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装剧里少年独闯长安城的模式不再动人了?
那天看了眼《择天记》,第一集徐长生为改命下了山,独身前往神都闯天下,自然免不了有一些奇遇。看着看着,勾起我不少关于武侠剧中同类剧情的记忆。少年们离别家乡,或身负使命,或时势所致,却都有着独自出征的期待与青涩以及“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的豪气。这和我们自身对少年时征战世界的心理暗合,成为小说家写之不倦的原型情节。从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到严歌苓一系列女兵去遥远地方参军的小说,都有这样的影子。选个最熟悉的角度,今天只写写武侠小说里的少年离家独闯长安城。
最先想起的居然是古龙。我和古龙之间总有一层隔膜,那是对整个成人男性情感世界以及直露、热爱评论的情感抒发方式的陌生与隔阂。但他小说中打动我的几个段落都是和少年独身闯天下有关的。李寻欢在冰天雪地的北方遇见阿飞,是我在武侠小说中见过最美的相遇之一。现在还背得出那个惊艳的开头:“冷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众生为鱼肉。万里飞雪,将苍穹作洪炉,溶万物为白银。”
李寻欢立刻就见到了走在前面的那孤独的人影。这人走得很慢,但却绝不停顿,虽然听到了车铃马嘶声,但却绝不回头!他既没有带伞,也没有戴帽子,溶化了的冰雪,沿着他的脸流到他脖子里,他身上只穿件很单薄的衣服。
那少年就站在门外,而且像是已站了很久,就正如一匹孤独的野狼似的,虽然留恋着门里的温暖,却又畏惧那耀眼的火光,所以他既舍不得走开,却又不敢闯入这人的世界来……
但他只不过瞧了一眼,就走到李寻欢面前,他充满了野性的眸子里,竟似露出了一丝温暖的笑意。他也只不过说了一句话,他说:“我请你喝酒。”
少年道:“我没有姓!”他目光中竟似忽然有火焰燃烧起来,李寻欢知道这种火焰连眼泪都无法熄灭,他实在不忍再问下去。谁知那少年忽又接道:“等到我成名的时候,也许我会说出姓名,但现在……”
李寻欢柔声道:“现在我就叫你阿飞。”少年道:“很好,现在你就叫我阿飞──其实你无论叫我什么名字都无所谓。”李寻欢道:“阿飞,我敬你一杯。”
——《多情剑客无情剑》
阿飞可能是最典型的古龙式少年。在荒野中长大,与风霜雨雪为友,带着贫寒和苦楚的身世走来,野蛮直接,征程是星辰大海。有野心,有好奇,有戒备,有对不平等的本能战斗力,更多的是柔软的纯真。傅红雪太苦,孟星魂太干,阿飞这个名字就代表着少年。
小鱼儿是另一种少年。小时候看《绝代双骄》,才两集就挪不开眼,小鱼儿拿了恶人师傅们的宝物进了真实的江湖,仗着小聪明吃不了亏,还有小辣椒、铁心兰这样的欢喜冤家伴着,多好玩。“天再大我的快乐至上”,确乎如此。记得他第一次见到女扮男装的铁心兰,两人互相作弄,充满乐趣,就因为这个阳光满满的开头,让后半段的波折苦噩都淡了几分。
另一个少年代表自然是杨过。少年总要承受一些欺侮,偏又格外自尊敏感,在那些白眼他们的人面前,这种自尊和敏感激发出战斗力,“我偏要他们看得起!”在爱他怜他的人面前,自尊敏感生发出无限的感激和毕生的敬爱;在同样遭受不平的人物面前,则是惺惺相惜、拔刀相助的柔软心和英雄气。
“杨过听到郭靖与黄蓉的名字,微微一惊,随即心下冷笑:‘从前我在你家吃闲饭,给你们轻贱戏弄,那时我年幼无能,吃了不少苦头。此刻我以天下为家,还倚靠你们甚么?’”……
“杨过受人欺侮多了,见这瘦马如此苦楚,这一鞭鞭犹如打在自己身上一般,胸口一酸,泪水几乎欲夺目而出,双手叉腰,站在路中,怒喝:‘兀那汉子,你鞭打这马干么?’那瘦马模样虽丑,却似甚有灵性,见莽汉被打,纵声欢嘶,伸头过来在杨过腿上挨挨擦擦,显得甚是亲热。杨过拉断了它拉车的挽索,拍拍马背,指着远处马群奔过后所留下的烟尘,说道:‘你自己去罢,再也没人欺侮你了。’”
——《神雕侠侣》
初中时读到此处,当真比读杨龙二人完婚时更触动。情爱毕竟是年纪渐长才能体味,成长中的冷暖却是五六岁时便有了感知。那时读到杨过被大小武欺侮,打架后躲到桃花岛山洞里,郭靖前去寻找,杨过肚饿寒冷本硬捱着不应,等郭靖叫了许久后终于忍不住扑向郭伯伯,大喊“我在这里”,想起小学时和爸妈闹脾气的情景,居然流下泪来。其实杨过真正独身闯世界,应该是从英雄大会上开始的,经过了那次检测,他才真正开始迎接世界的险恶与不可预料。就像高考之于我们。
张无忌的离家闯荡实是太无可奈何让人心酸,尚是幼童不足以称少年。狄云的经历又憨傻悲惨得像天涯上的辛酸故事。令狐冲的闯荡有亮色的也就是绿竹翁和盈盈,与向问天的相识虽然颇有魏晋之风,但总觉得后来有被利用之嫌,大大减分。至于韦小宝,整个一幼年高双商版阿Q,既写实又近乎神话,不提也罢。
那天偶然看到《择天记》第一集,陈长生一人下山闯神都,稚嫩又心底有傲气的少年闯进一个与他成长的乌托邦规则迥异的新世界,就像在冰火岛长大的张无忌初入中原,还是很吸引人的。刚在徐府不卑不亢地面对羞辱,转眼又一人对垒神秘的各大学院,看点颇多。可看着看着,渐渐兴味索然,问题之一就来自于徐长生和其他友人的相遇乏善可陈。其实小说里陈长生和唐三十六的第一次见面是颇得金古遗风的。身份有差,但彼此很快相惜。我专门找了那章来读,原来唐棠竟是个清冷的人物,他和陈长生的投机来自二人同有的执拗不言败的淡定和真诚直接,像古龙笔下的少年——《欢乐英雄》里的王动、郭大路那种。奈何到了剧里,画风大变,唐三十六的进取还在,却成了个热爱炫富的少年——虽然这富炫得略显纯真,但依然不是我们印象中的少年气息。自制飞行器倒也符合人物身家,可我们想象中的少年会在应试的年少同侪面前撒一地碎银,看着众人去捡而自得洋洋吗?如果杨过当年从终南山经过英雄大会时周身绫罗,拿出一把纯金打造的剑在大小武面前炫耀,我们还会爱他吗?剧中唐三十六的浮夸,是直接从《流星花园》肇始的校园偶像剧里移植过来的,却真正误解了什么是少年气。
自从各大玄幻IP占据古装剧半壁江山后,武侠越来越向玄幻靠拢,浪迹天涯的少年侠士似乎都变成了玩家,说话行事都沾染上了于妈印记。在他们心中,再也没有“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没有“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没有“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也没有“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剧中人物以一种更现代、更符合观看偶像剧和真人秀成长起来的观众的审美方式说话做事,但同时,那些流传下来的动人模式却失去了打动人心的力量。武侠剧这个曾带给我们对少年意气无限憧憬的剧种,已经被其他更接近现实的剧种慢慢同化,或许这是这个时代的审美,但不可否认的是,“游客犹传朱亥名,行人尚识夷门道。”少年子弟,江湖已老。
最先想起的居然是古龙。我和古龙之间总有一层隔膜,那是对整个成人男性情感世界以及直露、热爱评论的情感抒发方式的陌生与隔阂。但他小说中打动我的几个段落都是和少年独身闯天下有关的。李寻欢在冰天雪地的北方遇见阿飞,是我在武侠小说中见过最美的相遇之一。现在还背得出那个惊艳的开头:“冷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众生为鱼肉。万里飞雪,将苍穹作洪炉,溶万物为白银。”
李寻欢立刻就见到了走在前面的那孤独的人影。这人走得很慢,但却绝不停顿,虽然听到了车铃马嘶声,但却绝不回头!他既没有带伞,也没有戴帽子,溶化了的冰雪,沿着他的脸流到他脖子里,他身上只穿件很单薄的衣服。
那少年就站在门外,而且像是已站了很久,就正如一匹孤独的野狼似的,虽然留恋着门里的温暖,却又畏惧那耀眼的火光,所以他既舍不得走开,却又不敢闯入这人的世界来……
但他只不过瞧了一眼,就走到李寻欢面前,他充满了野性的眸子里,竟似露出了一丝温暖的笑意。他也只不过说了一句话,他说:“我请你喝酒。”
少年道:“我没有姓!”他目光中竟似忽然有火焰燃烧起来,李寻欢知道这种火焰连眼泪都无法熄灭,他实在不忍再问下去。谁知那少年忽又接道:“等到我成名的时候,也许我会说出姓名,但现在……”
李寻欢柔声道:“现在我就叫你阿飞。”少年道:“很好,现在你就叫我阿飞──其实你无论叫我什么名字都无所谓。”李寻欢道:“阿飞,我敬你一杯。”
——《多情剑客无情剑》
阿飞可能是最典型的古龙式少年。在荒野中长大,与风霜雨雪为友,带着贫寒和苦楚的身世走来,野蛮直接,征程是星辰大海。有野心,有好奇,有戒备,有对不平等的本能战斗力,更多的是柔软的纯真。傅红雪太苦,孟星魂太干,阿飞这个名字就代表着少年。
小鱼儿是另一种少年。小时候看《绝代双骄》,才两集就挪不开眼,小鱼儿拿了恶人师傅们的宝物进了真实的江湖,仗着小聪明吃不了亏,还有小辣椒、铁心兰这样的欢喜冤家伴着,多好玩。“天再大我的快乐至上”,确乎如此。记得他第一次见到女扮男装的铁心兰,两人互相作弄,充满乐趣,就因为这个阳光满满的开头,让后半段的波折苦噩都淡了几分。
另一个少年代表自然是杨过。少年总要承受一些欺侮,偏又格外自尊敏感,在那些白眼他们的人面前,这种自尊和敏感激发出战斗力,“我偏要他们看得起!”在爱他怜他的人面前,自尊敏感生发出无限的感激和毕生的敬爱;在同样遭受不平的人物面前,则是惺惺相惜、拔刀相助的柔软心和英雄气。
“杨过听到郭靖与黄蓉的名字,微微一惊,随即心下冷笑:‘从前我在你家吃闲饭,给你们轻贱戏弄,那时我年幼无能,吃了不少苦头。此刻我以天下为家,还倚靠你们甚么?’”……
“杨过受人欺侮多了,见这瘦马如此苦楚,这一鞭鞭犹如打在自己身上一般,胸口一酸,泪水几乎欲夺目而出,双手叉腰,站在路中,怒喝:‘兀那汉子,你鞭打这马干么?’那瘦马模样虽丑,却似甚有灵性,见莽汉被打,纵声欢嘶,伸头过来在杨过腿上挨挨擦擦,显得甚是亲热。杨过拉断了它拉车的挽索,拍拍马背,指着远处马群奔过后所留下的烟尘,说道:‘你自己去罢,再也没人欺侮你了。’”
——《神雕侠侣》
初中时读到此处,当真比读杨龙二人完婚时更触动。情爱毕竟是年纪渐长才能体味,成长中的冷暖却是五六岁时便有了感知。那时读到杨过被大小武欺侮,打架后躲到桃花岛山洞里,郭靖前去寻找,杨过肚饿寒冷本硬捱着不应,等郭靖叫了许久后终于忍不住扑向郭伯伯,大喊“我在这里”,想起小学时和爸妈闹脾气的情景,居然流下泪来。其实杨过真正独身闯世界,应该是从英雄大会上开始的,经过了那次检测,他才真正开始迎接世界的险恶与不可预料。就像高考之于我们。
张无忌的离家闯荡实是太无可奈何让人心酸,尚是幼童不足以称少年。狄云的经历又憨傻悲惨得像天涯上的辛酸故事。令狐冲的闯荡有亮色的也就是绿竹翁和盈盈,与向问天的相识虽然颇有魏晋之风,但总觉得后来有被利用之嫌,大大减分。至于韦小宝,整个一幼年高双商版阿Q,既写实又近乎神话,不提也罢。
那天偶然看到《择天记》第一集,陈长生一人下山闯神都,稚嫩又心底有傲气的少年闯进一个与他成长的乌托邦规则迥异的新世界,就像在冰火岛长大的张无忌初入中原,还是很吸引人的。刚在徐府不卑不亢地面对羞辱,转眼又一人对垒神秘的各大学院,看点颇多。可看着看着,渐渐兴味索然,问题之一就来自于徐长生和其他友人的相遇乏善可陈。其实小说里陈长生和唐三十六的第一次见面是颇得金古遗风的。身份有差,但彼此很快相惜。我专门找了那章来读,原来唐棠竟是个清冷的人物,他和陈长生的投机来自二人同有的执拗不言败的淡定和真诚直接,像古龙笔下的少年——《欢乐英雄》里的王动、郭大路那种。奈何到了剧里,画风大变,唐三十六的进取还在,却成了个热爱炫富的少年——虽然这富炫得略显纯真,但依然不是我们印象中的少年气息。自制飞行器倒也符合人物身家,可我们想象中的少年会在应试的年少同侪面前撒一地碎银,看着众人去捡而自得洋洋吗?如果杨过当年从终南山经过英雄大会时周身绫罗,拿出一把纯金打造的剑在大小武面前炫耀,我们还会爱他吗?剧中唐三十六的浮夸,是直接从《流星花园》肇始的校园偶像剧里移植过来的,却真正误解了什么是少年气。
自从各大玄幻IP占据古装剧半壁江山后,武侠越来越向玄幻靠拢,浪迹天涯的少年侠士似乎都变成了玩家,说话行事都沾染上了于妈印记。在他们心中,再也没有“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没有“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没有“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也没有“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剧中人物以一种更现代、更符合观看偶像剧和真人秀成长起来的观众的审美方式说话做事,但同时,那些流传下来的动人模式却失去了打动人心的力量。武侠剧这个曾带给我们对少年意气无限憧憬的剧种,已经被其他更接近现实的剧种慢慢同化,或许这是这个时代的审美,但不可否认的是,“游客犹传朱亥名,行人尚识夷门道。”少年子弟,江湖已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