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
我们获取一件复杂事情的认知是这样的过程:
起初,我们一无所知,所以怀疑一切观点(比如文盲、法盲、各种盲)。
后来,出现了一种强大观点,它使我们信服,控制了我们,我们姑且认为它即是真理(比如学生读了教科书,比如一些长辈轻信了不实朋友圈)。
再后来,我们听见了与“真理”不同的声音,再次陷入疑惑(比如学生读了课外读物,比如长辈看到了辟谣文章)。
我们将两者三者或多者相互比较,通过自己的思考,在反复地、痛苦地徘徊后,得出了至少自己信服的“真相”。
“手表定律:拥有两块以上的手表并不能帮人更准确的判断时间,反而会制造混乱,让看表的人失去对时间的判断。”
但是很多时候,我宁愿拥有“两块手表”。如果从始至终只看过一块手表,我永远无法充分的信任。所以我需要隔三差五地(哪怕是下意识地)和手机时间对比一下,我相信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同理,只从历史教科书上获取“历史”,使我很没有安全感。
我了解日本右翼编写出教科书歪曲历史等等,了解文革时期无数人跟随了激进思想,了解美国不断对中国的青年舆论洗脑……所以我时常在反思,过往的十几年得到的认知,究竟是不是客观的事实。我害怕作为一个年轻人,被一些别有用心的论调所蒙蔽,正如哂笑长辈被网络谣言洗脑。细思极恐。
历史即过去发生的事,我们获取的历史由过去的人(往往是胜利者)书写。政治即当前的事,我们的意识形态往往由当权者所左右。我一直认为历史和政治很神秘,因为我们相对于主宰的人,太渺小了。
很多人的问题在于“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我也是其中之一。去了解过去和现在,才不会对未知充满迷惑和恐惧。
来自 豆瓣App
© 本文版权归 CHAGEandASKA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