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千万不能忽略这件事
就在上个月,15月龄的睿宝经历了两次高烧,但两次高烧后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完全不同,作为妈妈的我,经过这两次对孩子不通方式的护理,感受非常深刻:在照顾生病中的孩子时,除了用心护理孩子的身体外,千万别忘了呵护孩子此时的脆弱心灵。
睿宝第一次发烧是因为长牙,发烧了1天就退烧,但好像变了一个人,以前好动的他变安静了,什么事情都能好好说的他变得易怒了,整天咿咿呀呀叫的也不叫了。本来就对孩子的变化比较敏感的我,知道我一定是在他生病期间对他最了什么, 他接收到什么负面的思想了。于是,我在脑中过了一遍他生病的的整个过程,我忽略了这些事情:
1. 把焦虑传染给孩子。睿宝体温升到39.6度的时候,我彻底慌了,因为家里没有备药。我连忙叫婆婆抱着他,我急匆匆整理东西准备去医院,睿宝看到我慌乱的神情和利索动作,他从来没见过,于是开始大哭起来,而当时着急的我也没有及时把他抱过来安抚他。
2. 没有和孩子做沟通,引导他配合医生看病。在医院医生拿着听诊器放他胸口上时,他害怕的大哭起来;抽血时,拼命反抗。
3. 强行灌药。睿宝对药的味道特别敏感,只要我一拿药就做好准备好抵抗的姿势。以前好几次咳嗽/拉肚子,因为不吃药只能让他自己调理好了,但这次高烧到39.6不得不用药来降温,他不吃我就灌,那一刻他看我的眼神有惊恐有怀疑还有愤怒,我都吓到了。
有了第一次的经历和我的反思,睿宝第二次连续高烧时(病毒性感染),我用了用了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发现虽然连续高烧了4天,虽然吃了一瓶多美林,但退烧后他的心理状态很好,依然活蹦乱跳,活泼开朗的。
第二次生病时,我是如何小心爱护孩子脆弱的小心灵的:
1. 尽可能多地陪在孩子身边。这个时候孩子对养育者特别是已经建立起亲密关系的妈妈,有很强的依恋感,妈妈应该尽可能陪在他身边,并且告诉他妈妈爱他,让他感到有足够安全感。如果必须要走开的话,一定要和他说明,并告诉他多少时间会回来。这很重要,否则孩子会有种被遗弃的感觉,成为生病过后变的沉默根源。
2. 引导孩子正确对待生病这件事情。鼓励孩子正确看待生病发烧和生病,不要让他感觉生病是他的错。可以这样和他说:“宝宝,每个人都会生病的,爸爸妈妈也会生病的,生病对你来说是件好事呢,通过发烧,你的身体内会产生一道抵抗病毒的屏障,会让你的抵抗力越来越棒的。所以不要害怕生病,有妈妈陪着你”,另外,妈妈对孩子身体健康的焦虑在孩子面前要学会隐藏。本来孩子就因生病难受,看到妈妈的焦虑会让孩子更加恐惧。
3. 不要对宝宝强行灌药。给孩子强行灌药,弄得衣服脖子到处都是不说,还对孩子对妈妈的信任产生怀疑和动摇,对亲密关系有害无利。上次的灌药睿宝的表情深深刻在我的脑中,后来每次都在吃药之前,都先会抱着他跟他说好几次:“宝宝吃药等会要吃药喽,吃药是为让你的体温降下来,让你生病更快好,这样你就不会这么难受了。而且其实药甜甜的不难吃的”。然后在吃药的时候让他尝尝味道,然后再给他吃,没想到全都吃了。吃完以后,搂着他说:“宝贝你真棒,你把药全都自己吃了耶,你好勇敢,真是妈妈的小小男子汉,小小男子汉!”他听到小小男子汉的时候竟然笑了。
4. 和孩子提前做沟通,告诉他即将要发生的事情,让他有心理准备。睿宝看到医生拿着听诊器放在他胸口上就开始大哭,就是因为他没有心理准备,一个不认识的人拿着不认识的东西直接放到他胸口上,感觉被冒犯了。抽血时没有心理准备突然被扎一下,感觉受到伤害了。所以第二次去医院不管做什么都提前和他说下一要做什么,会发生什么事情。就像在抽血前会和他说“宝宝等会要在你的小手指上抽血哦,开始会有一点痛,但很快就好了,就像蜜蜂叮了一下。叮~”然后边说边逗他笑,让他放松心情。虽然抽血时他还是因为疼会哭,但不会反抗了。
5. 孩子生病时,不要答应有违背平时原则的特殊待遇。小孩子的习惯特别容易养成,一旦养成了不好的习惯,改起来就难了。睿宝第一次生病的时候看他难受,于是开电视和视频给他看,算算那天看电视的时间加起来竟然超过1小时。生病好后一天好几天,小家伙只要一看到手机就要我去开视频给他看,没同意就哭。而第二次生病的时候,改陪他玩也一样开心。所以,在生病的过程中,可是适当给特殊照顾,但一定更要明确哪些可以得到满足,那些原则上的问题不能同意。
总结下来就是多陪伴,二是多喝孩子沟通。用沟通打开孩子的亲密关系之门
总而言之,孩子在生病的时候会显的更加脆弱和无助,家长要多陪伴,注意观察孩子当下的情绪,多沟通,多引导,这些呵护一个都不能少,别孩子生一次病,受一次伤害,引起心理问题。
睿宝第一次发烧是因为长牙,发烧了1天就退烧,但好像变了一个人,以前好动的他变安静了,什么事情都能好好说的他变得易怒了,整天咿咿呀呀叫的也不叫了。本来就对孩子的变化比较敏感的我,知道我一定是在他生病期间对他最了什么, 他接收到什么负面的思想了。于是,我在脑中过了一遍他生病的的整个过程,我忽略了这些事情:
1. 把焦虑传染给孩子。睿宝体温升到39.6度的时候,我彻底慌了,因为家里没有备药。我连忙叫婆婆抱着他,我急匆匆整理东西准备去医院,睿宝看到我慌乱的神情和利索动作,他从来没见过,于是开始大哭起来,而当时着急的我也没有及时把他抱过来安抚他。
2. 没有和孩子做沟通,引导他配合医生看病。在医院医生拿着听诊器放他胸口上时,他害怕的大哭起来;抽血时,拼命反抗。
3. 强行灌药。睿宝对药的味道特别敏感,只要我一拿药就做好准备好抵抗的姿势。以前好几次咳嗽/拉肚子,因为不吃药只能让他自己调理好了,但这次高烧到39.6不得不用药来降温,他不吃我就灌,那一刻他看我的眼神有惊恐有怀疑还有愤怒,我都吓到了。
有了第一次的经历和我的反思,睿宝第二次连续高烧时(病毒性感染),我用了用了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发现虽然连续高烧了4天,虽然吃了一瓶多美林,但退烧后他的心理状态很好,依然活蹦乱跳,活泼开朗的。
第二次生病时,我是如何小心爱护孩子脆弱的小心灵的:
1. 尽可能多地陪在孩子身边。这个时候孩子对养育者特别是已经建立起亲密关系的妈妈,有很强的依恋感,妈妈应该尽可能陪在他身边,并且告诉他妈妈爱他,让他感到有足够安全感。如果必须要走开的话,一定要和他说明,并告诉他多少时间会回来。这很重要,否则孩子会有种被遗弃的感觉,成为生病过后变的沉默根源。
2. 引导孩子正确对待生病这件事情。鼓励孩子正确看待生病发烧和生病,不要让他感觉生病是他的错。可以这样和他说:“宝宝,每个人都会生病的,爸爸妈妈也会生病的,生病对你来说是件好事呢,通过发烧,你的身体内会产生一道抵抗病毒的屏障,会让你的抵抗力越来越棒的。所以不要害怕生病,有妈妈陪着你”,另外,妈妈对孩子身体健康的焦虑在孩子面前要学会隐藏。本来孩子就因生病难受,看到妈妈的焦虑会让孩子更加恐惧。
3. 不要对宝宝强行灌药。给孩子强行灌药,弄得衣服脖子到处都是不说,还对孩子对妈妈的信任产生怀疑和动摇,对亲密关系有害无利。上次的灌药睿宝的表情深深刻在我的脑中,后来每次都在吃药之前,都先会抱着他跟他说好几次:“宝宝吃药等会要吃药喽,吃药是为让你的体温降下来,让你生病更快好,这样你就不会这么难受了。而且其实药甜甜的不难吃的”。然后在吃药的时候让他尝尝味道,然后再给他吃,没想到全都吃了。吃完以后,搂着他说:“宝贝你真棒,你把药全都自己吃了耶,你好勇敢,真是妈妈的小小男子汉,小小男子汉!”他听到小小男子汉的时候竟然笑了。
4. 和孩子提前做沟通,告诉他即将要发生的事情,让他有心理准备。睿宝看到医生拿着听诊器放在他胸口上就开始大哭,就是因为他没有心理准备,一个不认识的人拿着不认识的东西直接放到他胸口上,感觉被冒犯了。抽血时没有心理准备突然被扎一下,感觉受到伤害了。所以第二次去医院不管做什么都提前和他说下一要做什么,会发生什么事情。就像在抽血前会和他说“宝宝等会要在你的小手指上抽血哦,开始会有一点痛,但很快就好了,就像蜜蜂叮了一下。叮~”然后边说边逗他笑,让他放松心情。虽然抽血时他还是因为疼会哭,但不会反抗了。
5. 孩子生病时,不要答应有违背平时原则的特殊待遇。小孩子的习惯特别容易养成,一旦养成了不好的习惯,改起来就难了。睿宝第一次生病的时候看他难受,于是开电视和视频给他看,算算那天看电视的时间加起来竟然超过1小时。生病好后一天好几天,小家伙只要一看到手机就要我去开视频给他看,没同意就哭。而第二次生病的时候,改陪他玩也一样开心。所以,在生病的过程中,可是适当给特殊照顾,但一定更要明确哪些可以得到满足,那些原则上的问题不能同意。
总结下来就是多陪伴,二是多喝孩子沟通。用沟通打开孩子的亲密关系之门
总而言之,孩子在生病的时候会显的更加脆弱和无助,家长要多陪伴,注意观察孩子当下的情绪,多沟通,多引导,这些呵护一个都不能少,别孩子生一次病,受一次伤害,引起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