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道研修笔记
2017.5.16
早起,没有阳光。远处尽是低压云层,在云层中似乎有一处朦胧的亮光,但又似乎不是。
从事这个行业算长也不算长,说短吧又不断,处于很尴尬的成长期。但心境却犹如走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特别是在市场营销这一块是短板。后来想,与其在短板上努力,还不如在艺学与道学上加码,一个点突破,对于有限的生命而言有效率会更高一些。沉下心来,深度专研花道内涵,可能是最为实在的事情。
从最初的一时兴趣,到中间自我得瑟,乃至后来的事业抉择看起来是一气呵成,却也是充满了冒险主义的色彩。毕竟在我们这个还是以物质形态为重的国度里,精神层面的追求不算是主流,也注定了这个市场面的狭小。但当然也可以反过来说,市场前景广阔。
昨天友人发来一个信息,信息的内容大约是专业人员对现在鲜花需求市场得一份报告。分析了几个市场中比较大的鲜花供应商的商业形态种种,同时对未来的市场需求做了预测,得出的结论是,市场很大,但是低端单一模式下的鲜花市场会进入价格pk的阶段,高端市场需求会加大。我心里在暗骂,这不是放屁吗。中国人的市场从来都是如此。何曾跳出这个好像被带了紧箍咒的孙行者,除了被市场关照,同样还要被管理层面关照。所以中国的经济学,从来都是政治经济学。
哎,牢骚又开始了,总是避免不了的去深究社会现象。可是对于事花素人而言,古来的要求就是淡泊而怀远……可是对于这种竞争形态下的社会,这份怀远何以通达,一直都很郁闷。早年师尊的教导也历历在目,可是总不能妥帖的运用到现实生活与工作中,说来也真是不争气。说到底,对于师尊的教诲还是没能彻底的穿透了达。算了,不多说。多说无益。还是努力吧……
今天的作品研究是研究院的作品。同样的花材,不同的表达方式,风格就迥然不同



心里常想,以后,一定把从花作看人品的经验总结出来,教给我的学生,也便于她们更好的结交朋友处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