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名为CTHULHU——H·P·洛夫克拉夫特《克苏鲁的呼唤》
名为CTHULHU——H·P·洛夫克拉夫特《克苏鲁的呼唤》
诹访哲史/著
牧久音/译
选自(《偏愛藏書室》诹访哲史/著 国書刊行会2014)
作者简介:诹访哲史. 1969年生于名古屋,国学院大学文学部哲学系毕业。2007年以《后天的人》获得第50届群像新人文学奖、第137届芥川奖。
CTHULHU乃是上古支配宇宙的神明(旧日支配者)的名讳,作者说这原本即是不可能发音的无序文字排列。日文读音亦有クトゥルフ、クトゥルー、ク・リトル・リトル等等无法统一的表达方式。虽然曾经只是因一位美国作家的噩梦而起的架空宇宙,但在他死后,却被壮大成了与神话等同的世界观,世上的作家们至今还在不断孕育出它的衍生作品。
我们的生息之地是漆黑的无尽浩瀚中的一个平静的无知岛,(略)但有朝一日当我们真能把所有那些相互分割的(科学)知识拼凑到一起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真实世界,以及人类在其中的处境,将会令我们要么陷入疯狂。(《克苏鲁的呼唤》)
在爱伦·坡、邓萨尼、比尔斯、马钦、布莱克伍德这些先行作家的影响下,这位身怀异能的作家洛夫克拉夫特诞生了。
在我年轻的时候,曾经被他独特的考证般严谨的叙述方式,以及探究宇宙根源恐惧的思想所吸引而沉浸其中。在读过他的短篇小说以后,狂热非但没能被治好,反而把手伸向了德雷斯和C·A·史密斯的同系作品。不过,被他壮丽的噩梦所吸引蛊惑而深陷其中,这乃是一种宿命。
这里介绍的作品是把握整个神话体系不错的入门作。读过这篇后再去阅读《印斯茅斯的阴霾》和《尔斯·迪克斯特·瓦德事件》这些知名杰作,会更容易理解一些吧。
在曾为古代铭文教授的叔祖父的遗物中,主人公发现了一件诡异的黏土浮雕。那是由一位感应力极强的青年雕刻家的所临摹的,在某场地震的夜晚他所梦到的超乎想象的噩梦。
他梦见了由雄伟巨石和顶天立柱组成的巍峨城市,到处都湿漉漉地覆盖着绿色的泥浆,凶险不祥地透着隐伏的恐怖。(同前)
在青年高烧不退的数天里,超乎人类智识般的,主人公发现世界各地都有人在当时同一时间发生了精神错乱的现象。很多画家与诗人都在梦中幻视到了奇怪的风景(覆盖着绿色粘液的城市),各地疯人院的患者们也忽然病情恶化。
与此同时,警察在美国南部的丛林中闯入了沼泽教徒的狂信仪式,震惊考古学会的是,他们所在咏唱的咒语,不知为何与北极圈中举行恶魔崇拜的爱斯基摩人使用的咒语完全一致。
“Ph’nglui mglw’nafh Cthulhu R’lyeh wgah’nagl fhtagn。”
(略)那些年长的祭祀者曾向他们讲解了这些词句的含义。它们的意思大抵上像是:
“在拉莱耶的宅邸里,长眠的克苏鲁等待着梦境。”
故事的终盘,见识到出现在南太平洋的石造都市的船难幸存者,他的证言已经完全脱离常规了:“扭曲的威胁与疑虑邪恶地潜伏在那些雕花岩石组成的角度之后——这些夹角变幻莫测令人发狂,第一眼看起来还像是凸角,第二眼却又变成了凹角。”“这里的几何观念全都错乱了。他们甚至都不知道海洋与地面是不是水平的,因为所有东西的相对位置似乎都如同幽灵般地变幻着。”诸如此类。
无法理解哪里恐怖、为什么恐怖的读者想必也是有的。那种无法解明、无法看见的才正是洛夫克拉夫特的恐怖。并非如同日本的鬼那样是可视化的邪恶,而是在空气与水中,乃至时间与空间中,浸透于整个宇宙的全知全能的神明的邪恶。
作家死后,他那根源和起源被唯一神的邪恶所支配的灵知派的世界,似乎被拜火教的善恶二元论所曲解。但譬如北欧神话中的芬里厄在等待着世界终结之时吞噬善神支配宇宙的时机。克苏鲁也依然在海底的神殿中窥觊着那个时刻的降临。
洛夫克拉夫特的宇宙观与自古流传而来的原始神话有着同源性,邪恶永远威胁在良善的背后。神目不可见,名不可言。旧约中神明那无法显现于世的名字YHWH也与CTHULHU有着相似之处。我们找寻着神的断片,仿若盲人摸象,无法参透每个征兆是否都指向任何一个整体,仅是没有缘由的不寒而栗。
注:本文所引用《克苏鲁的呼唤》原文,选自竹子老师的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