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犯罪
最近國產電影《嫌疑人X的獻身》上映,又撩起我當年看書的回憶以及看日產《嫌疑人》電影時”臥槽這樣也可以,牛逼”的表情。
有劇透,請迴避。
偶然知道東野圭吾是在某一本雜誌的某一篇文章。好幾年前了。雜誌叫什麼,文章說什麼已經不記得了。只記得裡面有句話意思是說,這個詭計快趕上東野大叔了。東野大叔是誰?好像很厲害的樣子。我當時就上網搜了一下他,此人早已成為推理大神。驚歎之餘不知道怎麼回事竟然沒有特意找他的書來讀。只是心裡有這麼個印象。又過了數個春秋,在一個百無聊賴的下午,我打開電腦,偶然間發現“嫌疑人X的獻身”這部電影。對,第一次接觸東野大叔的作品是他小說改編的電影。
由於之前對東野圭吾有個基本印象,所以對這部電影懷著極大的期待。
“這個劇情太牛逼了!”這是我看完電影唯一的感歎。以至於後來知道日本有個獎叫做“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一看到這個排行榜就會想起《嫌疑人》。
這部電影直接讓我入了推理小說的坑。隨後我就決定買小說來看看。看完小說,我又發出了“這個劇情太牛逼了!”這樣的感歎。
後來我又看了一遍電影,又看了一遍書。陸續看了放學後,白夜行等差不多三十本東野的小說。我始終最喜歡《嫌疑人》。
有次和一些東野書迷討論,得出一個結論。《嫌疑人》堪稱東野小說裡的完美犯罪。
這是從技術層面來講的,也是我一開始接觸東野小說最佩服他的地方。後來我有了一些新的感受。其實在殺人手法和推理手段來看,東野並沒有什麼特別推陳出新的地方。只不過他利用了人性的一個缺陷。但是我想說的是,他對人物內心細膩而直接的刻畫讓讀者很容易就進入了故事,即使你最後知道了真相,或者你猜到了結局,我覺得沒有很多人猜得到結局,反正我是沒有,作為理工男我可以去反思一下。我只是一心跟著他的劇情走,直到最後我都願意相信,這個故事在女主角知道真相之前就可以結束。
女主角是個簡單的家庭主婦,遭受了不該有的不幸。但這又是和她一樣的許多女人共同的命運。她的平凡就和我們每天擦肩而過的女人一樣,或許你因為她的幾分姿色會多看一眼,但僅僅如此。她的不平凡是只對男主角而言的。在男主角生命裡,或許從沒有出現過這樣的女人。就像我們生命中遇見的女人,有過幾句交流的,總會有一兩個閃光的,即使你現在沒有遇到,你總會遇到。因為你不曾想,你會為她付出自己的一切。男主角遇到了這樣的女人,不曾從她那裡得到任何東西,唯一得到的是生命。而生命這個東西是他原本就要拋棄的。他的死不會給他人的生活驚起一波一瀾。
男主角是一個數學天才,準確地說是一個逐漸淡出社會的天才,他的存在幾乎和街上的流浪漢一般,絕大多數人都不會去在意。也許東野圭吾之所以能想到用流浪漢的死來作為完美的障眼法,也是因為我們早已對這類人群失去了關注。小說畢竟是小說,但是如果放到現實中來,細想也是讓人感歎不已。
東野圭吾似乎在散發一股溫暖而又哀傷的能量的同時,也在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的命運,看起來千差萬別,毫無瓜葛,但總是會在某一刻相遇,相融。男主角和流浪漢的命運便是如此,平常我們不會把他們放在一起討論。而小說也沒有要把他們放在一起的意思。只是,到最後,結局給我一種感覺。這裡面的所有人物都以悲劇收場,沒有人得到了真正的幸福。仔細想想,不管是誰,走到生命的盡頭,或是還在路上,都不由自主地走向了同一個方向。想起來讓人心酸。
我不禁想,我現在的生活,是不是在重複同樣的一個故事。我總以為我過的是和別人不一樣的生活,總以為自己特立獨行,是一朵不流於普羅大眾的奇葩,我那麼清新單純,當然跟外面那些妖艷賤貨不一樣。其實,在比別人眼中,我也是最普通的那一群人里的一個。不因你多寫幾篇爛文章,多讀幾本破書而改變。或許,我也想做那個為某件事獻身的人,哪怕是一件屁大點事,然而到了關鍵時刻,我又慫了。
男主角用生命在告訴我,不能慫!我也只能回一句,水土不服,就服你!
有劇透,請迴避。
偶然知道東野圭吾是在某一本雜誌的某一篇文章。好幾年前了。雜誌叫什麼,文章說什麼已經不記得了。只記得裡面有句話意思是說,這個詭計快趕上東野大叔了。東野大叔是誰?好像很厲害的樣子。我當時就上網搜了一下他,此人早已成為推理大神。驚歎之餘不知道怎麼回事竟然沒有特意找他的書來讀。只是心裡有這麼個印象。又過了數個春秋,在一個百無聊賴的下午,我打開電腦,偶然間發現“嫌疑人X的獻身”這部電影。對,第一次接觸東野大叔的作品是他小說改編的電影。
由於之前對東野圭吾有個基本印象,所以對這部電影懷著極大的期待。
“這個劇情太牛逼了!”這是我看完電影唯一的感歎。以至於後來知道日本有個獎叫做“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一看到這個排行榜就會想起《嫌疑人》。
這部電影直接讓我入了推理小說的坑。隨後我就決定買小說來看看。看完小說,我又發出了“這個劇情太牛逼了!”這樣的感歎。
後來我又看了一遍電影,又看了一遍書。陸續看了放學後,白夜行等差不多三十本東野的小說。我始終最喜歡《嫌疑人》。
有次和一些東野書迷討論,得出一個結論。《嫌疑人》堪稱東野小說裡的完美犯罪。
這是從技術層面來講的,也是我一開始接觸東野小說最佩服他的地方。後來我有了一些新的感受。其實在殺人手法和推理手段來看,東野並沒有什麼特別推陳出新的地方。只不過他利用了人性的一個缺陷。但是我想說的是,他對人物內心細膩而直接的刻畫讓讀者很容易就進入了故事,即使你最後知道了真相,或者你猜到了結局,我覺得沒有很多人猜得到結局,反正我是沒有,作為理工男我可以去反思一下。我只是一心跟著他的劇情走,直到最後我都願意相信,這個故事在女主角知道真相之前就可以結束。
女主角是個簡單的家庭主婦,遭受了不該有的不幸。但這又是和她一樣的許多女人共同的命運。她的平凡就和我們每天擦肩而過的女人一樣,或許你因為她的幾分姿色會多看一眼,但僅僅如此。她的不平凡是只對男主角而言的。在男主角生命裡,或許從沒有出現過這樣的女人。就像我們生命中遇見的女人,有過幾句交流的,總會有一兩個閃光的,即使你現在沒有遇到,你總會遇到。因為你不曾想,你會為她付出自己的一切。男主角遇到了這樣的女人,不曾從她那裡得到任何東西,唯一得到的是生命。而生命這個東西是他原本就要拋棄的。他的死不會給他人的生活驚起一波一瀾。
男主角是一個數學天才,準確地說是一個逐漸淡出社會的天才,他的存在幾乎和街上的流浪漢一般,絕大多數人都不會去在意。也許東野圭吾之所以能想到用流浪漢的死來作為完美的障眼法,也是因為我們早已對這類人群失去了關注。小說畢竟是小說,但是如果放到現實中來,細想也是讓人感歎不已。
東野圭吾似乎在散發一股溫暖而又哀傷的能量的同時,也在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的命運,看起來千差萬別,毫無瓜葛,但總是會在某一刻相遇,相融。男主角和流浪漢的命運便是如此,平常我們不會把他們放在一起討論。而小說也沒有要把他們放在一起的意思。只是,到最後,結局給我一種感覺。這裡面的所有人物都以悲劇收場,沒有人得到了真正的幸福。仔細想想,不管是誰,走到生命的盡頭,或是還在路上,都不由自主地走向了同一個方向。想起來讓人心酸。
我不禁想,我現在的生活,是不是在重複同樣的一個故事。我總以為我過的是和別人不一樣的生活,總以為自己特立獨行,是一朵不流於普羅大眾的奇葩,我那麼清新單純,當然跟外面那些妖艷賤貨不一樣。其實,在比別人眼中,我也是最普通的那一群人里的一個。不因你多寫幾篇爛文章,多讀幾本破書而改變。或許,我也想做那個為某件事獻身的人,哪怕是一件屁大點事,然而到了關鍵時刻,我又慫了。
男主角用生命在告訴我,不能慫!我也只能回一句,水土不服,就服你!
![]() |
送上一張我覺得滿滿正能量又不禁會產生邪念的劇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