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与时间》读书笔记(七)
第二十七节 1、自己的此在和他人的此在从生存论上被规定,从去存在的方式被规定,从操劳所即中照面。 2、为与他人的差别操心,消除差别或者保持差别。为差别操心是的共处有庸庸碌碌的性质。日常此在越是熟悉而不在意地依寓于其中,就越原始的发挥作用。 差距生出站到一边,生出放弃不过问,生出久放不过问而腐败,任凭他人把生存的领导权拿走。 3、共在包含庸碌(被领导),此在被他人领导,不是此在自己存在。他人不是确切的人,是中性的常人。用他人掩盖自己本质上从属于他人。关键是他人从共在那里夺取来的统治权,不触目地在实行。又因此,人又巩固着他人。 4、公众的周围世界在切近的周围世界中上手并操劳。公共使用、共处同在把本己的此在消解在常人的他人中,他人的差别也消失不见。 ……常人展开了他真正的独裁。常人怎样享乐,我们就怎样享乐;常人对文学艺术怎样阅读、怎样判断,我们就怎样阅读怎样判断;竟至常人怎样从“大众”抽身,我们也就怎样抽身;常人对什么东西愤怒,我们就对什么东西“愤怒”。……就是这个常人指定着日常生活的存在方式。 5、常人本身有自己的去存在的方式,共在的庸碌倾向的根据在于,共在为平均状态操心。平均状态先行描绘了可能性和冒险,看守任何凸出,压制任何优越。为平均状态操心揭示了此在的本质性倾向——对一切存在可能性的平整。 6、庸碌、平均、平整是常人的存在方式,组建公众意见。公众意见调控解释并保持正确,不是基于它对事物有首要的存在关系,而是以对事物的不深入为根据。公众意见使得晦暗不明而又如此掩蔽的东西当初中所周知人人应该通达的事情。 7、常人一直在场,即使在此在决断之际认为常人不在了,然而常人却预定了判断与决定。此在把责任推给常人,常人使得人们不断求援于他。常人轻易负责,因为没有此人。 8、只要此在有推卸存在的责任的倾向,常人就轻易接过来,并以此巩固统治。 9、常人就是日常此在为谁的答案。 0、此在的最切近的常驻状态是此在作为共在的存在方式,在这种存在方式中,自我没有出现或者已经消失。常人以非自立的方式存在。常人作为无此人不是无。 11、在没有存在论分析之前,常人作为最实在的主体。避免以下的意见:常人的现象是许多主体现成存在加以总结,这是存在论的阐明。 12、常人也不是一般主体,不是现成存在,不是种属事实。错误的认识:凡不是个别事例的东西,就是在种属关系之中。传统逻辑就是在现成事物的存在论。传统逻辑的人文科学改良也不正确。 13、常人是生存论环节作为原始现象属于此在的积极状态。(如何理解原始)常人以此在的方式具体化,虽然可能性有很多种,但是常人的统治地位是确定的 14、日常此在自己就是常人自己。要区分常人自己和本真自己。此在消散于世界,消散在共在的那个世界,共在的世界的此在就是常人的此在。常人的世界、共在的世界就是平均状态的意蕴关联世界。此在首先存在在平均地得到揭示的共同世界中。我首先作为常人存在,而不是本己的存在。此在把常人当做自己、我。本己存在,本己地揭示世界就要去除种种掩盖,拆除此在用以把自身对自己阻塞的伪装。 15、常人中的共同存在和自己存在。提供了此在的基本建构的具体领会。在世已经在日常状态和平均状态中进入眼帘 16、常人的领会先于存在论的领会,在这个先于存在论领会的提示下,要从世界方面来领会日常。此在的最近的存在论的存在意义也要从世界来解说。然而,流俗理解将世界现象跳过,共同此在的存在者成为现成状态。展示日常在世的积极现象就会阐明错失的根源。最初错失自身和遮蔽自身的东西就是一日常存在方式中建构自身。 17、本真的存在不是从常人中解脱出来的例外。常人本质上是生存论的东西,本真存在是一种常人中的生存论变式。 18、本真存在的自一性和体验的同一性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