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论文
查看话题 >《畅销书写作全技巧》第二课《掌握第一人称的写法》读书笔记:你的电量还充足吗?
今天继续读《畅销作家写作全技巧》,今天读的是第二课《掌握第一人称的写法》
导图如下:
我也没有使用过第一人称写过文章,所以也没有自我剖析的例子。这里就说下对某个点的感受。
除了输出还要吸收。
这里面作者写到:写作是“输出”行为,如果持续输出,自己很快就会变的“中空”,所以请务必记得吸收。
那么如何吸收呢?书中介绍了几种方式:
1,平时看小说,听音乐,看电影自己都可以多想一步。
例如,听到优美的音乐,思考一下,这首歌曲能搭配什么样的场景,符合什么样的心境。看到出色的电影,琢磨一下,这个故事好在哪儿,反映的社会问题和思想传递要告诉我们什么。
作者有一本小说《必须奔至黎明》就是看过罗曼.波兰斯基导演的电影《惊狂记》之后进行构思写出的。
2,身边常备用来记录想法的备忘录。
当脑袋里闪现一个好的点时要及时记录下来。现代社会,手机非常普遍,手机中都会自带便签功能,我们可以用这个来记录我们的想法。(实力推荐一波GoogleHome,天朝可用就好了)
记下的东西不一定立刻使用,逐渐积累,留待日后回顾翻看,或许就能很好的将某些素材组合起来,构成一篇有趣的故事。
3,随时随地观察周围的人,这种观察会成为人物描写的重要依据。
在地铁里或者公交车里都可以观察一下别人。猜一下ta的职业身份,家庭环境,兴趣爱好,钱包里装着什么?会不会有什么怪癖等等。
下面说说我对这个句话的感受,也可以说是痛的领悟。由于要不断的输出文章,不管好坏都是持续输出。所以总是感觉没有什么写。一直关注的读者应该知道,中间我还缩写过《岛上书店》。没办法,要守住自己的承诺,肚子里也没有什么东西,只能拿别人的。
之前写过几篇生活中的定律。大约写了五篇,反响还不错。当要继续写的时候,真的是下笔比登天还难。根本就没有素材来支撑那些观点。有的时候,真的在感叹,自己已经被掏空。
在没开始这个公众号的时候,每月也能看几本(1-3)书,开始了之后,到现在就看了《未来简史》(没读完),《世界的凛冬》(没读完)。其实自己陷入了一个怪圈。没东西可写,就满世界找东西。满世界找的时候就没有时间多读书,导致缺货。
就像手机电池,一直用,电池肯定抗不住。
电池扛不住,你就不能看我们公众号了。这是一件多么伤心的事呀。
所以应该经常给自己充充电。充满之后,尽量放电,放空后再继续充。这样电池才能“扩容”,才能用的更久。
最后,来一句鸡汤:
没有谁可以一开始就做好任何事,但是这也不代表能做好的那些人就一定有什么过人之处,他们只不过是比别人练习的次数更多,更能忍受前期做的不好的阶段罢了。
今天就这些了。感谢。
导图如下:
![]() |
我也没有使用过第一人称写过文章,所以也没有自我剖析的例子。这里就说下对某个点的感受。
除了输出还要吸收。
这里面作者写到:写作是“输出”行为,如果持续输出,自己很快就会变的“中空”,所以请务必记得吸收。
那么如何吸收呢?书中介绍了几种方式:
1,平时看小说,听音乐,看电影自己都可以多想一步。
例如,听到优美的音乐,思考一下,这首歌曲能搭配什么样的场景,符合什么样的心境。看到出色的电影,琢磨一下,这个故事好在哪儿,反映的社会问题和思想传递要告诉我们什么。
作者有一本小说《必须奔至黎明》就是看过罗曼.波兰斯基导演的电影《惊狂记》之后进行构思写出的。
2,身边常备用来记录想法的备忘录。
当脑袋里闪现一个好的点时要及时记录下来。现代社会,手机非常普遍,手机中都会自带便签功能,我们可以用这个来记录我们的想法。(实力推荐一波GoogleHome,天朝可用就好了)
记下的东西不一定立刻使用,逐渐积累,留待日后回顾翻看,或许就能很好的将某些素材组合起来,构成一篇有趣的故事。
3,随时随地观察周围的人,这种观察会成为人物描写的重要依据。
在地铁里或者公交车里都可以观察一下别人。猜一下ta的职业身份,家庭环境,兴趣爱好,钱包里装着什么?会不会有什么怪癖等等。
下面说说我对这个句话的感受,也可以说是痛的领悟。由于要不断的输出文章,不管好坏都是持续输出。所以总是感觉没有什么写。一直关注的读者应该知道,中间我还缩写过《岛上书店》。没办法,要守住自己的承诺,肚子里也没有什么东西,只能拿别人的。
之前写过几篇生活中的定律。大约写了五篇,反响还不错。当要继续写的时候,真的是下笔比登天还难。根本就没有素材来支撑那些观点。有的时候,真的在感叹,自己已经被掏空。
在没开始这个公众号的时候,每月也能看几本(1-3)书,开始了之后,到现在就看了《未来简史》(没读完),《世界的凛冬》(没读完)。其实自己陷入了一个怪圈。没东西可写,就满世界找东西。满世界找的时候就没有时间多读书,导致缺货。
就像手机电池,一直用,电池肯定抗不住。
电池扛不住,你就不能看我们公众号了。这是一件多么伤心的事呀。
所以应该经常给自己充充电。充满之后,尽量放电,放空后再继续充。这样电池才能“扩容”,才能用的更久。
最后,来一句鸡汤:
没有谁可以一开始就做好任何事,但是这也不代表能做好的那些人就一定有什么过人之处,他们只不过是比别人练习的次数更多,更能忍受前期做的不好的阶段罢了。
今天就这些了。感谢。
![]() |
欢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