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丶记
欢喜的是终于有机会能去趟西安,这座我向往已久的古城。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柳叶抽芽,莺啼花香,我们也踏上了去关中的路,一路向西。在列车时速拉近城间距离的今天,一切看起来都那么不真实。因为很快,半天的时光,我们便可从一座城去到另一座城。那些许的神秘就会变得更少,取而代之的是恍然之间的时空跨越。
因为我内心的小雀跃,也就眯眼休息了半个小时,然后就不停地看着车窗外。我喜欢这样看着,也喜欢看着的同时大脑飞速运转的状态。想很多,却也不算什么,因为一切都是有感而想,稍纵即逝。当看到变化了颜色的土壤和隐约出现白色大风车时,我想我们离目的地是越来越近了。很奇怪不是吗?数个小时之内可以看到天气的阴晴,地形的转变。可这只是个表象,真正神奇的还是自然。
不得不说,下车后的第一印象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好,虽说我也没有想象。整体感觉,这与我去过的好多城市都差不多。当天的室外温度有三十六七度,较高海拔导致的强烈紫外线毫不留情的扑向我们。与出租车司机闲谈得知,西安的夏天会更热。
一路高速到了我们入住的宾馆-陕西宾馆,我们初来乍到就被一大簇木本绣球吸引了。因为前两周在家收到的花就是绣球,所以我还能说出这个名字,可一整颗树的绣球花我却不曾想象过,那么洁白和美丽,任凭人来人往,她就恣意开放。



办好住宿吃过饭,想着可以早点休息我们就没走远。半昏暗的暮色降临中,我们溜着湖边找近路,不料却绕了远。

翌日,忙完正事,我们出发去了西安古城墙,钟楼和鼓楼。这些位于老城区的景点没能抓住我们眼球,大家心里有一点失落。不过,总也有柳暗花明处-有名的小吃街回民街,这让本来就心心念念潼关肉夹馍的我们来了兴致。虽说是特色小吃街,见多了也便索然无味了,然而又怎样呢,毕竟是具有西北特色的小街,我们仍愿意一路说笑一路观赏。
第三日的游玩安排在晚饭之后,白天忙碌了一天的我们带着放松下来的心情欣然去了大雁塔。不得不说,也许是这个时候,我才算看到了层层迷纱以后得西安城。一路上灯光美轮美奂,别具一格。夜幕下的霓虹灯映照着晚饭后游玩的人的脸庞,安静和谐,一改白天匆忙的节奏。和着轻风,我开始爱上了这座美丽的城市。
距离大雁塔音乐喷泉开始还有十分钟,我们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眼睛却始终不离喷泉表演池,生怕错过什么。伴随着壮丽的音乐,第一缕清澈水柱涌上了地面。瞬时让我感觉回到了大唐盛世,音乐慷慨激昂,水柱亦急亦缓,在五光十色的灯光下,这一幕显得辉煌极了。看客们连声惊叹,既想用手机拍下美景又不想错过真实的喷泉表演,还真的挺难。那池中的水柱翩翩起舞了,像极了唐代女子的舞姿,朦胧中,仿佛真的穿越到了过去,感受那苍穹之下古代帝国的恢宏。

因为任务在身,我们不敢太偷闲。第五日华灯初上我们才有幸去了大唐西市,又一彰显唐文化的商业街。我想西安这座城只有在夜幕下,才能让我们联想到长安吧。不禁感慨文化底蕴对一座城市来说是多么重要。在这里,我们还体验了丝绸之路风情街,一条街汇集丝路沿线国家各类特色。其中,印象最深的有装饰古朴的长安小镇,有1:1再现的敦煌莫高窟45&220窟,还有丝绸古道漫天黄沙翻卷着驼铃的波斯最古老的文明国度——伊朗的伊朗区。这条小街浓缩了丝绸沿路各国风情的精华,真让人流连忘返。




没错,即使我没有对西安一见钟情,但它用他独特的人文景观征服了我,让我更加喜爱它。室内工作的结束也就意味着我们将踏上新的征程去体验西安的自然景观-秦岭。秦岭是横贯我国中部的东西走向山脉,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

我敬畏自然,更敬畏山川。“试登秦岭望秦川”,秦岭以它的壮阔和美丽吸引了大批文人墨客。李白、杜甫、柳宗元、韩愈、苏轼等都曾在这里写下脍炙人口的名篇,留给我们无穷的想象和向往。
李白在这“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的秦岭,曾写出《登太白山》的感慨:“愿乘冷风去,直出浮云间”;苏轼对山中奇特的“太白积雪六月天”赞叹:“岩崖已奇绝,冰雪竟雕皱”;因言获罪的韩愈一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写尽了英雄失落的悲壮和苍凉;悲天悯人的诗圣杜甫沿着秦岭山路踽踽西行,朝着他诗歌创作的巅峰而去。
历代才子不惜笔墨,尽情挥洒对秦岭的感悟。而我也身临其境得感受到了祖国的壮丽山河。上山的盘山路坡陡弯急,我却一刻都不舍的错过窗外的美景,于是紧抓座位扶手,沉浸在自己的呼吸中。眼睛和大脑真是一组神奇的搭档,我甚至能清楚感受到,身体内因为信息处理而被消耗掉的能量。
山间偶尔出现的小屋,让我想到了王维的《答谢五弟》“终南有茅屋,前对终南山。终年无客常闭关,终日无心长自闲。不妨饮酒复垂钓,君但能来相往还”。其实,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向往的生活,繁华尽处,寻一无人山谷,建一木制小屋,铺一青石小路,与你晨钟暮鼓,安之若素 。

待在山里的两天仿佛是与世隔绝,心情也变得格外简单。不知不觉出门已经快一周了,因为慢节奏的生活渐渐都要忘记了来时的模样。
回城的最后一天,我们住在了大明宫遗址公园附近,早晨早起抓住了游玩的最后尾巴。沿路寻去,遗址果然变真的是遗址了,如今都是绿草地。看着绿地前竖起的一块块牌子,我忍不住想了想这里以前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