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蹬道千寻莫干山
爬山,有的人是为了走走石道散散心;有的人是为了看山花烂漫;有的人是为了度假休闲;有的人是为了瞻仰一个传说;有的人是为了寻觅古景仙址。难得有像莫干山这般应有尽有的。
盘山公路一圈一圈地盘上去,在半山腰下车,满目的是春末夏初特有的绿色。这绿色不再是娇嫩的鹅黄绿,又还没到醇厚的墨绿,是比较纯粹的翠绿。树叶都已经张开,舒展着经络沐浴阳光。
偶遇一种长相奇怪的植物,它举着一个大兜。
它有一个非常有佛性的名字,叫全缘灯台莲。百度标注它有毒,同时可以治疗蛇毒以及其他一些病症。
碗口大的竹子拔地而起,这摩天的架势,是要去挠天空的痒痒啊。
竹林是绕在山腰的一条玉腰带,再往上就进入了另一种树林。正是树枝使出浑身的劲生长枝丫的季节,繁茂的树枝都挤到了小路的半空,弯出一个个浪漫的拱顶。
穿梭在这样的绿叶之间,走在枝蔓之下。节奏不徐不缓,听听自己脚步的声音,感受汗珠子慢慢地渗出皮肤,带走心的疲劳。眼帘里开始跳入花的颜色,先是一串儿紫藤,摇着无声的铃铛,招摇着紫色的迷蒙。
接着是越来越多的紫色,忽而在左边冒出了,忽而从右边的树丛中探出头来。
花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看见花,几乎没有人可以不开心的。尤其在温柔神秘的淡紫色花朵面前。何以炼成钢,化为绕指柔,形容这山中紫藤是合适不过了。原本只是柔弱如无骨的藤蔓,好像只配匍匐在尘埃中,卑微地开出花,可她却偏偏不。攀着树干就奋力地向上绕,布满整个树冠,让自己在最好的阳光下开出最感动的花束,缠绕起不服输的逞强,垂坠下那片感恩的深情。
这边是迷情的紫藤,那边远远可以眺望到几点朱砂洒落,猜测是那忠烈的杜鹃。继续走,朝着那朱砂所在的地方走去。脚边插着一方石碑,不起眼地提醒我们已经进入莫干山了。
走到乱石角,小憩一会儿。有松遒劲,有石坚毅,有亭施荫。
在亭边,站着一棵枫树,时间久了,这棵枫树已经长成了风的形状。枫树是我最早爱上的植物,遥想到了秋季,它经霜之后熬成血红,与这青黑的小亭相依相伴,得艳杀多少思念。
从这里可以看出远处的红色果真是杜鹃。一块峭壁,纵然被生机勃勃的绿色包围,那如水墨勾勒的黑与白,周边点上几笔红色,沧桑和悲壮感难以掩盖。
明知道与《神雕》无关,还是禁不住想起那开着龙女花的断情崖。
虽然没有抵达那方峭壁,却还是与杜鹃相遇了。和街边矮萌的大朵杜鹃花相比,山中的杜鹃颜色更淡一些,多了几分仙风道骨。更像是英雄的花。可能这里的山水更为滋润,比起外婆家山头虬枝吐艳的杜鹃,这里的杜鹃花又娇艳茂密了几许。
有句诗可以改几个字放在这里,人面杜鹃相映红。
复过竹林,很多笋被留在这里,有些已经有一人多高,很快他们会长成新的竹子。
看着这些从竹林间探出身子来的竹笋,让人忍俊不禁。想不想挥起锤子,来场“来吧,打地鼠”?
进入了莫干山的景点区——芦花荡。
小资的餐厅,打造得有田园色彩,又有童话情趣。
转个弯,下个石阶,又是一组极具中国风的景色,几只仙鹤傲立碧水间,或仰头长啸,或低头饮水,惟妙惟肖。
四周种着鸢尾花。大概这花本来是属于天空的,才有了这样的名字。鸢尾,鸢就是鹰,说这花是鹰遗落的尾巴。而英文名字Iris,在希腊语中是彩虹的意思,也来自天空。估计没人能说清之间是怎样的巧合。
鸢尾属于天空,而与它毗邻的白色杜鹃花的花语更为亲昵“永远属于你”。这花开得特别有意思,两朵两朵背靠背,并蒂而开。像一对坐在枝头上的情人。
继续走,进入山的核心。莫干山,纪念的是一对春秋时期的铸剑大师,干将与其妻子莫邪,还有他们的儿子莫干。他们曾在山中铸造了一阴一阳两柄神剑。可见此山是汇聚了天地的灵气,至今那飞流直下的瀑布还闪着凌冽的剑光。剑池水潭,传说莫邪在儿子复仇之后,纵身一跃,殉情于此。
说此处是仙境也不为过。也许很久很久以前,有武痴在这里悟出了绝世剑法,有情圣在这里兑现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诺言。更或许有道人在这里羽化飞升。
水花撞击的声音不绝于耳。自然就是这样奇妙,听着毫无章法的水声,却让耳朵和心灵分外舒服。或许是因为我们体内的水与这流水产生了共鸣,互相吸引了。
走过这段古色古香的栈道,就开始手脚并用的爬山精华阶段。扶着竹子,半蹲下身子,降低重心,探出一只脚小心翼翼地试一块可以承载自己重量的落脚石。走着山路,急不得,小心踩到细沙滑到;慢不得,不平整的石头,站久了也会重心不稳。连跨带跳地走过一片又一片的石头滩,脚下的水清澈见底,水底的沙石也早已被荡涤干净。
据说这段山路是山民们平时上山挖笋砍竹的近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有树、有水、有石,有紫藤、有杜鹃,走在这样的山间,才是爬了一座真山呀。
盘山公路一圈一圈地盘上去,在半山腰下车,满目的是春末夏初特有的绿色。这绿色不再是娇嫩的鹅黄绿,又还没到醇厚的墨绿,是比较纯粹的翠绿。树叶都已经张开,舒展着经络沐浴阳光。
偶遇一种长相奇怪的植物,它举着一个大兜。
![]() |
![]() |
它有一个非常有佛性的名字,叫全缘灯台莲。百度标注它有毒,同时可以治疗蛇毒以及其他一些病症。
碗口大的竹子拔地而起,这摩天的架势,是要去挠天空的痒痒啊。
![]() |
![]() |
![]() |
竹林是绕在山腰的一条玉腰带,再往上就进入了另一种树林。正是树枝使出浑身的劲生长枝丫的季节,繁茂的树枝都挤到了小路的半空,弯出一个个浪漫的拱顶。
![]() |
![]() |
穿梭在这样的绿叶之间,走在枝蔓之下。节奏不徐不缓,听听自己脚步的声音,感受汗珠子慢慢地渗出皮肤,带走心的疲劳。眼帘里开始跳入花的颜色,先是一串儿紫藤,摇着无声的铃铛,招摇着紫色的迷蒙。
![]() |
接着是越来越多的紫色,忽而在左边冒出了,忽而从右边的树丛中探出头来。
![]() |
花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看见花,几乎没有人可以不开心的。尤其在温柔神秘的淡紫色花朵面前。何以炼成钢,化为绕指柔,形容这山中紫藤是合适不过了。原本只是柔弱如无骨的藤蔓,好像只配匍匐在尘埃中,卑微地开出花,可她却偏偏不。攀着树干就奋力地向上绕,布满整个树冠,让自己在最好的阳光下开出最感动的花束,缠绕起不服输的逞强,垂坠下那片感恩的深情。
![]() |
![]() |
![]() |
![]() |
![]() |
![]() |
这边是迷情的紫藤,那边远远可以眺望到几点朱砂洒落,猜测是那忠烈的杜鹃。继续走,朝着那朱砂所在的地方走去。脚边插着一方石碑,不起眼地提醒我们已经进入莫干山了。
![]() |
走到乱石角,小憩一会儿。有松遒劲,有石坚毅,有亭施荫。
![]() |
![]() |
![]() |
![]() |
![]() |
在亭边,站着一棵枫树,时间久了,这棵枫树已经长成了风的形状。枫树是我最早爱上的植物,遥想到了秋季,它经霜之后熬成血红,与这青黑的小亭相依相伴,得艳杀多少思念。
![]() |
![]() |
从这里可以看出远处的红色果真是杜鹃。一块峭壁,纵然被生机勃勃的绿色包围,那如水墨勾勒的黑与白,周边点上几笔红色,沧桑和悲壮感难以掩盖。
明知道与《神雕》无关,还是禁不住想起那开着龙女花的断情崖。
![]() |
虽然没有抵达那方峭壁,却还是与杜鹃相遇了。和街边矮萌的大朵杜鹃花相比,山中的杜鹃颜色更淡一些,多了几分仙风道骨。更像是英雄的花。可能这里的山水更为滋润,比起外婆家山头虬枝吐艳的杜鹃,这里的杜鹃花又娇艳茂密了几许。
![]() |
![]() |
![]() |
![]() |
![]() |
有句诗可以改几个字放在这里,人面杜鹃相映红。
![]() |
复过竹林,很多笋被留在这里,有些已经有一人多高,很快他们会长成新的竹子。
![]() |
![]() |
![]() |
![]() |
看着这些从竹林间探出身子来的竹笋,让人忍俊不禁。想不想挥起锤子,来场“来吧,打地鼠”?
进入了莫干山的景点区——芦花荡。
小资的餐厅,打造得有田园色彩,又有童话情趣。
![]() |
![]() |
转个弯,下个石阶,又是一组极具中国风的景色,几只仙鹤傲立碧水间,或仰头长啸,或低头饮水,惟妙惟肖。
![]() |
![]() |
四周种着鸢尾花。大概这花本来是属于天空的,才有了这样的名字。鸢尾,鸢就是鹰,说这花是鹰遗落的尾巴。而英文名字Iris,在希腊语中是彩虹的意思,也来自天空。估计没人能说清之间是怎样的巧合。
![]() |
![]() |
![]() |
鸢尾属于天空,而与它毗邻的白色杜鹃花的花语更为亲昵“永远属于你”。这花开得特别有意思,两朵两朵背靠背,并蒂而开。像一对坐在枝头上的情人。
![]() |
![]() |
![]() |
![]() |
![]() |
继续走,进入山的核心。莫干山,纪念的是一对春秋时期的铸剑大师,干将与其妻子莫邪,还有他们的儿子莫干。他们曾在山中铸造了一阴一阳两柄神剑。可见此山是汇聚了天地的灵气,至今那飞流直下的瀑布还闪着凌冽的剑光。剑池水潭,传说莫邪在儿子复仇之后,纵身一跃,殉情于此。
说此处是仙境也不为过。也许很久很久以前,有武痴在这里悟出了绝世剑法,有情圣在这里兑现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诺言。更或许有道人在这里羽化飞升。
水花撞击的声音不绝于耳。自然就是这样奇妙,听着毫无章法的水声,却让耳朵和心灵分外舒服。或许是因为我们体内的水与这流水产生了共鸣,互相吸引了。
![]() |
![]() |
![]() |
![]() |
![]() |
![]() |
走过这段古色古香的栈道,就开始手脚并用的爬山精华阶段。扶着竹子,半蹲下身子,降低重心,探出一只脚小心翼翼地试一块可以承载自己重量的落脚石。走着山路,急不得,小心踩到细沙滑到;慢不得,不平整的石头,站久了也会重心不稳。连跨带跳地走过一片又一片的石头滩,脚下的水清澈见底,水底的沙石也早已被荡涤干净。
据说这段山路是山民们平时上山挖笋砍竹的近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有树、有水、有石,有紫藤、有杜鹃,走在这样的山间,才是爬了一座真山呀。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