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建立和维持一段关系的必要前提
按照自己的说法,这个教案搞不好会成为婚恋问题咨询电台的节奏
之前我有写文章说过自己的人生观(链接如下——https://www.douban.com/note/614787891/),这些东西如我所说,最次最次可以保证在面对命题作文时对许多题目有话可讲,譬如说成功的要素啦,如何评价好的生活啦,等等等等。但是,许多话题是超出了个人的范畴,比如“贫富差距悬殊的两个人能否做朋友”,这类话题中,关系的维持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至少考察到两个独立的个体之间建立和维持关系的问题。那么好,我觉得很有必要把“建立和维持一段关系的必要前提”列举出来,以作为回答这类问题的依据。
关于“关系”,我的看法是自然形成的亲近感。”自然形成”这个前提很重要。我自己不可能对所有人都亲近,也就是说,总有些人是我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建立(遑论维持)关系的。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在我看来基本就是扯淡。
我教书的时候遇到这么一个作文题目——Agree or disagree with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To be honest is the most important feature in friendship.(论证下诚实是否为友情当中最重要的品质).我遇到有人去论证,诚实不是友情当中最重要的品质。她举了个例子,医生有时候会对病人说一些善意的谎言(所谓white lies),等等等等。在我看来这个例子是很扯的——医生和病人不构成自然形成的友情关系。类似的,我听到许多人说到所谓的“关系”,其实并非是“自然形成的亲近感”,这是让我觉得很难理解的事情。
言归正传,在我看来,建立和维持一段关系的必要前提是下图这样的:

一个个拎出来说说好了。
首先,互相尊重(Mutual Respect)
在我看来这是所有关系建立和维持的前提。我不会和一个看不起我的人做朋友,类似的,我也不会和一个我看不起的人做朋友。互相尊重意味着平等(Equality)。当然这个平等是很难做到的。在我看来,人和人之间会有许多隔阂(可能是因为各种原因,金钱地位这些当然是很重要的因素,也包括学识之类)。那么自然,互相尊重就意味着尽量消除这些自然形成的隔阂(Absence of natural occurred gaps)。
我之所以觉得自己不可能和每个人都做朋友,大约是因为自己不可能和每个人都做到打心眼里的互相尊重吧。我朋友对我的评价之一就是颇为心高气傲,那么自然,对于自己看不惯的人,无法做到平等和互相尊重,谈何关系呢?同理,看不惯我的人也是大有人在,和这些人的关系自然也无从谈起。
其次,有效的沟通(Effective Communication)
在我看来有效的沟通是关系建立和维持的前提条件。所谓的有效沟通,其一在于真诚的态度(Sincere attitude)。我在上学的时候见过一些这样的同学,他们交际能力蛮好的,对谁都笑脸相迎,但我能感到他们的不真诚,所以不但我不愿意跟他们做朋友,事实上他们也没有太好的朋友,所谓“太社会”,大抵如此。
另外,我觉得关系的建立和维持起码要有共同话题吧,可以理解为共同爱好,但我觉得这个比共同爱好的范畴要宽。我和自己最好的朋友仔细想想并没啥太多共同爱好,我喜欢的东西,历史啦,游历啦,看球啦,她是一概不知,但聊天就是能不知不觉进行下去。所以在我看来,共同话题大概是“对生活共同的好奇心”吧。
然后,宽容彼此(Tolerance)
我觉得人既然是彼此独立的个体,一个人做的事情冒犯另一个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关系倘若要维持就要原谅对方的过错(Willingness to accept and forgive certain mistakes)。当然,说到宽容,我自己觉得这是个蛮珍贵的品质,绝不可以滥用。具体点说,我愿意宽容三观一致,生活习惯也类似的人(Equivalent mind, behaviour),否则嘛,呵呵呵呵。
似乎之前有人在网上发过一些测试题,“两个人决定开始一段恋情/ 友情之前必须要面对的测试”之类,这些测试题无所不包,大到一个人对时局的看法,小到饮食习惯,比如,你觉得五仁月饼是否不能忍,粽子甜的好吃还是咸的好吃。甚至还有“你觉得巴塞罗那是不是一支好球队”,“郭敬明是不是一个好作家”之类。我是觉得,有些事情虽然小,但在这些小事儿上都无法达成许多共识的人,的确很难宽容彼此,那样的话感情继续维持的可能性是很暗淡的。
接下来,彼此信任(Credit)
我觉得朋友之间的彼此信任非常重要。每个人都是个体,那么互相的信任就是“可以安全地在一定条件下打破界限”的前提。我认为彼此信任的条件之一是诚实(Honest)。一个满口谎言的家伙很难和别人建立互信关系吧。
所以对我而言,我力图对朋友都说实话,许多话如果我不愿意说,我可以不说,而不是说句谎话损害自己的诚实和信用。
最后,足够的共处时间(Common Time)
在我看来,两个彼此独立的人之间要建立“关系”的话,是一定要有足够多共处时间的。也就是说,所谓一见钟情,大抵悲剧颇多。对于一个独立的个体而言,另一个独立的个体是怎样的,不可以不花时间去全面了解。
以上就是在我看来,建立和维持一段关系的必要前提了。
我自己经历过,也亲眼见过许多父母和子女的不睦,或者说,父母和子女没有建立真正的关系,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亲近感,原因大概不外乎这些:
首先,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是一种很自然的不平等关系,不幸的是,很多父母根本不想去尽力消除这种不平等;其次,很多父母和子女的对话充满了阳奉阴违,所谓的真诚早已失去,而且很多父母丧失了“对生活的好奇心”,自然和子女的共同话题变的极少;然后,由于三观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差距,许多父母是不愿意宽容子女的,这对维持关系极为不利;接下来,这样父母和子女的互动鲜有多少诚实可言,更不用说很多父母借口工作忙,和子女的共处时间可以忽略。
这些因素有那么一两个就基本注定“父母皆祸害”的结局了,然则不幸,许多家庭是一个不落的全占。
类似的,我也和一些女性朋友聊过恋爱的问题,在我看来,两个人一旦打心眼里不平等,或者三观和生活方式有极大差异,关系想维持下去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女性,由于社会上的性别不平等还是普遍存在,很多女性在恋爱关系中或许会感受到实际上的被歧视;另一方面,女性在恋爱中付出颇多,或许受伤也颇多,那么自然会有不少道德上的优越感——这种实际上被歧视和道德上歧视别人的双重不平等,大约也只能把关系越弄越糟吧。
当然,我说的这些东西还是我在作文课上给学生讲审题的时候提到的,那么好,看几个作文题目吧。
贫富差距悬殊的两个人能否做朋友?我的看法是很难。贫富差距悬殊的两个人这种事实地位的不平等很难去通过努力消除,互相尊重的前提可谓基本没有,此其一;其二,贫富差距悬殊的两个人人生观和生活方式都有颇大的不同,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有冲突,大约都很难宽容彼此,在这种情况下我真的很难相信这样的友情有多少维持下去的可能。
竞争会不会损害友情?在我看来是会的。首先,朋友之间要做到互相宽容,但竞争的本质和宽容相抵触(不择手段的功利心);其二,大凡竞争,都会有胜者和败者,这两种人很难互相尊重,那么友情也自然难以维持。
找朋友,找能帮忙的人还是找有趣的人?在我看来是后者。首先,有趣的人和我的互动比较容易做到互相尊重,而一个有恩于我的家伙,很容易从心理上有高我一等的感觉,当然我也会有低三下四的感觉,这种不平等会导致关系的维持步履维艰(三国演义里许攸大约就是这么死的)。其次,一个有趣的人和我找共同话题会比较容易,反言之,能帮我的人跟我的共同话题,除了要解决的问题我实在找不到别的(这就是我为什么和学霸无法交往的原因)。
诚实是不是友情当中最重要的品质?在我看来自然如此。首先,诚实同信誉有关,不诚实的人哪里有信用可言,无信用的话,我是不可以依赖这家伙友情何以维持?另外,不诚实的行为一旦被揭穿,就会带来鄙视,这是一种情感上的,无可挽回的不平等,友情在这种情况下想要继续维持基本不可能。
作为领导人,沟通技巧是否是最重要的品质?在我看来是的。首先,当代社会的许多组织其实非常松散,领导人想要留住人,就必须要和下属互相尊重,不然的话下属一旦觉得低人一等,那是随时可以走的,这样的话所谓领导也不过是光杆司令而已;其次,领导的重要职能是基于正确的信息做决策。倘若领导没有沟通技巧,只是一味责骂下属,那么下属完全可以欺瞒领导,依据这样的信息作出的决策质量也可以想见。所谓指鹿为马,所谓元首的愤怒,大抵如是。
相关的题目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我一直以为,所谓作文其实是展示自己的手段,自己倘若把一些东西想的清楚,写作应该不是一件痛苦的折磨。换句话说,倘若写作文的过程痛苦不堪,写出的东西大约不太可能是好文章。
下一篇文章准备聊一聊我自己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嗯,尽量做到不被查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