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海峡对岸——台湾

-契机与变数
去台湾的计划早早的在得知MIYAVI演唱之日起便拍案了。风雨无阻,即使被原计划的伙伴放了鸽子…那么,一个人上路也未尝不可。
-台湾印象
还未出发,一切了解皆为耳闻和资料。听说台湾是个有人情味的地方,游人都能感受到它给予的温度;听说那里的美食平价且种类繁多,两岸再无物价差距了,听说那里人文气息浓厚,是文艺爱好者的天堂;但我也听说那里很绿,有着一批对大陆充满偏见的人存在。隔着浅浅的海峡,即使文化相通,血脉相近对于台湾的暂时还有着很多的质疑,希望能在旅程中得到解答亦或能自我探寻到答案。
-旅行的意义
既然这已经变成了一场一个人的旅行,旅途中少了对同伴的顾及,也算是自在如风了。若能偶有投机的旅伴作陪自然最好,独身一人的时候更多的去静心思考,即使是思想放空也无妨,因为旅行对我而言的意义不就是寻求一种平常无法觅得的自在吗。
-二月二十日
“这绝对是一次史无前例的交通大换乘,初步估计要换乘6次的交通公交,动车、轮渡、飞机、期间还会有无数次的巴士。”
今早,10:07的动车偶然让我与一位叔叔畅聊了一路,掐着时间赶上了去往金门的轮渡,从起初的翻江倒海到逐渐适应,这短短的30分钟时间已到了水口码头,重新整装寻找赴机场的班车,工作人员告诉我可以买200台币的接驳车票、转乘公交亦或是搭乘一口价300台币的出租车。想着时间还早更愿意省钱,出门开始寻找巴士。作为大陆人的自尊心与使命感一直在提醒着我保持着礼仪,走着斑马线来到站台旁,却不见任何等车的人。这是计程车司机开始对我推销起了她们的业务。至此,我甚至开始担心起本以为充裕的时间了。既然如此,便去坐大巴吧,心里这么想着,在折返几步后在一旁的吸烟候车室里发现了久违的金门民众!问询过后,一位老爷爷招呼坐下聊天,并不需要担心时间。台湾的民众真的是格外的亲切且友好,与离开的大姐道别,继续和苏爷爷谈天,与其说是谈天不如说是在听他述说往事,述说这位邓丽君的老师那段50年的歌唱事业。15:45巴士如约而至。
在巴士上,我遇到了另一位叔叔,他温和友善,亲切之余长得像我去世的外公,他是个儒雅的生意人——曾经的巴布豆童装的股东之一。他把我当成了一个勇敢却懵懂的小孩,一步步教我如何到机场及登记,为此我也不忍摆出阅历很深的姿态,以免破坏了他的这般诚意。
登机后不知是巧合还是均为如此,机上的空乘人员身材姣好,姿态得体,令我望尘莫及,就当作一到怡人的风景,看看放在心里。
坐在去青旅的巴士上,细数小半天的经历,觉得礼貌或者说是礼仪都是相互的,你的友好我自然会报以温柔。海峡的对岸,我的家乡大陆,一个习惯性冷漠的地方,我能做什么微不足道的努力来暖化她呢。只想说做好自已的一切,不卑不亢,独立也独自担起自己的责任好了。
终于结束了一天的交通行程,在青旅安顿好自己,马不停蹄的去了店员推荐的中华街夜市,因为饥饿,短短15分钟的步行路程便询问了三位路人,不停确认方向,生怕偏离了路线。一个人觅食,不免会感到一丝尴尬和恐慌,最后走进了一家相对人多又方便一人食的台湾臭臭锅,蹩脚又自在的开始充饥。
夜深了,拎着红茶冰和盐酥鸡在河边坐下与手机对面的朋友闲聊,静静地静静地一个人,却也不忘归处。
* 二月二十一日
自然醒过后,与高雄来的友人一道逛了宫原眼科和台中火车站,买好了23日去台北的火车票,并与她道别,一个人前往了东海大学,没有任何头绪的在第一站就先去往了赫赫有名的路思义教堂,或许是正午,拍照的人游人很少,也给我我一个机会感受空旷的视觉享受。出于巧合帮台湾妹子拍照而结识了交换生少英,一个不羁却又有点朴实的林俊杰小迷妹,作为交换我告诉她此行的目的之一是看MIYAVI的巡演。这样我们的交流就公平了。或许是同样有着一颗漂泊的心,交流也算投缘,她带着我游览了整个校园,并同我一起去了彩虹眷村,一个只此一次的地方。因为施工,再作停留便也显的无意义了。
从秋红谷生态公园步行前往了逢甲夜市胡吃海塞了一顿,或许这就是台湾行唯一一顿有人作陪的夜市之行吧。
* 二月二十二
今天独自一人出门,决定按着青旅指南上的路线逛一逛台中的市区。天气正好,不在乎微雨,一路来到了第五市场和文学公园。文学公园是一个起初远望起来让人失望,身处其中却感到惊艳的地方,袖珍却精致,地面的铺装,装饰性的围挡,同时也透出着一丝日式的简约和禅意。
在得知文学公园附近就有一家春水堂后,赶路都有了干劲。一个人的午餐即惬意又孤独,免不了为自己尴尬一番,但也罢谁会去在意一个陌生的过客呢。
指南的下一站是国立美术馆,虽是雨天却不打搅它的壮丽与先锋的气质。一个人的旅程只有在展馆内才不会显得怪异,这是我的心理接受范围,在那之外皆是硬着头皮的行动。感谢一些无常与变数让我在迫于无奈的情况下有了不一样的体验与收获。
自然,除了国立美术馆外还沿着草悟道去了勤美术馆,一个文创园区,可惜上一站的惊叹导致在勤美的感官体验变的暗淡无光。附近的百货解决了晚餐,这依旧是最为头疼的一个环节,果然因为草草决定而使得自己后悔不已。百货不大,外围是垂直绿化的外墙,极为好看,在家乡福州颇为少见。百货顶楼是诚品书店,是此行的第一个诚品店,或许是近几年掀起的读书热和一些大型人文书屋的兴起,包括在国外的屡见不鲜,对于诚品的印象仅是一般,但作为打卡式的观光,还是在此处逗留了许久。
在路边漫步,随意走进了一家咖啡馆,外带了一杯冰美式,不得不提两岸在物价上的定义有着比较大的差距,台湾咖啡厅的消费更为亲民,咖啡文化风靡,这种消费习惯也十分盛行。
喝着咖啡,想着这便是在台中的最后一个夜晚了,结束在这个宁静、闲适的小城中最后一刻。
* 二月二十三日
今天是去台北的日子,昨晚便计划好睡个自然醒,便直接步行前往火车站,时间的匆忙,错个了品尝宫原眼科冰激淋的最后机会,便来到了台中站等候自强号的列车。最终,我还是吃到了台铁便当,仅60NT经济实惠并且份量很足,有了午餐这项活动的介入,车上的节奏也变得快了起来,下车后,没有办成青壮卡的我直接奔赴了Kay的家。这是一栋处与老式公寓楼五楼的房子,而其中的书房便是我今后五天的栖身之所,我的房间和我想象的有着很大的出入,一开始的我相当的不适应,甚至会想着减少在公寓内的逗留时间。但人的适应能力往往比自己想象的要强大的多,在之后的四天里,这种不适感便再没有出现过,我甚至和Kay他们相处的很融洽。
傍晚,结束了午休的我决定出门觅食,权衡之后,决定前往士林观光夜市。步行了20分钟后,似乎就被夜市的氛围所包裹了,马不停蹄的开始了一个人的美食之行。作为夜市在人流上的优势足以掩盖我一个人的寂寥,漫无目的的走着,随心所欲的吃着,只是几份下肚,便再也吃不下更多的美食了。伴着灯火阑珊的夜色,漫步回Kay的公寓。
* 二月二十四日
似乎已经预见到了今后的旅程必然是无人作陪,也就没有去企及过什么。把心思花在思考上也未尝不是一件新鲜有趣的事。前几日的青旅包餐在实惠的同时也让我失去了品尝台湾特色早餐的机会,因此第一站选在了永和豆浆大王,是一个颇受当地人青睐的铺子,以后连续两天都选择了在此处用餐,甜豆浆配烧饼夹油条,这般组合真的是一绝。
巧的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公交正好在店外搭乘,一刻钟的时间便抵达这座青瓦白墙的故宫。比起恢宏的北京故宫,此处显的清秀许多,不显山不露水的彰显着台湾独有的中正与平和。或许是雨天的关系,观光的旅客也熙熙攘攘的,更显清寡。在整个观光体验上。台北故宫更像是一个大型的文物陈列馆,在建筑上自然无法与紫荆城那般考究了。一层一层细细的游览,终于在三楼,游客扎堆的方向发现了台北故宫的其中两个镇馆之宝翠玉白菜和毛公鼎。两个小时的游览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离开故宫,斟酌了一番,还是决定先回住处拿一下遗落的悠游卡,并稍作休息。在士林站附近解决了午餐后,搭车前往了市立美术馆。美术馆区果然是台湾文创精神的一个典范,能在一个用地紧张的地方置备出如此大的地方用于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由想赞美台湾几句。入馆已是15:40分了,根据工作人员的建议,先免费参观了位于b2层的展厅,此处是当代艺术家的的主题展,满足感官体验的同时也有许多的互动体验,而我,也在下午里参加了两项的互动活动。人少的环境也就意味这一些怪异的自拍无人围观,释放自取,一个人也能苦中作乐。
当要去往三楼时已经到了17:00的免费入场时间,半个小时的时间,草草的看完了历年双年展的精选设计和王信摄影展。伴随着熙攘的人流和小雨去往了公交站,而此时我才开始计划下站的目的地——西门町。来到这的第一个打算就是先解决晚饭问题,被香味的驱使,尝到了继光香香鸡,不得不承认在大陆还没能吃上过味道如此奇妙的盐酥鸡。
拎着炸鸡,想去台湾的老牌百货新光三越转转,湿冷的夜晚。自己的体温也跟着降低,自然对甜食和热汤毫无抗拒,转眼就进了街边的一家甜汤店,要了一份芋圆红豆汤,喝下这烫嘴的红豆汤,心也都跟着融化了。
逛完平淡无奇的新光三越,又折返回了西门町。在这里,确实以年轻人居多,但旅行团的游客也不少,一个人的旅行,对购物也就失去了兴趣去,步行街两旁的商铺毫无吸引力,象征性的进了几家,权当出行的意义,夜深了,依旧是伴着小雨,一天的热情也在午夜消耗殆尽,最终巴士,导航回了住处,心想希望大家都休息了,这样我的空间才真正算我的空间。
* 二月二十五日
今天,依旧是自然醒,韩国的房客果然是喜欢早起洗澡,因此对我的出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或许是语言沟通的障碍,韩国游客并不热情,只能说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好了。10点,终于可以出门了,依旧是去了永和豆浆大王,便临时做了去九份的攻略,询问了排队的爷爷,买了到瑞芳的往返票,虽然之后才得知有悠游卡就可以乘坐区间车。但是顺利验票,热情的台湾小伙伴为我指路,区间车在一个多小时后到达了瑞芳。瑞芳本身就是一个很美味的小城市,一出站便被遍地里的小吃店所包围,不过提醒自己赶路要紧,和一对情侣一起打车直接上了九份。适逢台湾年假,即使下着雨。游人依旧如织。
九份是一段上坡路,走路五分钟便有一些体力不支了,转进了一旁的升平戏院,一个不收费的景点,但服务态度却不输任何内地的收费景点。可惜,九分的风光并没有包罗其中,兜了个圈,继续上路。出了戏院,之后的路变成了缓坡,缓和了许多,小吃也渐渐的多了起来,转眼就走到了赖阿婆芋圆,这里果然是一个游客项目,眼看这里店面开阔,也不算拥挤,打算坐下来喝晚已在昨天让我回味无穷的芋圆红豆汤。不得不承认一旦成为景点的商铺,做出来的饮食变得不再纯粹了,除了芋圆还算有嚼劲以外,甜汤并无惊艳可言。只当是有个歇脚的场所,听雨罢了。
雨天的缘故,就没有了去金瓜石的心情,在观景台又逗留了片刻即启程先行回了住所,而在站前买奶茶的时候仅仅是因为自己Cath Kidston的钱包,竟被一个同为学设计的台湾女生勾搭,同是胶带控的我们在站前说了很久的话,包括她的几个朋友,或许这就是小小的两岸关系,发生在我的棋盘里。
午睡不分早晚,在傍晚五点醒来后,才决定去101转转,就算是为台湾的景点完整度打个卡。微雨,101被一层云雾所掩盖,周遭皆是低矮的建筑,所以它就变的气势磅礴了起来。可惜我孤身一人,至此也就失去了和大厦留影的机会,自拍自得其乐。碍于心情,一个人就没有了买票上观景台的兴致,即使有一句话叫“来都来了”。101百货并不在大厦的底层,而是一个与它接壤的建筑,大概5.6层的样子,换作是在十几年应该是新潮的,因为在现在看来也不显得陈旧,而是可以媲美很多大陆的新兴购物广场。店内的品牌不做赘述,一二线产品,本土产品,年轻品牌也都有,只是在大陆崛起的年代里,这里的商品已变的不再新鲜,加之汇率的原因,更没有了购物欲求。
把这里逛了一圈,险些丢了自己看似嫌弃,内心却珍视的雨伞,一个人旅行已经很艰难了,如果还要沿途发生点小插曲,那就真的是坎坷了。
我的年龄在台湾突然间变成了一个谜,带妆的我仍旧被时不时的当作高中生,其中包括直接被贩售了电影学生票,与各种人交流时被问讯到年龄,而这回的所遇更为夸张,销售的女孩竟怀疑我未十八岁,不知道这是因为自己长的嫩还是扮相土。巧的是,意外的发现这个女孩竟然来自大陆,长乐市,也算半个福州人了。今天的台北依旧下着不大不小的雨,举着失而复得的小伞回住处,在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101在世界舞台上已经没有了摩天大楼的影响力,却也值得一逛,只是没有想在后面的两天,还会再见到它。
* 二月二十六日
2月26日到了MIYAVIX巡演的日子了,打算逛一逛中正纪念堂和忠孝东路就启程去ATT文创立方。本以为会是一个满满当当的行程安排,却发现时间太过的充裕,包括所剩的台币都能让我好无顾忌的罗霍,看来是我对前期的经费太为顾虑了。在下雨去ATT的路上也顺带经过了中山公园,两次都赶上了正点的士兵交接仪式,但是由于浓厚的仪式感和拖泥带水的步态,这两段的行程并没有让我产生多大的兴趣。止步于此,继续步行前行。在台不用VPN就可以自如的使Facebook让信息变得便捷了不少,特别是这种小众娱乐资讯,都可以触手掌握。因为发现了活动貌似要提前开始,行程便踉跄了起来,先寄存再排队,顺带勾搭几个一起看演出的伙伴,一起应援。一进会场就看到了一个背影酷似MIYAVI的男子,只可惜时尚感不足,腰包大大减分,整个脖颈线条也略显粗犷,或许是觉得MI娘的形象神圣不可侵犯,对于此男子完全提不起好感。
由于买票的拖延,我的号位是503,在候场的时候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排位问题。虽然有一起入场的小伙伴,但是但是大家都达成了默契就是先顾好自己,尽可能的争取前排,希望能离MIYAVI近一些。等待开场的时候我站在了剧中的位置,但在开场之后,随着气氛的升温,在潜移默化之下我到达了第三排!这时我已经可以看到MIYAVI清晰的面部,和他的距离大约不到三米,我作为一介迷妹和广大粉丝开始疯狂的摇手应援,确实,MIYAVI的嗓音变的不同了,变的更加深沉了,第一次在现场听到所有耳熟能详的音乐,真的让我激动无比,太难得了。我无数次的觉得自己在做梦,因为没有任何的实感,即使MIYAVI近在眼前,但是直到演出结束好像并没有在我的视觉感知中留下点什么,所有的情绪都在谢幕的一刻瞬间冷却,为什么会这样,我也说不上,这可能就是歌手和我之间一种很妙却又很凄冷的关系吧。结束的一刻,我变得很理智,可能血液降温又开始了正常的循环。MIYAVI不知道从哪一个通道离场了,我也没有精力去追逐什么。
难得相遇,我和刚刚认识的小伙伴在一家小店里谈了会儿天,热情退却,话题就变成了闲事家常,以及一些两岸差异,对话没能让我收获什么,因为想通过对话吸收,不如几天来的所见所闻来的直接和深刻。小伙伴的家在北投,我的住处在士林,同一班捷运我先离开,留了facebook,但基本上是无缘再见了。
* 二月二十七日
今天是在台的最后一天,白天的行程安排的很慵懒,只是要求自己能在下午2点回到台北,去见一下偶然看到的HughJackman的粉丝见面会。用了有半个小时的时间来坐捷运,去新北市的淡水看看渔人码头和牵挂了大半个行程的鲜奶麻薯。
一整段的车程中,窗景发生了从新到旧的变化,不变的是干净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我仍旧觉得台湾的现状优于大陆的原因吧。因为它们的整体素质程度和发展状态是均衡的。
当习惯了台北的新型建筑渐渐演化成了旧式居所的时候,淡水也就到了,出站后,不用任何指引就知识了观光地的方向,沿着海的方向,步行却到不了码头,淡水老街和渔人码头有着太远的距离了,乘坐轮渡在十分钟后便能到达码头,这里的防浪堤很好看,为拍出来的照片增分不少。或许是假期的结束或许是陆客的减少,这种冷清对我而言却是一件好事,没有了抢镜的人群和嘈杂的对话,这种听海的宁静和渔人码头最配。原本想在码头多作片刻,虚度虚度时光的我却为了赶行程而不得不启程回到老街第二次觅食。这个时间可以去上午还没能营业的阿婆鲜奶麻薯了。
3点取完行李,直接去Hugh见面会所在的101水舞广场。可是不巧的是入场券已经领取完毕了,当时只是觉得很茫然,难道要无缘一见了,试试找找外场的那里有不错的视角,让我再争取争取。巧的是,没有花费很大的精力,还真让我找到了一个视野极佳的位置,如果Hugh走上舞台,我和他的距离也就10米不到,并且周围并不会有任何的阻碍人群。至此,我开始了焦急的等待,因为20:45的飞机让我处在了一个需要中途离场的尴尬应该说是悲壮境地。我就忿忿的站着,默念明念Hugh你能快点到场,在结束了不知名台湾艺人到场及民俗表演后,Hugh终于到场了。可是,作为追星知识缺乏的影迷,此时此刻我才知道,走红毯是一件费时的事情,明星会来回的走动和影迷合影、签名、互动,接受媒体采访,大概过了40分钟,我的心已经从焦急变成了焦虑,我的离场时间也变成了“deadline”的时候,Hugh终于挪动到了舞台,虽然我知道他可能在舞台上会有30分钟甚至一个小时的出现时间,我也不得不愤然离场,同时感激着为我分流人群大哥。
17:40我开始狂奔,向着机场进发,而直到最后一刻,台湾给我的都是最美的印象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