拌混合,让黑暗指数再升一级…
甘草糖·Salmiakki
黑暗指数:★★★☆☆

紧跟在Mämmi之后的黑暗料理必须是糖果界最大的“污点”——甘草糖(Salmiakki)了。我第一次“误食”甘草糖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刚到芬兰的那会,懵懵懂懂的我对这种糖的存在一无所知,偶然在超市结账的柜台看到一条条包装亮丽讨巧像糖果一样的商品,而且价格非常便宜,尽管上面全是看不懂的芬兰语,也猜不出个所以然来,但出于嘴馋和猎奇的心理,心想着零食总不会难吃到哪里去吧,就买了一个尝尝鲜。

一出超市,我就迫不及待撕了包装,大口咬了一截——在脑神经接收到味蕾细胞传达的信息那一瞬间我就石化了,这尼玛什么玩意啊!这真的是糖吗!这根本就是小时候生病被老妈捏着鼻子往嘴里灌的那些中药啊!!!

顷刻间,所有关于生病吃药的不堪记忆在肚子里翻涌,而糖在嘴里要吐吐不得,要咽咽不下,尴尬万分。自那以后,我和芬兰的糖果成为了陌路人。

对于甘草糖,有人说这是一种“让北欧人自豪,让外国人哀嚎”的糖果,真的是一点都不夸张。但在芬兰人,乃至北欧人心里,这种甘草糖就是童年的味道,而且老少咸宜。在芬兰的超市里,一定少不了甘草糖专区,各式各样让人选择困难症发作的包装款式,你可以深深感受到芬兰人有多喜欢吃这玩意。
就连冰淇淋也有甘草糖口味的……

而前不久,一个在学习中文的芬兰小伙伴买来了甘草味的酸奶,亢奋地发了条朋友圈……

对于甘草糖这样一种仿佛为恶搞而存在的黑暗糖果,我诚意推荐各位到芬兰旅游的亲们把它作为伴手礼与亲朋好友齐分享,送对了糖果,愚人节天天过喔:)
黑面包·Ruisleipä
黑暗指数:★★★☆☆

比起前面两个黑暗料理,黑面包可以算是黑暗料理界里的温和派了,我对黑面包的感情也经历了从避而远之到欲罢不能的过程。芬兰的黑面包由酸面团和黑麦制作而成,因而吃起来带酸味,这对于土生土长在南方,吃过的包点都是以甜为主的小编来说,在第一次吃到酸的面包时,三观遭受了不小的冲击,“面包是酸还是甜”也变成了重要性仅次于“豆腐脑是甜还是咸”的人生哲学问题。对于黑面包,我曾一度拒绝再次尝试,直到有一次听到跟我有相同感受的朋友说,在黑面包上抹黄油后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不信邪的小编于是尝试一下,结果是,从此走上了爱吃黑面包的不归路。

黑面包组织紧实,吃起来带点嚼劲,和黄油独特的奶香混合之后,酸涩的味道消失而甜味显现,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美味,越嚼越香。每次在饭堂吃饭,都少不了多拿几片黑面包。

除了和黄油的简单组合,芬兰人还喜欢将烟熏三文鱼切片或者面包奶酪放在黑面包上,蘸着越橘酱一起吃,也是一道芬兰特有的料理。
鱼馅饼·Kalakukko
黑暗指数:★★★☆☆

鱼馅饼,起源于芬兰萨沃尼亚地区的一种传统食物,包裹在外的是黑面包,内馅由白鳟鱼,猪肉和土豆混合组成,感觉光这一道菜就已经很丰盛有木有。芬兰人竟然想出这种法子将土豆,鱼这两种最普遍的食材和他们最爱的面包结合起来,一次满足三个愿望,可是对于密集恐惧症患者来说,这鱼馅饼的剖面不要太黑暗了…说到味道,白鳟鱼的肉感结实,并且带有很多小刺,吃起来的时候步步为营,确实是个槽点,整体的感受就是相当的质朴自然,喜欢吃鱼的朋友可以勇于尝试。
血肠·Ryynimakkara
黑暗指数:★★★★☆

血肠,顾名思义,主要成分就是血,通常是猪血或者牛血,并且混合米饭(为什么是米饭?!)制作而成,吃起来是软糯的口感,一般会搭配越橘酱食用,口味会更独特。
卡累利亚馅饼 Karjalanpiirakka
黑暗指数:★★☆☆☆

看起来略带邪恶的卡累利亚馅饼,起源于在芬兰东部同俄罗斯接壤的卡累利阿地区,外薄皮由稞麦制成,内陷主要由牛奶和大米煮熟而成,传统的吃法是在表面抹上厚厚的由黄油和熟鸡蛋黄混合而成的酱,口感丰富却不会腻,奶香、蛋香和糯软的米饭相交融,吃下去是满满的罪恶感……
留学的意义?对于吃货来说,就是收获一个海纳百川的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