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走过的南疆、北疆和东疆(三) |东疆篇之一
东疆篇
2014年中秋节,哈密三日游。哈密市位于新疆东部,是新疆通向中国内地的要道,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咽喉,有“西域襟喉,中华拱卫”和“新疆门户”之称。第一次走哈密,发现哈密真远,600多公里的路程,足足跑了一整天,还好基本一路都是高速。



过了鄯善后,遇上大堵车,又是因为车祸,堵了很久,大家无聊的都下车玩去了。后来在哈密收费站,我们准备进收费通道时,一辆微型车想过来插队,结果两车直接怼一起了,司机想把责任赖我家,幸好我们有行车记录仪,找交警叔叔评判一下,这司机立马认怂,赔200元了事。此处论行车记录仪的重要性,一切以证据说话!

晚上九点多才赶到哈密,人快累死了。住在这家哈密宾馆,条件还行,早餐时我看见有白糖包子,很高兴地拿了一个咬了一口,嘴里立马充斥着浓郁的羊膻味,竟然是羊油做的,我马上吐了出来,原谅我这么多年还是无法接受这种重口味。


吃过早饭,我们就赶紧去哈密回王墓和回王府参观。哈密回王府坐落于哈密市回城乡,原回城东北角,是在原蒙古府的基础上于清康熙四十五1706年重建。回王墓是清代哈密历代回王及其家族的陵园。











在出王府的地方会经过一个玉城,里面都是卖玉石的商铺,其中有一家商铺里有石头“满汉全席”,菜品都是由各种石头组成,完全可以以假乱真,挺震撼的。







出了王府,路对面就是哈密博物馆和哈密木卡姆传承中心,可惜木卡姆传承中心没有开门,只能看看博物馆。哈密博物馆成立于1988年, 2002年6月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援建的南粤文化中心迁入。博物馆有展厅面积800余平方米,馆内收藏有原始社会至明清时期的石器、青铜器、陶器、木器、铁器、毛布、清代服饰和干尸等文物12000余件,其中17(类)件为国家一级文物。






在哈密博物馆里,竟然又看见奇石宴,和玉城里的相似,但仔细看又不太一样,这一次真的太有眼福了。





参观完博物馆,已经快中午了,魔鬼城来不及去,我们决定去巴里坤湖。巴里坤湖是一个高原湖泊,网上介绍说景色很美,也不知道我们是不是走错了地方,看见的湖非常普通,湖周围还被铁丝网拦着,根本无法靠近,所以我对这个景点还挺失望的。








草草看完巴里坤湖,我们就去往巴里坤县。这时半下午已经过去了,看见县城里有羊肉焖饼的饭馆,这种特色餐饮,我们一定要去吃一下。





吃饱了,就开始逛巴里坤古城。城里有清代粮仓、松峰书院、古民宅等等。












看完巴里坤,又该赶路了。我们商量后,认为直接去鄯善住更合理,这样明天就会比较轻松。到了鄯善,一定要去南湖奇石城买买石头,不求好品质,只求最便宜。




这一趟哈密之旅非常仓促,时间太短是现实问题,如果还有机会,我一定会把哈密魔鬼城、伊吾胡杨林、哈密鸣沙山等地方全部走一遍。
2013年——2016年,吐鲁番地区多次游。吐鲁番,又称“火洲”,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新丝绸之路和亚欧大陆桥的重要交通枢纽。吐鲁番曾经是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是世界上影响深远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四大文化体系和萨满教、 祆教 、佛教、道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七大宗教的交融交汇点。吐鲁番属独特的暖温带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具有日照长、气温高、昼夜温差大、降水少、风力强五大特点,素有“火洲”、“风库”之称。
吐鲁番地方不大,景点却不少,因为时间限制,我跑了吐鲁番好几次,才基本把景点玩全了,最著名的火焰山、葡萄沟等景点都是在吐鲁番。

吐鲁番坎儿井博物馆,位于吐鲁番市亚尔乡新城西门村888号的坎儿井民俗园内。全新疆有1600多条坎儿井,其中的1100多条就在吐鲁番,年径流量达2.94亿立方米;吐鲁番现有耕地面积70多万亩,其中有47万亩就是靠坎儿井的水来灌溉的。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列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吐鲁番博物馆是新疆第二大博物馆,馆藏文物5000余件,在自治区博物馆收藏的西汉到唐代,也就是丝绸之路昌盛1000多年之间的文物,80%以上都来自吐鲁番,是新疆地州市中规模最大的博物馆。





参观完博物馆,我们又继续去交河故城。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市以西约13公里的亚尔乡一座岛形台地上,因河水分流绕城下,故称交河。交河故城建造于公元前2世纪至5世纪 ,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城郭诸国之一车师前国都城,是该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也是中国保存两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遗迹。







因为新疆有时差,所以十九点多了还不晚,继续去火焰山。火焰山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高达摄氏47.8度,地表最高温度高达摄氏70度以上,沙窝里可烤熟鸡蛋。吐鲁番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多年测得的绝对最高气温为49.6℃(1975年7月13日),而地表温度能达到83.3℃,是名符其实的“中国热极”。火洲多年平均降水只有16毫米,夏季占一半,而托克逊年降水量只有5.9毫米,终年不雨或雨而未觉亦不足为奇,可以算得上是“中国干极”。







一天跑了四个地方,这是非常高效率了。晚上我们住到鄯善县城,准备第二天去鄯善县七克台镇南湖奇石城,找人带我们去捡石头。
鄯善县位于新疆天山东段、博格达山南麓的吐鲁番盆地东段,东接哈密,西接吐鲁番,南越库木塔格沙漠,与若羌相邻,总面积3.89万平方公里,有2000年栽培史的哈密瓜享誉全国,是无核白葡萄和哈密瓜真正故乡,是全国最大的无核白葡萄、鲜食葡萄生产基地。是全国第二大澎润土资源地、是世界十大煤矿资源地、是世界第二大钠硝石资源地、是中国吐哈石油的主战场,这里有中国西北最富有特色的吐鲁番沙漠风景区。
第二天,顺着导航找到奇石城,同时也顺利找到我们的向导童师傅,他要带我们去沙尔湖腹地捡玛瑙。因为去沙尔湖路不太好走,我们把轿车的人都凑到SUV里,挤一挤就出发了。















在沙尔湖里盛产各种玛瑙,我们知道的太晚了,很多品质和颜色好的玛瑙已经被捡完了。当时我还看见有人用筛子筛地上的砂石,以此不放过每一个细小的玛瑙,可见大家有多疯狂。

晚上继续住在鄯善县,第三天一早起来去城外的库木塔格沙漠。
库木塔格沙漠风景名胜区是世界上少有的与城市零距离接触的沙漠,也是与天池、博斯腾湖并列的新疆3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库木塔格沙漠位于新疆东部、鄯善县以南,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一部分。库木塔格沙漠主要组成元素不是沙丘,而是沙山,库木塔格在维吾尔语中就是“沙山”之意。










在沙漠中玩够了,准备往回返。因为要路过吐峪沟,我想顺便去看看,但一部分人着急赶回去,我们就兵分两路,朝各自的目的地前进。
吐峪沟,位于鄯善县境内,东距吐鲁番市约55公里。这里曾经是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吐峪沟大峡谷是西部最具神秘色彩的地方,是世界多种著名宗教历史文化的交汇地。已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吐峪沟麻扎村,是新疆现存的最古老的维吾尔族村落,已逾1700年历史,至今还保存着维吾尔族最古老的民俗风情,有“民俗活化石”之称。

吐峪沟麻扎堪称中国的第一大伊斯兰教圣地,即“中国的麦加”。按当地穆斯林的说法,到麦加朝圣前一定要先到吐峪沟麻扎。据勒柯克记载,直到20世纪初,仍有来自土耳其、印度的穆斯林到这里朝圣。现在每年前来朝觐的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以及德国、土耳其等地的穆斯林络绎不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