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灯
河灯
去年中元节的时候,写了个超级平淡的鬼故事。还没写完。捡起来改一下。不好意思,大家,我又胡说八道乱写了,这应该叫一只鬼的游荡人生。
(一)
已经在人间游荡了一年。
一开始总是新鲜的,然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并没有自己的存在,玻璃和镜子没有他的模样,一年足以让他清楚他不属于这里。尽管过了这么些年,他早已忘记自己的样子。
去年这个时候,鬼门大开,玩得太开心不想回去。在经历了无数日升日落、风吹雨淋之后,他也开始有了一种在人间才有的情绪:想念。想念地下的世界。
终于到了那个时辰,他坐在去年那个位置,看着兴奋的大家从出门跑出来。
他静静地坐着,看了一夜的月亮。直到天空似乎有亮起来的趋势,才惊觉自己出神了。
在人间久了,似乎也会入睡了呢。
得赶紧回了。
刚要踏入大门,被什么绊住了一下。才发现地上蹲着个小不点。
说起来,这就是他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鬼门,那个所谓的出入口就在河的堤岸边、交界处。
眼前这个孩子,如果不小心跌入河中,正好不会落水,而是进入他的世界。
偏偏这个小不点正往河里俯身呢,要去够漂着的一盏河灯。
他叹了口气,凌晨了吧,哪家的孩子会在这里,也不过就是个无家可归的。
也许进入他的世界也不是什么坏事。
然而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捞起灯,提到孩子面前。直起身子的小不点显然被吓到了,跌坐在地上,看着灯悬浮起来,又落在身边,撒腿就跑。
他叹了口气,正准备回身。
门又关了啊。
又得等一年了,他想。不过,也许也不是什么坏事呢。
他拿着灯,放回了河里。
(二)
又在人间游荡了一年。
也许无趣本身也是一种乐趣。这么安慰自己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
就像地下的鬼们喜欢讲人间的故事,人间的人们喜欢讲鬼故事。人总是对与自己不同的事物充满了兴趣。
他在地下的时候也偶尔听听鬼们说故事,但远没有现在听的这般有趣。毕竟离他变成鬼已经不知多少年了,对人间的记忆早已忘却,而鬼们总喜欢讲的,也无非是自己留恋的那点人间执念。
人间的故事有趣多了,比如什么恶鬼缠人啊,这缠人的方式也是千奇百怪。说得似乎妖魔鬼怪无所不在,甚至能与人相恋。
这些故事,总听得他啼笑皆非。哪有那么精彩的地下世界呢。
无非是一条河,一座桥,隔开的一个世界罢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十八层地狱,至少他没去过。在他看着,只有愿意投胎的鬼,和不愿意投胎的区别罢了。
凡间的人们说,人死了,要过奈何桥。总有那么些痴情的人啊,流连在桥边不肯过。
哪有什么桥边啊。死去的那一刻就站在桥上了,走几步就过了河,倒确实有孟婆和汤。但桥的那头,从没有鬼能走过,又哪来的桥下等呢。
孟婆是个从没有表情的老婆婆,估计她就是给地下世界打工的,不知道打了多少年,经验老道,从不和鬼们废话。
一张小破桌子,一个瓷碗,永远都是满的。只要有新鬼出现,孟婆就准时坐在了一边。
他当年的情景自己都忘了,不过倒是围观过别的鬼喝孟婆汤。
想喝就喝,不想喝就算了,没有强迫人、不对,没有强迫鬼的道理。
他亲眼见过,有气愤地把碗摔了的,但有啥,消失了,桌上还是那一个,依旧是满的,和孟婆的表情一样,没有变化。
喝了就像有了投胎的通行证,不喝的那些,就是他那群乐得逍遥的同伴了。
一开始大家都是有名字的,慢慢的也就没有了。前尘往事,不喝也是会忘的。就连当时为何坚持不喝的理由,也被时间带走了。
他坐在那条河边,想,想了这么多,没法讲给人听。真是寂寞啊。
(三)
自从那天之后他常来河边。
河里慢慢漂远和沉下去的河灯,一闪一闪,像奈河桥下那条河里,时隐时现的花儿。
他想明白了,为什么鬼门是在河岸上,因为地下世界的鬼门,就是奈何桥另一头。
也许真的有在奈河桥下等三年的呢,只是不知是人是鬼。因为鬼只能站到奈何桥上,而人,也只能在河这边罢了。
除了鬼门大开那天。
他在想,如果那天小不点掉下鬼门了。那,是在奈何桥上,还是进入传说中的奈河桥下?
等他回去了,一定找个老鬼问问。
人们又开始从上游放河灯下来了。听说这河灯在中元节这天放,能把思念带到地下的世界。
他是不信的,这么久以来不曾在地下的河里看到过,也不曾收到过思念。这要是让老鬼听见了,会说他许是无人想念。
不过倒是有鬼可以看见,如果从鬼门出来的他们会看一看这河灯,而不是到处游玩的话。
他看着这忽明忽暗的河灯,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捞起了一盏。
也罢,就在离去之前做件好事,真的让这一盏灯,去到地下的世界。
他把灯放在身边,看着月亮到凌晨,没有另一个小不点来阻拦他的行程。终于带着灯踏进了鬼门。
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到了桥上,手上的灯瞬间灰飞烟灭,像有人在他的耳边说:希望你下辈子,投胎到一个好人家。
瞬间泪流满面。
对面孟婆又出现了,有人喝完孟婆汤,消失了,这便是投胎,没鬼知道是怎么去的。
老婆婆还是那样的面无表情:“想开了?”
她有时候会这么问,在鬼门大开这天,他们回来后。
他看着那个瓷碗,摇头,愣了下,又点头。
他看到她颤颤巍巍的手,把碗递给了他。
2017-05-05
为何自己写完,有点难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