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读书笔记总要有个源头吧
我是一个自大、狂妄、趾高气昂、目中无人的渣人。
认认真真、仔仔细细、从一而终地想写读书笔记,算是想对网上看过的一段话做出回应:“
收藏了一个叫真雨明珠的新浪博文。东南毕业南京工作,’是在整理的时候发现,原来我见过这个,原来我做过那个,原来我还接触过什么什么……越是到后面,越是明白,杂乱无序的积累发挥不了威力,只有及时变成条理的系统的东西,才能称之为知识和能力。每个人接触的东西,就像散落的51张纸,最多只有半包打印纸那么厚,而应该学会把自己学到的,体会到的,经历的,变成一个整体,一次又一次的去思考梳理,折叠丰富,那样自己才会变得厚重,才会真正进步。’”
这个观点吶,和我要写的第一本读书笔记中的一篇《无用功》很像呐。
走了这么久的路,读了这么多的书,在临近毕业时,第一次觉得我的脑袋里装了草包。用词乏善可陈,“例如只会,这个写的真好啊!这个,真的很烂啊!这写的一般啊?!”之类;对于内容更是一片空白,啥也不知道。
雁过还留痕呢,我的那些书呢,书里的内容呢?有多少是真真切切印刻在脑中,并且能够去指导自己生活的?
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呢?看到豆瓣上鞭辟入里的文字、微言大义的写法,真是对自己恨铁不成钢而扼腕叹息。
因此,我痛定思痛,准备像一个刚学如何写作的小学生那样,开始认认真真地依葫芦画瓢地写读书笔记,开始认认真真地数日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