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札记(花,果,笔)
一
上午出去办事,在附近闲逛,飞鹅路上的木棉花开得很盛,远远就能看到一片片的鲜红,阴沉沉的天气里,非常鲜明。傍晚又出去闲逛,隧道附近,木棉也开得很盛,深浅不一的树木衬托下,感觉是连绵不绝的红云,从这头到那头。
原来,熬过了三月的阴冷,木棉花季姗姗来迟。争取不要错过四月。
市内遍植木棉,想来,在东环大道、广场,还有许多路上的木棉,都在争着在这个回暖的四月绽放吧。
校园里,教学楼前有一株小的木棉树,每年开花的时间总会晚一点。树枝被修剪得厉害,只剩下几根枝条,前两天,看到细瘦的枝条上竟也绽放出两三朵花。花色橘红,虽然不如朱砂红的鲜艳耀眼,那么轰轰烈烈,爱得无拘无束天荒地老的样子,一片青葱翠绿中,自有一番明亮的丰姿。江滨公园也有几株,后来在有些地方也见到几株,都是这样的橘红色,别有风情的样子。
满城的洋紫荆,是不必多说了,三月三假期,又是风又是雨,好些花树也未曾开放。不过,现在却是大街小巷,一片粉红浅紫,幽深的小巷里也透出轻盈的气息。
还有那些白花泡桐。原来,花也不尽是乳白色的。昨日去某市场闲逛,出来时,迎面见到那株坚守在大楼旁的孤独的白花泡桐,很多花已经凋落。我蹲下细看,花瓣上布满泥土,花瓣内部,有一圈柠檬黄。
这树花期过半,长出了不少绿叶,叶子已经有巴掌般大小。乍见它时,我几乎以为我见到的是梵高的一副画,赶紧用相机记录下来。
傍晚骑车出去,在路上见到一棵树上有一小团一小团白色的东西。我以为那是什么新品种行道树。再看看那树,想了想——是美丽异木棉结出了棉花。公园附近的美丽异木棉也能结棉花。不过,这些棉花都是结在大路旁,沾满了各种灰尘和颗粒,灰扑扑的,好像因为纤维过细,且不易采摘,一般都不会用。倒是很少见到木棉花结出棉花。那些棉花的纤维更细,色泽也更柔和。
二
今天,真正像夏天一样。
感觉南方的春天就两个词:潮湿,阴晴不定。特别是南风一来,到处都是水汽,天气也闷热,有时可以穿夏装了。今天就是这样。空气里满是炎热的气味,让人昏昏欲睡,仿佛可以看到夏日里强烈的阳光、热得透不过气来的白天,还有难以入眠的深夜。
三
上午去了趟超市。
走到水果区,看到不少之前不认识的水果,也是很有趣。已经是四月份了,还有不少苹果和梨子,苹果的红或深或浅,浅的是粉色的,表面很亮。还有些青苹果,是那种很亮的绿色,看到就想起咬一口脆脆的感觉,味道酸酸甜甜。梨子的颜色是浅浅的黄,皮上是浅褐色的斑点。看着倒是想到梨子的清甜口味,是我喜欢的。有种人参果,不知道真正的名字是什么,真的就是个娃娃的形象——当然,这是种植水果的人加工的。不过,要真的下口,似乎还是有点难度。有种蛇果,表面像草莓,个约有三个草莓大,颜色深褐,慢慢看倒真是像某类蛇的蛇皮。此外,紫红的火龙果、青青的释迦果,还有些不知名没见过的,倒是很开眼界。
水果区旁边是菜蔬区,各类蔬菜包装干净,摆放整齐,让人看了觉得安心,是真正过日子的样子。
一直记得帕乌斯托夫斯基在《金玫瑰》里的告诫,要多关注颜色、气味,把这些储存在脑海里,以备将来写作用。所以,逛菜市场有时会有点兴奋的感觉。如果对菜市场都觉得厌倦了,或许,是真的对生活已经彻彻底底失望了吧。
四
昨天到改建好的原来的小商品市场闲逛,买了一种新的手工毛边纸和一枝写小楷用的毛笔。回家后,迫不及待地试写那纸纸,竟然非常好写,比之前买的所以纸都好写。昨天下午和晚上,以及今天上午,到底能耐着性子练练字了。
又想起前几日浏览网站看到一种鸡距笔,之前看于钟华老师的讲座才知道这种笔,说是晋唐时期的毛笔,后来到宋代,由于黄庭坚的影响,渐渐失去市场,而制笔工匠开始普遍制造类似我们目前用的毛笔,一直到现在,没有大的改变。据说,这种笔,现在日本有收藏,但是制造技术以及失传。
好像是去年年底,要么是今年年初,在文具市场找到重新开张的恒多广,在他家店里买到一枝类似鸡距笔那样的毛笔,应该是仿制而已。写了一阵,觉得有点不顺手,就挂在笔架上了。看网上的演示,这笔用于写小楷。我拿出笔试了试,果然还不错。
想起看文章里说到写书法的乐趣,其中之一是笔墨相发。虽然笔不够好,纸也马马虎虎,就我目前水平,感觉已经不错了。
那么,再接再厉吧。
作于2017年4月16日
上午出去办事,在附近闲逛,飞鹅路上的木棉花开得很盛,远远就能看到一片片的鲜红,阴沉沉的天气里,非常鲜明。傍晚又出去闲逛,隧道附近,木棉也开得很盛,深浅不一的树木衬托下,感觉是连绵不绝的红云,从这头到那头。
原来,熬过了三月的阴冷,木棉花季姗姗来迟。争取不要错过四月。
市内遍植木棉,想来,在东环大道、广场,还有许多路上的木棉,都在争着在这个回暖的四月绽放吧。
校园里,教学楼前有一株小的木棉树,每年开花的时间总会晚一点。树枝被修剪得厉害,只剩下几根枝条,前两天,看到细瘦的枝条上竟也绽放出两三朵花。花色橘红,虽然不如朱砂红的鲜艳耀眼,那么轰轰烈烈,爱得无拘无束天荒地老的样子,一片青葱翠绿中,自有一番明亮的丰姿。江滨公园也有几株,后来在有些地方也见到几株,都是这样的橘红色,别有风情的样子。
满城的洋紫荆,是不必多说了,三月三假期,又是风又是雨,好些花树也未曾开放。不过,现在却是大街小巷,一片粉红浅紫,幽深的小巷里也透出轻盈的气息。
还有那些白花泡桐。原来,花也不尽是乳白色的。昨日去某市场闲逛,出来时,迎面见到那株坚守在大楼旁的孤独的白花泡桐,很多花已经凋落。我蹲下细看,花瓣上布满泥土,花瓣内部,有一圈柠檬黄。
这树花期过半,长出了不少绿叶,叶子已经有巴掌般大小。乍见它时,我几乎以为我见到的是梵高的一副画,赶紧用相机记录下来。
傍晚骑车出去,在路上见到一棵树上有一小团一小团白色的东西。我以为那是什么新品种行道树。再看看那树,想了想——是美丽异木棉结出了棉花。公园附近的美丽异木棉也能结棉花。不过,这些棉花都是结在大路旁,沾满了各种灰尘和颗粒,灰扑扑的,好像因为纤维过细,且不易采摘,一般都不会用。倒是很少见到木棉花结出棉花。那些棉花的纤维更细,色泽也更柔和。
二
今天,真正像夏天一样。
感觉南方的春天就两个词:潮湿,阴晴不定。特别是南风一来,到处都是水汽,天气也闷热,有时可以穿夏装了。今天就是这样。空气里满是炎热的气味,让人昏昏欲睡,仿佛可以看到夏日里强烈的阳光、热得透不过气来的白天,还有难以入眠的深夜。
三
上午去了趟超市。
走到水果区,看到不少之前不认识的水果,也是很有趣。已经是四月份了,还有不少苹果和梨子,苹果的红或深或浅,浅的是粉色的,表面很亮。还有些青苹果,是那种很亮的绿色,看到就想起咬一口脆脆的感觉,味道酸酸甜甜。梨子的颜色是浅浅的黄,皮上是浅褐色的斑点。看着倒是想到梨子的清甜口味,是我喜欢的。有种人参果,不知道真正的名字是什么,真的就是个娃娃的形象——当然,这是种植水果的人加工的。不过,要真的下口,似乎还是有点难度。有种蛇果,表面像草莓,个约有三个草莓大,颜色深褐,慢慢看倒真是像某类蛇的蛇皮。此外,紫红的火龙果、青青的释迦果,还有些不知名没见过的,倒是很开眼界。
水果区旁边是菜蔬区,各类蔬菜包装干净,摆放整齐,让人看了觉得安心,是真正过日子的样子。
一直记得帕乌斯托夫斯基在《金玫瑰》里的告诫,要多关注颜色、气味,把这些储存在脑海里,以备将来写作用。所以,逛菜市场有时会有点兴奋的感觉。如果对菜市场都觉得厌倦了,或许,是真的对生活已经彻彻底底失望了吧。
四
昨天到改建好的原来的小商品市场闲逛,买了一种新的手工毛边纸和一枝写小楷用的毛笔。回家后,迫不及待地试写那纸纸,竟然非常好写,比之前买的所以纸都好写。昨天下午和晚上,以及今天上午,到底能耐着性子练练字了。
又想起前几日浏览网站看到一种鸡距笔,之前看于钟华老师的讲座才知道这种笔,说是晋唐时期的毛笔,后来到宋代,由于黄庭坚的影响,渐渐失去市场,而制笔工匠开始普遍制造类似我们目前用的毛笔,一直到现在,没有大的改变。据说,这种笔,现在日本有收藏,但是制造技术以及失传。
好像是去年年底,要么是今年年初,在文具市场找到重新开张的恒多广,在他家店里买到一枝类似鸡距笔那样的毛笔,应该是仿制而已。写了一阵,觉得有点不顺手,就挂在笔架上了。看网上的演示,这笔用于写小楷。我拿出笔试了试,果然还不错。
想起看文章里说到写书法的乐趣,其中之一是笔墨相发。虽然笔不够好,纸也马马虎虎,就我目前水平,感觉已经不错了。
那么,再接再厉吧。
作于2017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