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的女人还能撒娇做鬼脸过儿童节吗?

端午节假期我彻底放飞了自我沉迷王者农药不可自拔,昨天早上我刚睡醒就靠在枕头上打排位赛了。
我家那口子起的比我略早一些,洗漱完之后溜达回来看我,突然兴高采烈地在我脸上吧唧亲了一口,然后得意洋洋地跟我港:
“老婆怎么样开心吧?想想你都三十多岁了还有老公愿意主动亲你,你多幸福啊!”

看着他满脸“惊不惊喜,意不意外”的表情,我满脸黑人问号,觉得他真的很欠揍啊。

“这就叫幸福啊?我是不是还得跪下来痛哭流涕地谢大爷赏吻啊?我起码还得再活个三十年呢,你这意思是接下来的三十年我都别再奢望你能吻我了是吧?得看你心情好不好才能给我点儿阳光灿烂灿烂是不?”
他大概没想到拍马屁拍到了我的马腿上,只好嗫喏道:“老婆你起码还能再活五十年!”
我说:“得了吧,再活五百年又有什么意思,在你们这些人眼里,女人过了三十岁就是在苟延残喘,就是在走向坟墓,就是人生的结束!”
别怪我那么激动,实在是自从迈过了三十岁的门槛,就一直在面对这种粗暴一刀切的划线,线的那头是三十岁之前,线的这头是三十岁之后。
三十岁的女人,莫名其妙就被安上了一堆“禁止”的标牌,所有人信誓旦旦地告诉你,你再也没有做很多事的权利了。
比如,三十岁的女人做鬼脸不会被夸可爱,却被认为尴尬的想死;


话说我一直觉得倪妮挺灵的,就是因为她是那种面部表情很丰富没什么偶像包袱的大妞,结果现在因为人家快三十岁了,就被认为没权利再表情生动了?
这是什么逻辑,难道接下来的三五十年倪妮要做一个面瘫才够端庄,才算是符合她的年龄?
比如,三十岁的女人尽管没结婚,却似乎失去了被称为女孩的权利;


《欢乐颂2》最新的两集里,樊胜美的嫂子去上海找樊胜美,关关问你找的是不是那个三十多岁的女孩儿,结果她嫂子一副好笑的口气回道:“三十多岁还是女孩子呀?这老早都是女人了呀。”


三十多岁还没有结婚的女人,就算外表看上去和二十多岁的女孩子没有区别,但是在婚恋市场上却遭遇着截然不同的对待,什么“三十岁的女人是西红柿,还拿自己当水果呢!”
如果她们不想成为婚恋市场上被挑挑拣拣的打折商品,想一个人快快乐乐地过日子,也不意味着她们逃得开年龄歧视,甚至遭遇的更加密集。
无论男女老少,熟的不熟的,都会劝你赶快结婚生孩子,因为“年龄不等人了呀!再晚就来不及了!”
这种明里暗里的年龄歧视,来自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太多的人有这样的歧视心理而不自知,反而觉得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比如我玩游戏,如果我说自己是二十多岁的妹子,那么回答大多是“妹子我带你上分呀!”如果我说我已经三十多岁了,回应就是“阿姨你们这种年纪的人也玩游戏吗?阿姨你不用去做饭拖地奶孩子吗,还有时间玩游戏的哇?”
老娘是八零后好吗!老娘在玩超级玛丽魂斗罗索尼克的时候你们都不知道在那儿呢!阿姨玩游戏的年头比你们的年龄都长!阿姨!阿姨的技术比你们强多了好吗!

来自陌生人的打击我可以默默承受,可是来自亲人的“恶意”也一点都没少啊!
我至今都记得我爹第一次看到我那堆手办时的惊诧表情,“你都这么大了还玩什么玩具!”
我的亲爹啊,我小时候你那么宠我给我买辣么多玩具,为什么我年纪大了你就不给我买了呢?不给买就算了还要拿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看我我压力很大的啊!
还有现在只要我公号不更新,我老爹就会打电话来问我说:“你是不是又沉迷于看动画片犯懒不想写东西了?”
我……我就不该回家的时候在他们面前抱着ipad补番,我错了。

以至于我爹现在揪着我的小辫子不放,成天有空就语重心长地教育我说:“你都多大的人了,还看什么动画片,还买什么小人儿玩,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啊?”
想到如果接下来的三五十年里我连游戏都没得玩,手办都没得买,我就很绝望啊,那么没有奔头的人生我还是死了算了……
爹啊,作为我的长期读者,难道你没有发现我已经是个三观成熟逻辑自洽的大人了吗?
一个人是否成熟,难道不是体现在思想上的吗?何必要在外在行为举止、着装风格、兴趣爱好上列出条条框框,去规定三十岁的人做这些才叫成熟,做那些就是幼稚呢?
我在豆瓣认识的一位35+的女性作者,刚出版了一本极有新见解的宋词分析文集,正职是某高校教师,平时爱好是穿lo装,经常去漫展……
所以,她到底是成熟还是不成熟?她的爱好是不是给三十岁的女人丢脸了呢?

△这就是传说中的lo装,被认为是中二少女们的爱好
要我说,只要一个人的行为不犯法,不违背道德,不妨碍他人,那就只和他自己有关,而跟他所处的年龄段无关。
我的心声是:只要B站不倒闭,我八十岁了还要在上面追番发弹幕——如果我能活到八十岁的话。
但是农业时代流传下来的价值观,不仅给三十岁的女人们规定了种种不该做的事,还给她们规定了更多需要做的事,美其名曰:到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事。
无非就是结婚生子过上稳定的家庭生活。
三十岁的女人,在某些人眼里就是古代那些被颁发了贞节牌坊的寡妇。你活着,却不能再为自己而活了,否则就是自私的女人。
你就该孝顺公婆抚养儿女操持家庭,作为人类繁衍后代、维系家庭正常运转的人形工具活下去,这就是你最伟大的使命。
其他所有和伟大使命相冲突、有可能使女性放飞自我的事情,都被视为是危险的举动,要尽早地掐灭在摇篮之中。
为了让女性能更容易接受这样的概念,他们用羞耻感来绑架三十岁之后的女性,你还有什么资格撒娇做鬼脸过儿童节?不要脸,老黄瓜刷绿漆——装嫩。
问题是,我装老还是装嫩,这都是我的自由吧,碍着你什么事儿了?
一边鼓吹少女脸的审美,一边又着急忙慌地将年过三十岁的女性视为黄土埋了半截的丧失女性性征的人,不觉得格外的讽刺吗?
三十岁的女人就没资格拥有童心了,就不能和孩子一起过儿童节了,就不允许向爱人撒娇了,甚至都没有资格做出改变了。
“三十岁了还想学习新技能?太晚了吧,还有什么可折腾的?”
“三十岁了还想离婚,离婚了谁要你啊?凑合凑合过得了。”
“三十岁了还没结婚?别挑了,有个人肯要你就不错了。”
每每听到这样的言论,我就想两个大耳刮子糊上去,三十岁怎么了,怎么就晚了、迟了、来不及了?你们的生命都是在三十岁就结束了吗?剩下的三五十年都过着行尸走肉的生活才叫正常的?
最不公平的,就是这个社会对待三十岁的男人和三十岁的女人的态度截然不同,“男人三十一枝花,女人三十豆腐渣”的言论居然到今天都很吃香。
男人三十多岁想找二十出头的女性结婚被认为再正常不过,三十多岁的女性只有四十多岁的离异男性可供选择。
刘强东娶到奶茶妹妹被羡慕是人生赢家,米兰达可儿低调再婚还要被酸“二婚头烧高香了才能再嫁个高富帅小鲜肉。”

男人三十岁了只要结婚生子就算完成了家庭义务,沉迷游戏不管家庭也没人会说什么,女人就要事业家庭两不误,累得心力交瘁还得照顾好家里的巨婴。
所以,三十岁的女人撒娇做鬼脸过儿童节是不正常的,陷入找妈式婚姻丧偶式育儿才是正常的?
恕我这辈子也不能苟同。
对现在三十岁的女性而言,人生最精彩的篇章其实才刚刚开始,她们逐渐树立起了自己的三观,有了可以独立生活的资本,因此也拥有了可以选择未来生活方式的自由,而根本不用理会那些陈腐的价值观和无聊旁人的置喙。
就像程又青在三十岁生日到来之际的宣言:
我不反对你叫你的三十岁初老,不过我的三十岁叫人生的高潮!代表我终于远离了傻不愣登、幼稚无知、荷包扁扁、老是被男人骗的智障岁月。via《我可能不会爱你》
当然,为了让自己有底气diss那些老土的价值观自在的活下去,首先,你得有财务独立的能力。
自己赚钱买花戴,才是每个三十岁女人最应该听取和接受的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