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闹剧也是悲剧——读博尔赫斯《代表大会》有感
博尔赫斯,高中时久仰大名,然而一直无缘拜读其作品。很奇怪的一种现象是,大学时有着大把时光与一应俱全的设备条件我们却总是赖在宿舍;等到了工作了,却是火急火燎地要找社区图书馆以及完美的400米塑胶跑道。本应在大学时看的书,所幸一切都还没有太迟。当然换个角度来讲,迟了,难道就不看了么。所以对之我也一笑了之,并无后悔之意。我向来心大到任由人生随波逐流的。
代表大会,一看到这个题目就想到了高中万恶的政治考试,而我向来又是那么抗拒严肃而又是假装一本正经的事物。闲云野鹤多好,一本正经地不正经多好。代表,接二连三的蹦出来选举啦、组织啦、民主啦、政治意愿啦等等等一系列正经词汇。我可是硬着头皮把它看完的,还看了好几遍,句间圈圈点点的表示我是多么认真与虔诚。然后,我打算写一写我的感想。不是因为我对它的理解有多深刻。说实话,这文章写的没有那么容易读懂。为什么要写,只是不想让自己的思考像飞鸟一样飞过不留一丝痕迹。很有可能,我完全曲解了作者的意图。
一个封建庄园主因为无法当上议员被政治拒之门外,愤愤不平之下立志要创立一个代表全世界的代表大会。虽然代表大会成员来自诸多不同的国家行业,但都是对现实有不满亦或是想要通过代表大会证明自己能力的人。小说中,我作为一个小庄园雇工的儿子来到一个比较发达的小城镇,虽然作者没有明写,但可想而知,我面对这座令我眼花缭乱的城镇是诚惶诚恐的。我甚至“认为这里是世界的核心”。就像一般的穷苦年轻人独自到大城市打拼一样,我是一定可以体会到大城市里的人情冷暖。而面对政治,我是完全没有资本去参政议政的。这就与庄园主想要建立一个可以容纳全世界的人的代表大会的宗旨是一样的。所以说,这个代表大会就是社会上一部分自认为被社会所抛弃,无法融入自己向往的所谓的上流社会而自说自话而建立的一个自我安慰的组织。当然,这个组织创建初衷并不是自我安慰,但事实告诉我们,要代表全世界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往大了讲社会上各种阶级的不同种族的利益不可能被轻易调和。正如那个庄园主,作为大会主席,是一个和蔼可亲主持正义主张言论自由的老人;然而一旦他回到了他的庄园,面对一群没有文化不懂思考的雇工,他只能也必须成为一个专制独裁者。他给他们念《圣经》,不管他们是不是真的懂。当然他们是不可能懂的,而庄园主也是不愿意让他们显得像畜生一样,也不愿意自己是个封建的只懂得发号施令的主人。这一点是很无奈的。他必须通过这一种角色的转换,来面对不同的群体让不同的群体在特定的位置上发挥自己的作用。那么,这种让不同阶级不同背景的人安然的自得其乐的呆在自己该呆的地方与他的组织创建目标是相悖的。作为个人来讲,他读过一点书,有那么点文化,而且有一定祖上积累的资产,他认为他可以而且这也是他想要改变一个阶级层次的人生目标。文章中的我,以及我的好友,都有自己想完成但是永远都达不到的梦想。而面对我这辈子都无法企及无法融入的上层社会,文章中的人物的心态是向往而又无奈的。这些人还算是幸运的,他们有一定的知识与文化,明白自我存在的意义,虽然面对花花世界经常迷茫,但迷茫也是一种思考的方式。而那些在庄园的雇工则完完全全是整天劳动。之所以说是悲剧,是因为芸芸众生中的我们是很难挣脱出生给我们带来的桎梏的。而说是闹剧,则是从一位老者的心态来看这个代表大会,是荒谬的。就像一群小丑,抓着自己的执念不放手。
而作者还算仁慈,给文中人物安排了一位启蒙者。最终庄园主在特威尔的引导下,重于想通了。代表大会无需存在。世界就是代表大会。每个人都是代表大会。这个观点就比较大气。作者容许不同阶级的存在,容许不幸郊区以及平穷的存在。甚至到最后,我老去以后,我的思想更加接近于中国佛家的空的思想。拥有耀眼光芒的权贵也好,还是卑微如蝼蚁的底层人也好,其实本质上并没有多大差别,各自都有各自的如坐针毡。而世界也正是因为有那么多差异才光怪陆离,才是真正的世界。而我也明白了平凡才是最终的归路。我不再自拟为哈姆雷特,我不再豪情壮志,我以旁观者的身份到一些俱乐部观看别人的表演或者竞技。而代表大会则是象征着年少的无所畏惧,甚至是天真可爱。
以下是好词好句摘录,可能是沿袭了小学里的摘记作业吧,我向来如此:
我不属于任何人,我属于全世界。你们进来是经过这里,出去时还要经过这里。
我并不为孤独感到苦恼,容忍自己和自己的怪癖需要很大的努力。
年轻时,我感怀的是傍晚、郊区和不幸,如今是市中心的早晨和宁静。
我们进行的事业是把全世界包括在内的庞大的事业。不是几个在偏僻庄园的棚屋胡说八道的,说大话的人。世界代表大会从有世界以来的第一刻起就开始,等我们化为尘土之后它还会继续。它是无处不在的。代表大会就是我们刚才烧掉的书籍。代表大会就是击败凯撒军团的颗粒多尼亚人。代表大会就是粪土堆里的约伯、十字架上的基督。代表大会就是那个把我的财产挥霍在婊子身上的、没出息的小子。
代表大会,一看到这个题目就想到了高中万恶的政治考试,而我向来又是那么抗拒严肃而又是假装一本正经的事物。闲云野鹤多好,一本正经地不正经多好。代表,接二连三的蹦出来选举啦、组织啦、民主啦、政治意愿啦等等等一系列正经词汇。我可是硬着头皮把它看完的,还看了好几遍,句间圈圈点点的表示我是多么认真与虔诚。然后,我打算写一写我的感想。不是因为我对它的理解有多深刻。说实话,这文章写的没有那么容易读懂。为什么要写,只是不想让自己的思考像飞鸟一样飞过不留一丝痕迹。很有可能,我完全曲解了作者的意图。
一个封建庄园主因为无法当上议员被政治拒之门外,愤愤不平之下立志要创立一个代表全世界的代表大会。虽然代表大会成员来自诸多不同的国家行业,但都是对现实有不满亦或是想要通过代表大会证明自己能力的人。小说中,我作为一个小庄园雇工的儿子来到一个比较发达的小城镇,虽然作者没有明写,但可想而知,我面对这座令我眼花缭乱的城镇是诚惶诚恐的。我甚至“认为这里是世界的核心”。就像一般的穷苦年轻人独自到大城市打拼一样,我是一定可以体会到大城市里的人情冷暖。而面对政治,我是完全没有资本去参政议政的。这就与庄园主想要建立一个可以容纳全世界的人的代表大会的宗旨是一样的。所以说,这个代表大会就是社会上一部分自认为被社会所抛弃,无法融入自己向往的所谓的上流社会而自说自话而建立的一个自我安慰的组织。当然,这个组织创建初衷并不是自我安慰,但事实告诉我们,要代表全世界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往大了讲社会上各种阶级的不同种族的利益不可能被轻易调和。正如那个庄园主,作为大会主席,是一个和蔼可亲主持正义主张言论自由的老人;然而一旦他回到了他的庄园,面对一群没有文化不懂思考的雇工,他只能也必须成为一个专制独裁者。他给他们念《圣经》,不管他们是不是真的懂。当然他们是不可能懂的,而庄园主也是不愿意让他们显得像畜生一样,也不愿意自己是个封建的只懂得发号施令的主人。这一点是很无奈的。他必须通过这一种角色的转换,来面对不同的群体让不同的群体在特定的位置上发挥自己的作用。那么,这种让不同阶级不同背景的人安然的自得其乐的呆在自己该呆的地方与他的组织创建目标是相悖的。作为个人来讲,他读过一点书,有那么点文化,而且有一定祖上积累的资产,他认为他可以而且这也是他想要改变一个阶级层次的人生目标。文章中的我,以及我的好友,都有自己想完成但是永远都达不到的梦想。而面对我这辈子都无法企及无法融入的上层社会,文章中的人物的心态是向往而又无奈的。这些人还算是幸运的,他们有一定的知识与文化,明白自我存在的意义,虽然面对花花世界经常迷茫,但迷茫也是一种思考的方式。而那些在庄园的雇工则完完全全是整天劳动。之所以说是悲剧,是因为芸芸众生中的我们是很难挣脱出生给我们带来的桎梏的。而说是闹剧,则是从一位老者的心态来看这个代表大会,是荒谬的。就像一群小丑,抓着自己的执念不放手。
而作者还算仁慈,给文中人物安排了一位启蒙者。最终庄园主在特威尔的引导下,重于想通了。代表大会无需存在。世界就是代表大会。每个人都是代表大会。这个观点就比较大气。作者容许不同阶级的存在,容许不幸郊区以及平穷的存在。甚至到最后,我老去以后,我的思想更加接近于中国佛家的空的思想。拥有耀眼光芒的权贵也好,还是卑微如蝼蚁的底层人也好,其实本质上并没有多大差别,各自都有各自的如坐针毡。而世界也正是因为有那么多差异才光怪陆离,才是真正的世界。而我也明白了平凡才是最终的归路。我不再自拟为哈姆雷特,我不再豪情壮志,我以旁观者的身份到一些俱乐部观看别人的表演或者竞技。而代表大会则是象征着年少的无所畏惧,甚至是天真可爱。
以下是好词好句摘录,可能是沿袭了小学里的摘记作业吧,我向来如此:
我不属于任何人,我属于全世界。你们进来是经过这里,出去时还要经过这里。
我并不为孤独感到苦恼,容忍自己和自己的怪癖需要很大的努力。
年轻时,我感怀的是傍晚、郊区和不幸,如今是市中心的早晨和宁静。
我们进行的事业是把全世界包括在内的庞大的事业。不是几个在偏僻庄园的棚屋胡说八道的,说大话的人。世界代表大会从有世界以来的第一刻起就开始,等我们化为尘土之后它还会继续。它是无处不在的。代表大会就是我们刚才烧掉的书籍。代表大会就是击败凯撒军团的颗粒多尼亚人。代表大会就是粪土堆里的约伯、十字架上的基督。代表大会就是那个把我的财产挥霍在婊子身上的、没出息的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