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为了让数百只流浪猫咪过得舒服自在,这群居民做了很多“猫性化”举动 | 想象·一座城


这是「想象·一座城」的第51 篇文章
带你发现城市更多未知的模样
这里,人和猫缺一不可。
少了谁,音符都无法和谐。

在电影《猫的报恩》中,女主角因为救了一只差点被车撞的猫咪,而意外的进入一个全是喵咪的国度。
而现实中,在台湾新北市的近郊还真有这样的一个地方,猫的密度比人还高,由于猫咪长期的与人们接触,几乎不怕生的主动接触人群,而这样的一个地方,人们都叫它“猫村”。

这个叫猴硐的地方, 没有猴子,却居住着上百只猫,
比当地的居民还多。
这里,绝对可以算是猫奴们的朝拜圣地。
2009年底, 猴硐被当地规划为新的观光景点。

△图片来源于gz的lg的马蜂窝
但之前,这里并不被大家熟知,
因为在很多人眼里,
这里只不过是又一个荒凉中落的村庄。

猴硐曾是台湾最大的黑金煤矿之一,
为了运煤,建了火车线路“平溪线”,
可谓繁盛一时。
后来矿场被废弃,
火车线路也逐渐冷清。


当地的年轻人为了更多地工作机会,
去到城市打拼,
这里只剩下一些老人居住,
猴硐变得愈发冷清了。
可是,
这里又如何变成猫村,
成为观光胜地,
闻名全台湾呢?

猴硐不是因为煤矿而再度引起人们的注意,那是一个美丽的意外。
猴硐之所以成为猫村的原因是这里的社区光复里,里长因爱心而收留的流浪猫们,意外成为爱猫人士镜头下动人的写真,聚集了无数的流浪猫后,让赏猫成为猴硐最爆红的旅游新玩法。


△图片来源于猫夫人
就这样一个没落的煤矿社区,原本只有老人的社区,有了新的社区成员,那就是猫。社区口标示着可爱猫咪的散步地图,详细绘出猫咪出没的地点,社区中随处可见打瞌睡、伸懒腰、或在人们脚下打滚、玩耍的猫儿。
这里贴心的不是有多少人性设施,而是有多少猫性的设施,猴硐全然成为猫的社区。


△车站内的迎宾站长:黑鼻猫站长
猴硐重新兴盛起来还要感谢一个人,
那就是猫夫人简佩玲。

△猫夫人简佩玲
猫夫人是台湾有名的猫咪摄影师,
“请问哪里有猫?” 这是她最常问路人的一句话。
也就是这样的情况下,
她发现了猴硐,
并用她镜头下的猫为猫村做宣传。



△猫夫人镜头下猫村的猫咪
猴硐的居民对猫咪都很友善,
因为他们知道,
是这群猫咪让猴硐变得越来越好。
所以他们会
组织爱猫人士进行义工活动,
打扫卫生、高温消毒、
为猫做绝育、喂猫粮,
……
猴硐变得干净卫生而又清净温暖,
来的人也就渐渐多了。

在这里你除了能看到猫,
还能看到许多属于猫的温暖,
这些温暖都是居民们为猴硐的猫打造的。

△居民制作的猫村地图

猫咪拥有自己的家和“身份证”
流浪猫不再流浪
在猴硐有相当一部分的猫都是流浪猫,对于它们来说猴硐就是它们的家。居民为了让猫咪在猴硐生活地更好,让猫咪更有家的感觉,他们特意为猫咪建造了属于它们自己的家和专属跳台。


△猫咪独特的小窝


△猫咪的专属跳台
除此之外,大部分猫咪还有自己的“身份证”哦!可能你会疑惑,每只猫咪连自己叫什么都不知道,怎么会有身份证?而且猫咪为什么要有身份证啊?
原来在猴硐大部分猫咪的脖子上都会挂着一个二维码项圈,这个二维码项圈就是猫咪的“身份证”了。


游人只要扫一扫猫咪脖子上的二维码,就可以知道猫咪的名称、安全状态、生活习惯以及是否有主人等信息,这个“身份证”能让游人快速地了解这只猫咪,并且当这只猫咪遇到危险也可以第一时间通知主人。
这些小设计对猫咪来说实在是太贴心了。


△扫描这只猫咪的二维码后显示它喜欢待在杂货店,果不其然它正待在杂货店。真是可爱啊!

有爱的告示牌
关注猫咪的习惯
猴硐的居民很注意猫咪的生活习惯,为了让猫咪在猴硐好好生活,居民联合当地政府制作了很多关于猫咪喜好的告示牌,告诉游人要保护好这个适合猫生活的环境,同时也让游人更了解猫的习性。



△有爱的告示牌


全球唯一人猫共用的桥
猴硐猫桥
这座外形酷似一只回望的猫的天桥,内部不仅有猫照片、有趣的猫咪知识、猫村生活公约,还有人猫休憩椅、猫跳台、猫走道,游客可放置猫粮喂食。是人和动物和谐共生的新设计。



猫咪知识学堂
猫咪资讯站
这个猫咪知识学堂院内有猫道、跳板、流水台,让游人方便近距离观察猫习性。
除提供医疗照护、宣扬正确养猫观念外,二楼还可欣赏动物保护影片,让游人学习相关课程。



猫咪纪念品商店
猫咪的“回馈”
猴硐的居民对待猫咪都很友善,因为他们明白是猫咪的到来才会让猴硐重新兴旺起来,所以居民想尽一切办法去打造一个最好的环境让猫咪好好生活。
而居民的因为猫咪而开设的猫咪纪念商店,则更像猫咪们赠予居民的“回馈”。


△猫头凤梨酥,这是猴硐最有特色的伴手礼
一系列猫咪的纪念商店让猴硐的居民找到谋生的新方向,让猴硐这个小地方变得越来越好。


△招财猫大本营
在猴硐,
每一只猫都是一个小天使。
它们自带光环,
或萌或骄傲的走在街头路边,
屋檐栏杆。
也许还会给你卖个萌。
露出肚皮冲着你要抱抱。



这个因社会发展而逐渐脱节的村子,
本可能会因为人烟稀少、
冷清而最终变成荒村。
可正是因为居民对猫咪的尊重厚爱,
让猫咪在猴硐过得舒服自在,
才令猴硐重新兴盛起来。
这里,人和猫缺一不可,
少了谁,音符都无法和谐。


图文来源 | 台湾脚逛大陆、旅行家杂志、酷天津、倩容、知学学园、新尚维航空
图文编辑 | 头盔

❖ 想象 · 一座城❖
更多“社区营造”文章回顾
(点标题即可了解)
日本:拥有160位木匠的古川町小镇,如何从“臭水沟”成为“文化之乡” | 想象·一座城

日本:现实版的解忧杂货店!这家照顾咖啡馆不仅颜值高味道好,还能帮你看护老人 | 想象·一座城

香港:落闸喷画?喷出社区人情味!20道铁闸小店向你诉说不一样的港式市井文化 | 想象·一座城

香港:单车变形?变型!除了共享单车,这群人将单车踩落社区,变成了超cool的社区文化 | 想象·一座城

本期[想象·一座城]关注的是 台湾猫村「猴硐」 《想象一座城》作为一个专题,用影像、文字呈现几个城市的零碎片段,关注的焦点,除了城市化对城市面貌带来的改变,以及由此凸显出来的城市规划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改变下本地居民的生存空间状态,通过这种关注导向对城市真实状况的理解。我们的城市 有很多故事。 更多👉「想象一座城」:关于27座城市的38个社区故事

多元×跨界×公益×生活
以空间为平台
传播有趣另类的公益文化
遇见多元跨界的公共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