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世》:命不由人,器官捐还是不捐?
面对如此紧张的医患关系,《人间世》以纪录片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视线,直击现实,面对生与死的挣扎。
01 医生拼尽全力,只为等来一个救命的机会
2015年,中国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公民自愿捐献器官移植,这样一来,似乎器官的来源少之又少。100一个人里,也不一定能有一个人能等到一次换器官的机会。
心脏疾病一直是一大难题。心脏移植手术是器官移植手术中难度较大的一种。心脏器官的捐献非常难得,所谓“无心不能活”。活着的人不能捐,逝去的人不想捐。心脏移植怎么办?唯一活下去的希望谁给?唯有等待,患者等待最后的一丝光线,医生也等待能有一次救命于患者的机会。
等待10年的肾源,10年的腹膜透析,终于等来一个活下去的希望。捐献者做出的艰难抉择,这种无私奉献,对于那些在鬼门关走了一遭病人来说,是一次重生的机会。
02 医生用尽力气,也不一定能挺过难关
彻夜不眠的守候在病床前、用体温焐热的血袋,手术室里忙碌的身影,高度集中的大脑指挥这整个手术过程。这些患者看不到,但是《人间世》用镜头记录了他们。用尽所有的医学手段,手术依然失败了,这些努力就不值得了吗。
对生命的的敬重,对身上的白大褂负责,他们用行动在满足那种使命感。你不看《人间世》,就永远不知道他们也需要“讨价还价”。影片里,医生在为一位24岁的年轻的生命,请求血库再下批四个单位的血。
疾病来的太突然,上一秒的好转依旧不能让下一秒放松警惕。器官移植好,血液输好,一切再回到等待的原点。等待来的是好转还是继续恶化,患者是未知,医生也无法控制。手术的成功与失败是相对的,尽管医生用尽力气,难关还需要患者自己挺。
03面对命不由人,器官捐不捐?
面对逝者要完整入土的观念,或者是捐献器官以后对自己身体的伤害的顾忌,又或者是捐献的器官是否真的能救助到人......这样那样的观念,导致器官捐献一直是医疗行业的大缺口。
对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来说,获得器官移植的机会,无疑是第二个人生的开始。另一方从客观的角度来说这些想法是没问题的。器官的捐献从来都是自愿的行为,善举从来都是无私奉献着的。人想救命,但命不由人。生与死都应该被尊重。
01 医生拼尽全力,只为等来一个救命的机会
![]() |
![]() |
![]() |
2015年,中国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公民自愿捐献器官移植,这样一来,似乎器官的来源少之又少。100一个人里,也不一定能有一个人能等到一次换器官的机会。
![]() |
心脏疾病一直是一大难题。心脏移植手术是器官移植手术中难度较大的一种。心脏器官的捐献非常难得,所谓“无心不能活”。活着的人不能捐,逝去的人不想捐。心脏移植怎么办?唯一活下去的希望谁给?唯有等待,患者等待最后的一丝光线,医生也等待能有一次救命于患者的机会。
![]() |
等待10年的肾源,10年的腹膜透析,终于等来一个活下去的希望。捐献者做出的艰难抉择,这种无私奉献,对于那些在鬼门关走了一遭病人来说,是一次重生的机会。
02 医生用尽力气,也不一定能挺过难关
彻夜不眠的守候在病床前、用体温焐热的血袋,手术室里忙碌的身影,高度集中的大脑指挥这整个手术过程。这些患者看不到,但是《人间世》用镜头记录了他们。用尽所有的医学手段,手术依然失败了,这些努力就不值得了吗。
![]() |
对生命的的敬重,对身上的白大褂负责,他们用行动在满足那种使命感。你不看《人间世》,就永远不知道他们也需要“讨价还价”。影片里,医生在为一位24岁的年轻的生命,请求血库再下批四个单位的血。
![]() |
疾病来的太突然,上一秒的好转依旧不能让下一秒放松警惕。器官移植好,血液输好,一切再回到等待的原点。等待来的是好转还是继续恶化,患者是未知,医生也无法控制。手术的成功与失败是相对的,尽管医生用尽力气,难关还需要患者自己挺。
03面对命不由人,器官捐不捐?
![]() |
面对逝者要完整入土的观念,或者是捐献器官以后对自己身体的伤害的顾忌,又或者是捐献的器官是否真的能救助到人......这样那样的观念,导致器官捐献一直是医疗行业的大缺口。
![]() |
对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来说,获得器官移植的机会,无疑是第二个人生的开始。另一方从客观的角度来说这些想法是没问题的。器官的捐献从来都是自愿的行为,善举从来都是无私奉献着的。人想救命,但命不由人。生与死都应该被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