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么慢,那么美》
一本不厚的的书,拖拖拉拉终于读完了,当时跟朋友说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朋友说网上对这本书的评价不大好,大概就是说作者是移民到北欧的华侨,有些过分夸大的宣扬北欧。但是我总觉得实实在在好的东西,被怎样的过分夸大都是可以被接收的,当然我的想法也有些偏颇。 书大概分为两部分内容:北欧的社会制度、北欧人的生活习性。社会制度是一个历史大背景造就的结果,觉得没什么好分享的;但是就北欧人的生活习性,我觉得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了借鉴的。 热爱阅读。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这些当然离不开书籍。之前的我很大把的时间浪费在了刷微博,刷美剧上。我是学财务的,看问题对事物的认识了判断会停留在财务的视角,一次跟学法律的一个朋友聊天,聊起很多东西的看法,她的视角让我对一件事物有了新的认识。这样的一个契机,让我觉得需要多结识不同行业不同阅历的朋友,但是对于一个不善社交的人而言,读书是最快捷的得到分享的途径。我们评论一个人的时候,会说:见识少,眼界低。多读书,读好书,从不同的角度开阔自己的眼界,让自己对一件事物的认识不再变的狭隘。希望我们可以能够真正的热爱读书,定下心来,何时何地都可以信手拈来一本书,细细的品味。 公共意识。近些年来,全民的公共意识有所提高,但是共享单车的出现像照妖镜一样,总有那么一些缺乏公共意识的人,随处乱停放自行车。都说法不责众,如果我们做的好的人多了,会不会对那些做的不对的人起到榜样和警示的作用。书里有段话所得特别值得我们深思:社会风气决定着每个公民的意识和修养,而整体的社会风气,又赖于公民个体修养的“百聚成海”,希望我们谁都可以成为良好社会风气里的一滴。 自律。最近一句话很流行“自律得自由“,加入了一个读书分享群,这篇文章也是在这个群体的监督下完成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办法做到自律,我需要这样的一个群体帮我养成一个好的自律习惯。我喜欢吃甜食,我又在减肥,我如果做不到控制饮食,那么我为减肥做的一切努力都会泡汤,自律,自我约束,只有控制了自己不去做自己想做但又不能做的事情,我们才能真正的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这说起来是个悖论,但是确实可以实现的。 一本书可以汲取的东西很多,我想把书中作者最后总结的幸福精准度的一段话分享给大家: 爱情——不离不弃 家庭——相依相伴 生活——不急不缓 工作——讲求效率 理想——不高不低 金钱——不多不少 亲情——不淡不浓 陪伴——不远不近 健康——如影随行 最后只想说,这是我读这本书想分享给大家的东西,对看到这篇分享的朋友,只有一个要求,取你所需。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