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安娜和卡列宁不能离婚?——读《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读到一大半,心中被一个问题所困惑:为什么安娜和卡列宁不能离婚? 看似书中所有的痛苦、纠结、矛盾都来源于此,来源于他们内耗而又早已死亡的婚姻。安娜、卡列宁、弗伦斯基都处于一种撕裂的状态。 先说卡列宁: * 对工作: 一个国家重臣,敬职敬业,非常看重自己的身份与名誉。 * 对家庭:规规矩矩,恪守宗教职责,负担家庭、养活妻儿,没有情人没有小三。 * 对安娜:如果他爱安娜,那简直就是完美丈夫了,不但是完美丈夫,还是个完美的人。问题就是:他不爱安娜。甚至,他不爱任何人。 对于离婚这件事,卡列宁最担心的是,离婚会损害他的名誉,会让大家耻笑他。其次对于妻子的出轨,他很愤怒,他恨她出轨,虽然不想承认,但是实际他不希望她和她的情人结合,甚至诅咒他们没有好下场。 所以他拖着不与安娜离婚。所以很多读者觉得他虚伪。 我想象了一下,如果这件事发生在现代中国,比如卡列宁是中央常委之一,目前45,6岁,在10年前与一位非常漂亮的、当时20出头的权贵家庭的女儿结了婚。现在工作、家庭都很稳定,有一个7-8岁的儿子。 忽然一天,他发现比自己年轻很多,目前将近30岁的妻子出轨了。不但出轨,而且不顾体面,非要和出轨对象结婚,闹的沸沸扬扬。 卡列宁非常气愤,但是他和普通老百姓不一样,理所当然的他首先想到自己的社会地位、自己的官场前程,尽量不要让这件事情造成太大的影响。因为他很清楚(如果把他想象成某个中央常委委员,读者也会很清楚):他这样的高官重臣,被自己年轻貌美的妻子戴了绿帽,而且非要离婚,闹的人尽皆知。大家会怎么看他?怎么在背后议论他,嘲笑他?他今后还有何脸面在官场立足?这件事处理不好,就是拿自己的尊严和这么多年打拼下来的社会地位开玩笑。 所以他不同意离婚,他跟安娜谈判,说如果她能和情夫分手,或者哪怕不分手,只要她能低调处理,不要让所有人在背后议论,他卡列宁对她出轨的事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会保证她的目前的地位和财产,保全他们的家。 站在卡列宁的角度,我认为这已经够宽宏大量了。 更不用说在安娜最困难、最窘迫的难产之际,卡列宁还原谅了她和她的情夫。 他唯一无法,且永远无法做到的是:给予安娜渴望的爱。 而这才是安娜迫切需要的。 安娜: 简直就是一个为爱扑火的女人。活着有且只有的一个目标就是爱与被爱。 悲剧的是,他的丈夫恰恰不爱她。 她遇到弗伦斯基,是真正的干柴烈火,所以出轨是意料之中的。 她坦诚、实事求是、不掖着藏着,并以此为荣。所以出轨就是出轨,因为丈夫不爱她,所以她对丈夫也没有什么愧疚,十分坦荡的承认了这件事。所以不爱就是不爱,不爱就要离婚,与爱的人结合在一起。 正因为此,很多读者觉得安娜品格高尚,同虚伪、守旧、教条做抗争。 可为什么我没看出来呢? 这是高尚,还是只顾自己,不管别人死活? 在一个无爱的夫妻关系里,不再内耗,转而追求自己的个人幸福,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前提吧? 卡列宁不爱她,不能完全说是卡列宁的错。就像安娜也不爱卡列宁,不能说是安娜的错一样。 出轨方是安娜,我想如果她可以偷偷摸摸的和弗伦斯基交往,就像其他出轨的上流社会妇女一样,恐怕就没有这件痛苦的事情了。 但那样,也不会有一个纯真的安娜了。 还有一个假设:如果卡列宁真的忍受安娜背叛的愤怒和耻辱,忍受人们对他的冷嘲热讽、议论纷纷,大度的和安娜离婚,安娜就从此幸福了吗? 来自宗教和社会的压力就会放过安娜吗?我看恐怕正相反,到那时,安娜更会像个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 再有,儿子怎么办?卡列宁再大度,也不可能把儿子交给她和她的情夫,更何况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女儿。于情于理都不可能。 所以这个事情盘根错节,绝不是卡列宁放手离婚就能解决的。 弗伦斯基: 英俊、潇洒、有风度、有魅力。富家小姐都为他痴狂,他却爱上了有夫之妇安娜。 电光石火、一见钟情。 他爱安娜,非常爱。但作为一个年轻的权贵军官,他同时也爱荣誉、爱前程、爱他周围既得的一切。 也就是说:安娜和弗伦斯基之间的爱,几乎等于安娜生命中的全部,但这并不是弗伦斯基的全部。 如果一个女人,为了爱一个男人,而失去家庭、失去丈夫、失去儿子、失去社会地位、失去尊严,那么一旦她觉得这个男人不再爱她,那她就有可能卧轨自杀。所有人都会如此。 而他爱的这个男人也会觉得压力巨大,这段爱情从一开始,就很沉重。 可以想见,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女人会十分担心会失去她唯一的救命稻草——这个男人,所以她想紧紧抓住他。从而引发了各种莫名其妙的争吵和空穴来风的嫉妒,男人被折磨到精疲力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