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23
最近所思所感主要围绕3个部分,一本书,一个节目,一个人。
每个部分各说说一点点,一点点就好,因为长的写不了。。。
一本书,盛田昭夫的《日本制造》。
“事业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之一,再无他人逼迫的情况下,人类照样有劳动意愿和完成某件工作的积极性。尤其当完成高难度工作时,或者自己的工作成果和任务业绩在公司里得到认同和表彰时,人人都会从心中涌出一种满足感”。书中的一段话,其实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同样可以解释,就是自我实现的需求。
关于工作,看这本书,启发良多。对工作的思考,对企业的思考,对未来的思考等等,在里面都可以找到相应的一些帮助。成功没有定式,更无法保证,且行且学习。
一个节目,网络综艺,《奇葩说》。
喜欢《奇葩说》,是因为它让我知道人和人思想是千差万别的,看待问题的角度是多样的,自己所坚持的未必就是绝对正确的。思辨真的很有趣,古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看这节目是,听君互辩论,更胜一席话。当然必须要警惕,即使标榜自己思想有多不同,但最终体现思想的是,行为。
一个人,心里喜欢却没能在一起的人。
这事不知道该怎么说,特别是刚看到《奇葩说》里蔡康永讲的一段话,“人谈恋爱不是必要的事情,很多人是单身的,因为有个原则叫做,如果你不能过的比原来更好,你不要找一个人来气自己。如果找来个伴侣,过的比原来烂,那就不要有这个人比较好,你不如养只狗。。。”
说起来,喜欢一个人,究其根本,是因为喜欢这个人而使自己感觉自己变好了,这是个很优秀的人,能喜欢上她是我的荣幸,而我希望的是她能过的比以前更好,所以,假设我们能在一起,我又提供了什么呢,简直是对比的存在,又幼稚无知又自私懦弱,也许还真的比不上宠物在她身边的作用。。。
关于爱情,我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我也没有盼望它会是什么样子,只是套用同样《奇葩说》里的一段话,有两个底线,“我们在一起绝对不互相绑架,一定要尊重对方的意志。我们不在一起,我们绝不要互相伤害。”,这样的就够了。
17年一晃过去三分之一,说快也快,说慢也慢,说慢是因为我们后面的日子还长。。。罗振宇说,现在的科学医疗技术,正常人没灾没病,活到100岁不是不现实,算一下他还有好长的时间。可能这么算有点简单粗暴,且忽略人到了一定年龄状态下滑的事实,但我自己得到的信息是,健康很重要,有时可以慢一点,不用太急躁,前面的路上,事还多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