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
妹妹说,你们看到的我其实是我想让你们看到的我。
昨天是六一儿童节,很多人都在怀念小时候。我的童年没有什么好想的,关于感情的罅隙遮住了所有味道,所以我更喜欢去客观的讲述一些东西。
妹妹因为家庭原因,很小就懂得比较多,想的比较多。尽管在爷爷奶奶看来,她还是只知道到处跑着玩的调皮的小闺女。
我是跟她代沟最小的,我们可以聊到一起。她也常跟我说,我的朋友怎么样了,我同桌怎么样了,那个高年级的男生怎么样了。
跟我的初中如出一辙。
我们上初中的时候正是非主流流行的那几年,很多唯美的图片的主题是火车道,帆布鞋。我们不缺帆布鞋,正巧也有穿过一个小镇的火车道。跟几个朋友在火车道上谈心聊天喝酒摔瓶。我们谈的是梦想和以后,喝的是青春,摔碎的是当下不被理解的情绪。但他们并不是坏孩子。
在大人看来,一群初中生聚在一起,除了瞎玩还能有什么。从这开始,青春期的叛逆和两个年代人无法沟通的情况就开始了。
一直被认为听话的我也并不完全是他们看到的那样,跟小男生在火车道约会,跟几个朋友在小镇上走一夜,夜里十二点在火车道旁数火车车厢。咣当咣当的声音震动着大地,也震动着我们刚刚开始长大的心。
后来还要瞒着家里人,认识了校外的人在路上碰见也不敢光明正大打招呼,就怕家长起疑心,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以前有一个高年级的男孩子,长得秀气有点腼腆,托一个朋友问我怎么看待跟高年级学长交往的问题,我说有点看不惯,其实也没什么,当时可能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感觉。后来才知道是他在探我的口风。
学长在教室三楼,后来经过学长教室底下的时候只要他在他总会在三楼拍着窗子,也总能吸引到我的注意,我抬头看他,对视的时候会互相笑笑,后来总是忘不了这个场景,反复回想,虽然是无疾而终的情愫,却也很可爱。
妹妹也认识一个高年级男生,名字是三个字,叫“智慧”,听妹妹说他是一个很温柔的哥哥。多好。这些初中生也会一瞬间就长大了,变成我们这样的算是成熟了的“大”学生。
每个人有两面。一面给自己,一面给外人。只有遇到觉得可以袒露心声的人时,才会表达给别人。家长或许永远猜不到小孩的另一面。他们或许初中就会想到死亡会哭泣,或许她明白妈妈为什么老是自己一个人叹气,或许自己把自己包裹起来,用孩童的包装,裹住灰蒙蒙的心。但他们并不是坏孩子。
这些,除了自己,外人都无处去想。
妹妹对我说这些时,我一定会认真听,虽然我经历过,我想告诉她你应该好好学习,才会有更优秀的男生喜欢你。但我不会说,因为她会成长,就像我慢慢懂得这些道理一样,在曲折漫长的实践里,悟出来。
有些弯路,还是要走。
小孩,很快就变成了大孩。
然后又变成了现在的这些大人。
小王子里头那句话——
“他们总会忘了他们曾经也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