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宁德] 老巷里的一碗洋中水粉,80后的记忆

走过一条街,驻足一家店。香气,雾烟,热气又腾腾。走过这里最繁华的地方,也看见喧嚣过后的淡然。一家店,一个人,一吃食,留下的,是味蕾上的感动,是对蕉城更深的印象。【美食老店】系列第一篇| 一碗水粉,80后的记忆。

走过一条街,驻足一家店。香气,雾烟,热气又腾腾。走过这里最繁华的地方,也看见喧嚣过后的淡然。一家店,一个人,一吃食,留下的,是味蕾上的感动,是对蕉城更深的印象。

在80后的记忆里,微信和微博还没占据个人空间时,记忆里的老宁德还只是四门一街。小时候,就这样穿巷而过,和小伙伴们涌到街边摊上点一碗宁德味。早晨吃的鲜嫩爽滑的豆花和香脆可口的油饼;午饭过后,约莫三四点钟,再去巷口吃一碗清汤面配煎蛋……

要说宁德大也不大,好像逛几个小时,就可以把它逛完。然而要说它小,其实也不小。很多美食老店都潜藏在各大老巷老街里,你若不花费一些时间,要想好好的品尝一下地地道道的宁德味道,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找一个闲暇的时间,带上一个不满足的胃。随意的走在宁德的大街小巷上,不要拘泥店铺的装潢是否精美,也不要去那些主营大鱼大肉的店铺,你只需往巷子里走,往那些看起来越不起眼的店里坐。在这些老店里,一碗平平常常的家常小面,足以让你躁动的心沉淀下来。
位于沃尔玛附近的洋中水粉老店。若要说这家店的老,它可能要比宁德本地有着三四十岁年龄的老店要显得年轻。而之所以选择这家老店,正是因为它和别家相比有着不一样的特点。一般的洋中水粉店用的水粉都是从别处统一采购的,而这家店的水粉则是用自家的机器制作而成。用自家机器做的水粉,从面和水上把握住了粉的筋道。这台做粉的机器就摆放在小吃店的入口处,让每一个人对“吃的放心,吃的健康。”有了更深的理解。

步入店中,几张桌椅、一个冷柜、三三两两的锅碗瓢盆等简单的组成了一个小吃店。下午三点,正是店内比较闲暇的时间。这时,来这里吃粉的人还不多。掀开锅盖,一股白浓浓的热气扑面而来,这时把白白胖胖的水粉扔进锅中,趁水粉在锅中翻滚起伏间,几小勺调料就勾兑好一碗水粉的底料了。师傅依靠多年熟稔的经验,再掀锅,用漏勺轻轻一捞一倒,水粉就滋溜一下躺倒在碗里了。这时再撒上自家腌好的姜丝,一碗Q弹可口的洋中拌粉就做好啦!

“要汤吗?给你们来碗蛋汤吧!”,“好嘞!”拌粉虽然Q弹入味,但因为它自身的面粉属性再加上干拌,吃完拌粉如果不来碗汤,没过一会你一定会觉得口中有些干渴。而这时如果来一碗浓郁鲜香蛋汤,就会立马让你口舌生津,顿时觉得胃更满足了。要说这家店,洋中拌粉和蛋汤是必点之项,那它的猪蹄冻也常被人称赞。

行走在大街小巷,你会发现宁德的水粉店非常之多。在这些水粉店里,除了爷爷奶奶辈的,还有很多80后的年轻人也同样的爱来店里吃水粉。在80后小时候的记忆里,常常是父母带着自己一起来吃水粉,他们逐渐长大,而老宁德也逐渐改变。很多街巷已经不同于过去的面貌,焕然一新却让人陌生。而那些记忆里的老店,记忆里的一碗水粉,却温暖有力量,始终包裹着记忆里老宁德味道。

对于这些80后而言,没事的时候一碗粉,一碗面,都是他们打发闲暇时光里最好的吃食。对于他们而言,这些面店已经不单单是一家小吃店,更多的是承载了她们这一代老宁德人味蕾的回忆和归乡时休憩的地方。在旅途、出差归来时,是行李还没放下就想去的地方;是和朋友们没有太多相处时光时,在一碗面里偷出的空余。

老店里,最大的变化就是,老板是从姑娘变大妈,小伙变大叔。而食客则是小时候由父母带来吃,长大后则是由自己带自己的孩子来吃。时光荏苒,岁月匆匆。一家老店终是从新店慢慢上了年纪,在这一年一年的坚持中,慢慢沉淀下来,成为人们记忆里的代表店。每一家留在蕉城的老店能有这样的坚持,这样的店龄,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了。

在80后的记忆里,有很多已经逐渐消失。记忆里的麦芽糖、捏糖人、猪油渣……已经不常出现,然而那些年代里的味道还依然停留在舌尖上久久没有离去。对于老宁德人来说,这些留存下来的老店,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一家解决口腹饥饿的小吃店了,它们对于我们来说,更多的是记忆里美食的回味和珍惜过去的旧时光。

宁小爱丨文字编撰
宁小爱、网络丨图片采集
我们很努力地寻找图片作者
可还是有部分图片无法找到原作者
如有冒犯请及时联系我们
智己策略丨爱宁德
行走丨发现丨记录丨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