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冰的筆桿(狄龍 之五)
狄龍脫離邵氏了
文:林冰
目測1983年底1984初
狄龍在邵氏,十八年了。
十八年真不是一個短促的歲月,看情形,拍完《貨櫃小子》。他與邵氏的合同屆滿,這維持了十八年的賓主關係,是要「結束」了。
所謂「結束」,並不是說雙方不再合作,合作仍然是有可能的,只是一定會換一個形式,不再是每年拍片若干,每月支薪若干的那種。
近一年,我比較少見狄龍,他拍孫仲的《教頭發威》時,我倒是常見他的。那段時間,狄龍的情緒並不很好,常常一個人坐在化妝台前,不是閉目沉思,就是操刀剪剪報,將報上的專欄一段一段剪下,貼到他自己的薄子上。
那時候的狄龍,很少與人交談。有一個曾經與狄龍很要好的男星,對我說:
「湯美很奇怪,好象不需要朋友,自己把自己與別人隔開來。為什麼?」
有一天,我走去對他說及此,他聽了,反駁我:
「誰說我不需要朋友,狄威不就是我的朋友嗎?」
他就是這樣,不大能接受你的意見。他時時會調轉來,要你信服他的意見。
是真的,我一直覺得與狄龍交談甚有困難。他並不平易近人,而且情緒又不太穩定。
我這個人比較上是愛怎麼說就怎麼說的,遇到狄龍,我是慣性的陪上小心。
我相信那段時間狄龍不愉快,是他鑽入了牛角尖,這種情形其實也很容易理解。一方面,狄龍自覺年紀大了,開始接觸到人生的「生老病死」。在工作上(武打)也漸漸覺得力不從心。另一方面,也是拍膩了武打片。雖然拍膩,這卻是他的賴以名成利就的看家本領,然而這一套本領似乎也無用武之地矣,因為武打片又一次陷入低潮。
人的生老病死是每個人一定也必然要經過的歷程。有人比較容易面對,有人倒較困難。狄龍是屬於後者,這也因為他曾是天皇巨星吧!
那段時間,不時聽到狄龍說:「力不從心」,每次聽了,都令人有著一份滄桑感。
之後,狄龍去了加拿大,追隨冼杞然導演去加拿大拍《冤家路窄》。
從加拿大回來後,我覺得他改變不少,也許是從牛角尖跑出來了,想通了,他變得不再鬱鬱寡歡。
一次,與他談起,他說:
「林冰,其實是你改變我的。」
「我?」我以為他講笑。
「是真的。你寫一篇文章,是勸黃泰來(導演)的。我讀了之後,深有同感,覺得自己不可以這麼自私只顧自己,應該多點照顧妻兒,盡父親、丈夫的責任。」我想不起來我寫過什麼,教訓黃泰來。狄龍說:
「你罵他,懶散。說不可以老是藉幫公司這個不對,那個不好,老是不開戲,不工作。結了婚,有了兒子、有義務令到妻兒過美好舒適的生活。」
是,我是這樣說過。這種話,我膽敢面對面的訓示黃泰來,但,不會對狄龍說。
沒想到,我對黃泰來說的一番話,改變了狄龍——真是始料不及。
那段時間,狄龍真的似乎是忽略了太太,每次我們問:
「陶敏明開的那片,生意如何?」
他答日:「不知道。」
我當時的疑問是:你從不過問她嗎?抑或她說了,你無心「裝載」?
現在狄龍在拍《貨櫃小子》,雖然少見,偶然見到,覺得他心境不錯。
從他的打扮、眼神、笑魘,都可以看出他的心境不壞。
聽說黃家禧寫了一封信給狄龍,這封信現在又落到亞佛手裡,相信它會與本文並列在銀色世界裡。黃寫信給狄,最主要是想他演出劉家良的一部新片。
狄龍拒絕了,他的理由是:
身體不好,有一隻手慣性脫交。醫生叮囑他不要再拍打鬥片,否則,終身殘廢都有可能。
狄龍的一隻手,慣性脫交是我們這些熟人都知的,是不是就是推辭劉片的理由呢?那也不一定。一則,他與劉家良的關係一向不好(七六年至今,他們老死不相往來),二則,狄龍私底下也對人說過,那個角色只是一個配角,他當然犯不著打生打死的去做配角。
我記得,不久前,狄龍跟我說過,他樂意去拍電視劇。
以前問過他:會不會去演電視劇,他一口拒絕:「不!」
那時候的他,可能覺得一個電影明星,去拍電視劇,是「淪落」了(好些電影演員有這種觀念),但是,他去加拿大走一轉,發覺電視劇、錄映帶極受海外華人歡迎喜愛,他的看法改變,再加上,電影武打已走下坡,但,電視武俠片仍頗受歡迎。他從加拿大回來後,是主動向我們談及,會樂意拍電視劇的。他說:
「電視有科技、特技説明,可以列出很多新招來,不像電影。電影我是廠頭打到廠尾,打膩了。」
狄龍仍然不忘多年的心願,要做導演。他從來沒有放棄過執導影片的念頭,至於什麼時候會付諸實行,他沒有說。
狄龍有句口頭禪,就是當他不能告訴你,他有什麼計畫時,他總是說:
「我需要冷靜焉,考慮一下自己的前途。」
他的性格一板一眼,是十八年來無甚改變的。
他的沉默寡言(偶然也會滔滔不絕,大發偉論),也是十八年來延續下來的性格。
狄龍告訴我,有一天,他到海灘去曬太陽。他躺在灘頭,望過去,見到老朋友老同事淩雲也躺在另端的灘尾,「有趣吧!」狄龍說:「他沒有過來跟我說話,我也沒有過去找他說話,我們兩個人各自的曬太陽。」
在某方面,狄龍與淩雲是相似的。他們都是極需要獨處深思的人,有時是故意的將自己來「封閉」(我聽說淩雲已改變好多,在離婚之後)。
(編者按)信的內容大致是這樣:有感于狄龍效力邵氏十八年,期間拍片無數,黃家禧特地代表邵氏公司向狄龍表示謝意,而狄龍多年來敬業樂業的精神,也是同儕鹹表佩服的。此番約滿離開邵氏,就如遊子出門一般,信中洋溢著濃厚的人情味。
其次黃家禧有意邀狄龍,在劉家良即將開拍的新片中,擔演一角色,並對角色的性格、故事的內容,一一加以描繪,可見其誠意。
黃家禧一再表示:縱使合同告滿,雙方賓主關係結束,但並不意味著以後便再沒合作之機會,更盛意拳拳的邀請狄龍隨時給邵氏拍戲,若有好劇本的話,也歡迎狄龍親自執導,只要狄龍有興趣即可。
黃家禧一再強調代表邵氏方逸華小姐,感謝狄龍在這些年來,替邵氏立下的汗馬功勞,表示十八年的歲月,人非草木,邵氏與狄龍間的關係與情誼,又豈是寥寥數語所能盡道。
最後黃家禧強調,邵氏是不會捨棄狄龍的,雙方的關係只是表面的割斷,只要狄龍不嫌棄,邵氏與他始終是一體的,而且隨時歡迎他與邵氏合作拍戲,有好的劇本,可以請狄龍做導演。
狄龍對邵氏的信,也很是感動,他目前仍在趕拍邵氏的影片,將來的打算,要過一段時期再宣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