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赵老师的讲座
听赵重波讲《临床医生的自我修养》,我收益非浅,感觉句句精彩!全面展现一个大师的儒雅学者风范,更是一位智者的人生职业经验之谈!
其中颠覆的观点是:医生可以犯错,但是不能不负责任和缺少良好沟通和职业素养。如何让沟通,让病人对医生的信任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是医生需要修炼的毕生课!当然同时要不断提高专业技术!如果一味盲从课本和专家,而不是从病人的特点,从疾病的病理生理来推断疾病的转归,没有经验的总结,没有知识的传承,那么是不能成为一个好医生的!医生的功能是多重的,时而是治病救人,时而是哲人,时而是牧师,时而是作家,时而是侦探。而对于疾病的治疗,可以是对症,可以是对因!同样是头痛,可以给点止痛药,但是你不要说头痛看不好的,止痛药只能缓解一下又没啥用!但是你缓解了病人的生存环境,改善了心境,本身就是一种治疗,何况人本身就是可以与疾病共存!

其中间穿插着一些哲学思想和方法论!比如关于“毒鸡汤”一只黄鼠狼对小鸡说,你会飞的,结果一只只小鸡从高台上跌落进黄鼠狼的嘴里!譬如,“活在当下”,做好今天明天的事,今天是明天的基础,今天做好,明日自有回报!“平常心”人生几十载,必定不能一直春风得意,而在失意挫折时保持一颗乐观轻松的心态尤其重要,人尤其容易自暴自弃,如果放任自己,那就真的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舍得”有舍方有得,舍得下功夫,投入真感情,做一行爱一行,从一做到100容易,但是从0做到1难!并举例说明自己当初的专科选择是被现实所逼,结果就做一事就踏实做好!以及从华山医院到静中心,领导谈话不到5分钟就同意了,还有毕业当初当外文翻译等等,三年前决定维护神经内科和重症肌无力的公众号来说,还有好大夫网站的维护等,虽然当初做时,是不记回报,但是这些年下来,每个月也是有几千块的收入的!讲到“专注”也即不忘初心,成功熟练来自“刻意练习”即focus ,feedback ,fix 。其实就是一个行为学里的不断正强化的过程!“人类的心理需求”基本生理需求很容易满足,但是精神需求不满意同样会带来空虚和恐慌,需要刷存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