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结号》观后
一场对执着坚守与战友情谊的诠释。 只谈感受,不作评价。全程无打扰的影院观影体验,泪点之处一个人,肆无忌惮的哭,也是一种释放一种享受。 去影院看前先百度过,因为处于毕业设计的档期,我需要初步确定下值不值得花晚上的两个小时去看。是一部抗战背景片,作为一个自以为还处于少女期的毕业狗,还真一直没正经看过一部,一是沉重又遥远,二是“每一次牺牲都有意义,每一次战争都没有意义。”最后打动我去看的大概是,导演冯小刚关于影片资金的一个简讯,'没有想刻意表达什么,只是想表现老兵的这个委屈”;“筹拍前由于题材不被看好一度放弃,好在华谊老总是个有情怀的有钱人,给予了关键的帮助”云云。于是在电影开始五分钟后,我放下手中的毕业论文,去了会堂,冲着那份“委屈”和“情怀”。 影片是以一场战役开头,由于之前看到介绍说战场上的爆破技术是特意聘请的韩国获奖的专家来做的,所以也特意让自己感受其中的爆破场面,却反而被大屏幕上残肢断臂的血腥打破了开始的理性。突然的炮弹炸飞指导员的腿,血肉模糊,在连长谷子地的痛苦中,我分明感觉到战场上人命的轻贱。 谷子地由于枪击战俘而处分,闭关期间结识在战场尿sui了而被罚的王金存。后来被谷子地带起补替指导员的位置。这个文弱胆小的文化教员,在战场上那种畏畏缩缩的模样大概是像极了,怕死的我们。想来也是一种反差,旁边那些不识字爱吃烙饼的兄弟冲锋时毫无畏惧,反而有些文化的王金存面对生死面对战场,反作这样的的“蠢样”。 “知道狗为什么咬人吗?因为人一害怕就有股怪味。子弹也是,你越怕它就越往你头上落”亲眼见着身边刚刚还活蹦乱跳的战友眨眼被炸成了血人,却无力为力,角色胆小的尿性也意料中的发生了反转,在生命尽头自毁出路之前,对谷子地说的话也成功地戳中了泪点“连长,我没给你丢人吧?” 谷子地耳聋与能否听见集结号虽然有逻辑上的瑕点,但这并不妨碍剧情整体的流畅,和泪点的表达。 在与赵二斗结识的片段仅仅是一次排雷就过去了,直接进入朝鲜战争结束后的人员登记场面,两个小时的影片这样快的节奏,到不觉得多余拖拉之感。这会想起来前面战争篇幅还是很大的。 作为一部“有情怀”的“委屈”片,泪点是必备而且还不少的,又或许是周围全是陌生人,没有面子的顾虑,全程该哭的全哭得毫无抑制,大概就是这样不设防,反而更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我就那样在大屏幕前无声的哽咽到抽泣,在老兵说笑着说他那吃烙饼差点噎死的兄弟脑袋搬了家时,扎心到哭;在老兵面对县书记侮辱性的盘查时老兵烈性不改地骂人摔椅子时,委屈到哭;在老兵几番寻找原连档案时无果,用半瞎的眼睛使劲瞅矿产上的无字碑嘟囔着“都是爹妈给取的名字,怎么到这就成了没名的孩子了”时,心酸到哭;在老兵终于知道真相,根本没吹集结号,对着刘团长墓碑发了疯似的骂完后又说着,让兄弟子啊路上等着他时,无奈到哭;在最终发现当年藏在窑洞里的47具尸体时,老兵微驼的身子不住的嘟囔“你们没骗我吧,你们没骗我吧......”,在原先无名的烈士墓地前授予表彰后,那声终于吹响的集结号....... 都说观影读故事就是在观人生,那这部戏给我最大的人生体验大概就是除了爱情这种所谓刻骨铭心的情谊之外,还有友情或者在这里叫战友情,的深刻。也许是军人特有的执著,也许是肩负责任的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