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分钟阅读之博物馆日
我记得澳门博物馆旁边有一尊和北京宣武门教堂前面一模一样的利玛窦雕像;我记得日本奈良博物馆后花园有一棵巨大的樱花树;我记得东京国立博物馆后面是一个日式的翠绿庭院;我记得香港大学博物馆里有一只可爱的青铜小鸟;我记得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里的石头宫阙;我还记得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里的康熙皇帝画像······





虽然不是每去一个地方都会参观博物馆,但每次去博物馆都会有一些深刻的印象。
今天的中国对博物馆的建设有着前所未有的热情,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水准,必然和经济水平相关联。随着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时候很开心自己生活在北京,时不时能接触到国家顶级的展览。都说故宫博物院最好的展品都在台湾,但故宫庆幸还在。(真是庆幸啊,没让二货给拆了)紫禁城本身就是一组文物,前朝后寝,左祖右社。如果单拿出一座建筑,可能不是世界上最震撼人心的,但是整个紫禁城,绝对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而且看得出来,故宫博物院经营的越来越好,渐渐向世界顶级的博物馆靠近。淡季60元,旺季80元的门票简直就是良心价格。

不过北京便宜的博物馆不止这些,不要钱的也到处都是,国家博物馆就是其中之一。这两年国家博物馆有个常规展览——“古代中国”,看过两次,很不错。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在这个展览中徐徐展开,娓娓道来。

前些日子看《奇葩说》,里面有个辩题是恢复记忆的事情。有个辩手说得很好,大概意思就是人之所以是现在的自己,是因为拥有记忆的关系,以前的种种记忆,造就了今天的自己。如果没有这些记忆,那这个活着的人又是谁呢?他不知道自己的曾经,无法了解自己的过去,今天他的行为,是基于过去的习惯,可是,过去没有了,这个人的存在变得没有意义。
人是这样,国家和民族也是这样。
博物馆里的展品不仅仅是价值连城的文物,而且有些文物也许并不值钱,但是这些展品所代表的,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过去。是什么造就了我们今天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是建立在何种认同基础之上的,我们只能从过去的历史中寻求答案。而博物馆的意义也在于此,它不仅仅是要展示灿烂的文明,更是要告诉人们,曾经的我们做过了什么,今天的我们该做什么,未来的我们将做什么。

5月18日就是国际博物馆日了,很多博物馆都是免费参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行动起来了。(完)
赠送一些博物馆展品相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