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人民的民义》,刻一纸情怀
四十天的零零散散,终于扣上了一个完美的结局。它很幸运成为我为数不多一集不落完完整整看完的第五部国产电视剧,它不像心理老师力荐的《琅琊榜》、《伪装者》那样精彩绝伦,也没有《北上广不相信眼泪》和《北上广依然相信爱情》的诙谐幽默,但它自成一派的剧情设置扣耐人寻味的故事结构却让人心生向往!这是一部评价极高的国产剧,就连《人民日报》都对它赞不绝口,连续发布两篇报道:‘潜心八年,六易其稿’、‘一部反腐高压下中国政治和官场生态的长幅画卷’。再加上同名小说《人民的名义》腰上封着的强烈推荐语,使你很难去忽略它沉甸甸的重量。观众真的太久没有看到反腐题材的电视剧了,一种强烈的期待,在观众心中蔓延。2017年刚过去4个多月,《人民的名义》已从小说‘变身’影视剧收视之王,再登电视屏幕。一路都有灼热的目光紧紧追随。打开电视的时候,父辈和孩子们都没有抢着换台的争执了。确实影响着现代的人们,很难想象这样一种好作品在当下的影响力之巨大!
命里总有一些注定,在猝不及防的相逢里抒发某些感同身受。有些人和事似曾相识,有些又形同陌路。
2017年3月31日,电视剧《人民的民义》因为第一集9.1的豆瓣评分火爆网络。自从这部“神剧”播出之后,微博上隔三差五就会有关于它的热搜——史上尺度最大、达康书记的表情包、长腿育良书记、光明区信访局、郑胜利、祁同伟、高小琴、刘星他爸、丁义珍原型等等。除此之外,其庞大的老戏骨演员阵容太具蛊惑力,所以蠢蠢欲动的追剧感早已在心里乱窜。虽然看的时间断断续续,但还是在不短不长的时间完成了这样一场美丽的邂逅。
刚开始,其实有很多不适。有些许枯燥感,但更多的是这部剧里那些若隐若现的诱惑力。其实有很多次想过放弃,但强迫症的存在最终说服了内心里的踟蹰。每一个人物角色都被演员专业的素养表现得淋漓尽致,进而演绎得无可挑剔:达康书记的正义无私,在他的一举一动中刻画得栩栩如生;高育良的老奸巨猾,在他的深思熟虑中伪装得恰如其分;侯亮平的足智多谋,在他的审时度势中精致得完美无缺;高小琴的敏捷思维,在她的圆滑处事中缱绻得柔情万种……每一个角色都修饰得刚刚好,不增不减之间恰到好处。该有的义愤填膺和咬牙切齿都在坏人的彰显下交织着,除此之外,触景伤情和感人肺腑的画面也在好人的定格下悲恸着。
不知道这是不是目前为止第一部反腐尺度巨大的国产剧,它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迎合着社会反腐大潮流,它的出现就不足为奇了。我不敢去揣摩人心的险恶,亦或是欲望的贪婪,只是在心里默默期许社会上的一种正义感。纵然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看到那些贪官的下场之后还是会忍不住掉眼泪。欲望一次又一次被放大,权力一次又一次被宠溺。所有的罪恶都只是一念之间,如若悬崖勒马势必峰回路转。可当他们面对赤裸裸的诱惑的时候,又怎么愿意谈及妥协呢?一念之间,追悔莫及。
有的人甘于平凡而碌碌无为,有的人渴望权势而无所不为。在这样鲜明的对比下,人与人之间的善恶美丑就显露无疑。不管你伪装的有多完美,在法律和道德面前都无济于事。在人之初的交叉点上,我更倾向于性本善。大多数人是因为后天环境和人的影响而走向迷途,坠入罪孽的深渊无法自拔。一旦误入歧途,欲望无限膨胀,就像吸毒一样失去自制力。
浅薄的社会阅历让我并没有什么资格去谈及这样敏感而深奥的话题,但心里总有一股呼之欲出的冲动感在盘旋。尽管道不清又说不明,思想里爬升的火花却在键盘上欢呼雀跃着。人民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他们熔铸在铁一般的精神里。国家的繁荣昌盛,源于人民而倚靠人民。就像力的相互作用一般,彼此相互起作用。偌大的国家,以人民的名义衍生而壮大。名义靠人民赋予,人民用民义体现。只言片语的定义,仅仅是一隅见解。记忆犹新的一句台词还是陈老那句:“不是为人民币服务的,而是为人民服务的!”以人民的名义,为人民服务!
当然,这样一部反腐神剧也并非完美无缺。这其中也有一些瑕疵:我不知道是不是剧组为了节省经费还是其他不为人知的原因,拍摄所涉及的场景和地点都仅仅是在国内;丁义珍出逃的美国洛杉矶和非洲都只是淡淡带过,高小琴和赵瑞龙抵达香港后仅仅是几个酒店的镜头。还有陈海车祸镜头的拍摄,虽然已经有了一些神似,但总觉得还差那么一点点真实的感觉。就个人而言,蔡成功老婆成了该剧里的一大败笔,拙劣的演技和剧里老戏骨的精致的演技形成鲜明的对比……
当然,每一个为这部剧付出的演职人员和工作人员都是值得尊敬的。他们兢兢业业,不辞辛劳,携手打造出这样一部让人拍案叫绝的好剧。每一个行业的人都是平凡而伟大的,无论职业的尊卑贵贱。
……
其实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是很久未曾提笔抒怀。《人民的民义》不仅是一次精神的享受,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城市的灯急促得打在慌乱的车水马龙中,人来又人往,行色又匆匆。窗外的风在耳边轻声喃喃,时而欢呼,时而雀跃,好生欢喜一般。
一天又一天的浑浑噩噩,麻木着青春里的浩荡。忽然之间,可怕的无所事事打破了喧嚣的平衡,故而有了这恰如其分的插足。大学生活一晃而过,留下的斑驳数不胜数。梦想在跌跌撞撞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丢失的执着何处去寻?
时光眨眼,光阴不返。两年时光,只剩感慨。青涩的过去,回旋在那个九月。恍如昨日的大一,几经岁月洗礼早已沉沦。谈及学习,我竟一无所获。那些所谓的刻苦学习和满腹经纶,都只是我以为而已。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铁杵磨针的态度,日复一日的荒诞掩盖内心的麻木不堪。看似忙碌的周遭,不过是一场空。
好想时光漫漫,留住岁月的余温。每一次灵感的掏空,都在指尖手舞足蹈。厚重的氤氲,拴住脑海里的记忆。感谢《人民的名义》带来的感动和馈赠,观后有感,回味无穷!
寥寥几笔,执笔于此!
命里总有一些注定,在猝不及防的相逢里抒发某些感同身受。有些人和事似曾相识,有些又形同陌路。
2017年3月31日,电视剧《人民的民义》因为第一集9.1的豆瓣评分火爆网络。自从这部“神剧”播出之后,微博上隔三差五就会有关于它的热搜——史上尺度最大、达康书记的表情包、长腿育良书记、光明区信访局、郑胜利、祁同伟、高小琴、刘星他爸、丁义珍原型等等。除此之外,其庞大的老戏骨演员阵容太具蛊惑力,所以蠢蠢欲动的追剧感早已在心里乱窜。虽然看的时间断断续续,但还是在不短不长的时间完成了这样一场美丽的邂逅。
刚开始,其实有很多不适。有些许枯燥感,但更多的是这部剧里那些若隐若现的诱惑力。其实有很多次想过放弃,但强迫症的存在最终说服了内心里的踟蹰。每一个人物角色都被演员专业的素养表现得淋漓尽致,进而演绎得无可挑剔:达康书记的正义无私,在他的一举一动中刻画得栩栩如生;高育良的老奸巨猾,在他的深思熟虑中伪装得恰如其分;侯亮平的足智多谋,在他的审时度势中精致得完美无缺;高小琴的敏捷思维,在她的圆滑处事中缱绻得柔情万种……每一个角色都修饰得刚刚好,不增不减之间恰到好处。该有的义愤填膺和咬牙切齿都在坏人的彰显下交织着,除此之外,触景伤情和感人肺腑的画面也在好人的定格下悲恸着。
不知道这是不是目前为止第一部反腐尺度巨大的国产剧,它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迎合着社会反腐大潮流,它的出现就不足为奇了。我不敢去揣摩人心的险恶,亦或是欲望的贪婪,只是在心里默默期许社会上的一种正义感。纵然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看到那些贪官的下场之后还是会忍不住掉眼泪。欲望一次又一次被放大,权力一次又一次被宠溺。所有的罪恶都只是一念之间,如若悬崖勒马势必峰回路转。可当他们面对赤裸裸的诱惑的时候,又怎么愿意谈及妥协呢?一念之间,追悔莫及。
有的人甘于平凡而碌碌无为,有的人渴望权势而无所不为。在这样鲜明的对比下,人与人之间的善恶美丑就显露无疑。不管你伪装的有多完美,在法律和道德面前都无济于事。在人之初的交叉点上,我更倾向于性本善。大多数人是因为后天环境和人的影响而走向迷途,坠入罪孽的深渊无法自拔。一旦误入歧途,欲望无限膨胀,就像吸毒一样失去自制力。
浅薄的社会阅历让我并没有什么资格去谈及这样敏感而深奥的话题,但心里总有一股呼之欲出的冲动感在盘旋。尽管道不清又说不明,思想里爬升的火花却在键盘上欢呼雀跃着。人民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他们熔铸在铁一般的精神里。国家的繁荣昌盛,源于人民而倚靠人民。就像力的相互作用一般,彼此相互起作用。偌大的国家,以人民的名义衍生而壮大。名义靠人民赋予,人民用民义体现。只言片语的定义,仅仅是一隅见解。记忆犹新的一句台词还是陈老那句:“不是为人民币服务的,而是为人民服务的!”以人民的名义,为人民服务!
当然,这样一部反腐神剧也并非完美无缺。这其中也有一些瑕疵:我不知道是不是剧组为了节省经费还是其他不为人知的原因,拍摄所涉及的场景和地点都仅仅是在国内;丁义珍出逃的美国洛杉矶和非洲都只是淡淡带过,高小琴和赵瑞龙抵达香港后仅仅是几个酒店的镜头。还有陈海车祸镜头的拍摄,虽然已经有了一些神似,但总觉得还差那么一点点真实的感觉。就个人而言,蔡成功老婆成了该剧里的一大败笔,拙劣的演技和剧里老戏骨的精致的演技形成鲜明的对比……
当然,每一个为这部剧付出的演职人员和工作人员都是值得尊敬的。他们兢兢业业,不辞辛劳,携手打造出这样一部让人拍案叫绝的好剧。每一个行业的人都是平凡而伟大的,无论职业的尊卑贵贱。
……
其实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是很久未曾提笔抒怀。《人民的民义》不仅是一次精神的享受,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城市的灯急促得打在慌乱的车水马龙中,人来又人往,行色又匆匆。窗外的风在耳边轻声喃喃,时而欢呼,时而雀跃,好生欢喜一般。
一天又一天的浑浑噩噩,麻木着青春里的浩荡。忽然之间,可怕的无所事事打破了喧嚣的平衡,故而有了这恰如其分的插足。大学生活一晃而过,留下的斑驳数不胜数。梦想在跌跌撞撞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丢失的执着何处去寻?
时光眨眼,光阴不返。两年时光,只剩感慨。青涩的过去,回旋在那个九月。恍如昨日的大一,几经岁月洗礼早已沉沦。谈及学习,我竟一无所获。那些所谓的刻苦学习和满腹经纶,都只是我以为而已。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铁杵磨针的态度,日复一日的荒诞掩盖内心的麻木不堪。看似忙碌的周遭,不过是一场空。
好想时光漫漫,留住岁月的余温。每一次灵感的掏空,都在指尖手舞足蹈。厚重的氤氲,拴住脑海里的记忆。感谢《人民的名义》带来的感动和馈赠,观后有感,回味无穷!
寥寥几笔,执笔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