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
罗素先生曾说,真正的伦理原则是把人人同等看待。我以为这个原则是说,当语及他人时,首先该把他当个寻常人,然后再讨论他的善恶是非。这不是尊重他,而是尊重“那人”,从最深的意义上说,更是尊重自己——所有的人毕竟属同一物种。人的成就、过失、美德和陋习,都不该用他的特殊来解释。You are special,这句话只适合于对爱人讲。假如不是这么用,也很肉麻。
我常听人说:这世界上哪有那么多有趣的事情。人对现实世界有这种评价、这种感慨,恐怕不能说是错误的。问题就在于应该做点什么。这句感慨是个四通八达的路口,所有的人都到达过这个地方,然后在此分手。有些人去开创有趣的事业,有些人去开创无趣的事业。前者以为,既然有趣的事不多,我们才要做有趣的事。后者经过这一番感慨,就自以为知道了天命,然后板起脸来对别人进行说教。
2017年4月11日 王小波逝世二十年,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有许多人怀念他。在微信上看到许多人称他为神,对他们的影响有多大。我认为无论王小波影响有多大,将他称为神都是不合适的,今年寒假看完他的时代三部曲 这几天又读完他的沉默大多数,挑选出的这两段话就是对这些评价最好的回应。
当语及他人时,首先该把他当个寻常人,然后再讨论他的善恶是非。这不是尊重他,而是尊重“那人”,从最深的意义上说,更是尊重自己。我认为他不希望别人奉他为神。
这两段话体现了两个维度,对别人和对自己,两个维度决定了你成为什么样的人。看到第一段话,我立马想到了 《不起的盖茨比》那句话 “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他对我说,“要记住,这个世界上并非所有的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没有人是绝对理性的,在博弈论和经济学里面的绝对理性人是不存在的,我们更多是感性的,面对身边的人更是如此,当感性产生的是正向的还好,如果反面,就会造成糟糕的结果。简单来讲,我们做什么事情说什么话都要学会事实说话,或者是去意识形态考虑问题,这样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有符合本质的感性考虑才会长久。这在科学上也可以找到论据,科学要求可证伪,要求调查研究,更要求理论需要符合历史经验的发展过程,从这点讲一切文理都是相同的,世界上所有的道理规律都得符合事实依据,无论是面对人或自然。
第二段话我觉得则是王小波对于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一种思考。我认为理想主义是符合逻辑理性的,而不是空想,而现实主义不代表不理想,典型就是亮剑小说里面的李云龙和赵刚,文中李云龙是一个典型的现实主义者,但他讲义气,有高度的乐观主义精神,赵刚则不代表不现实,他会根据情况的发展选择不同策略。从此上说我认为理想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是共通的,现实主义者更注意现在,理想主义者更重视未来,但目的相同,两者之间有机统一达到目的。当然了,王小波的意思还有这么几点,一个是简单的评价一个人是什么人没有意义,正如温铁军教授说过:左右都是激进,但是无论如何现实主义很容易,理性主义很难,理想多一些更好。
从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和爱你就像爱生命看出,他的思考模式一直在反思那浅显的道理,我在去年看关于反乌托邦三部曲1984 美丽新世界 我们和娱乐至死今年寒假看三体可以引出许多作家的关注点:传统与现代化 民主和专制。简单来讲我们反对专制,但是民主本身甚至自由平等这些词不该受到警醒吗,美丽新世界不就是人们娱乐至死造成的吗?三体里面的人类是怎么被毁灭的,里面那句失去人性失去很多 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真的值得思考。还有我们现在真的现代吗,到底什么是现代?什么是传统?什么是有用的?最后来说 作家提出问题 我们思考解决。人类简史里面讲人类在成为人的过程中大量 灭绝 ,我们通过文化的方式成为现在的我们,那些好的东西不值得学习吗?王小波提出了一个好的解决办法,我们每个人都要说,但更重要的是踏踏实实做事情,少一点现实,多一点理想。多一点对任何事物的批判性看待,就多一些对世界的理解,也就能与这个世界和谐相处。
王小波的理念在今天一点也不过时,反而益发重要。他与李银河教授的爱情故事令人称道,他对于异性平等有趣的心态在当今的第三次女性主义思潮背景下的世界更被需要。
我常听人说:这世界上哪有那么多有趣的事情。人对现实世界有这种评价、这种感慨,恐怕不能说是错误的。问题就在于应该做点什么。这句感慨是个四通八达的路口,所有的人都到达过这个地方,然后在此分手。有些人去开创有趣的事业,有些人去开创无趣的事业。前者以为,既然有趣的事不多,我们才要做有趣的事。后者经过这一番感慨,就自以为知道了天命,然后板起脸来对别人进行说教。
2017年4月11日 王小波逝世二十年,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有许多人怀念他。在微信上看到许多人称他为神,对他们的影响有多大。我认为无论王小波影响有多大,将他称为神都是不合适的,今年寒假看完他的时代三部曲 这几天又读完他的沉默大多数,挑选出的这两段话就是对这些评价最好的回应。
当语及他人时,首先该把他当个寻常人,然后再讨论他的善恶是非。这不是尊重他,而是尊重“那人”,从最深的意义上说,更是尊重自己。我认为他不希望别人奉他为神。
这两段话体现了两个维度,对别人和对自己,两个维度决定了你成为什么样的人。看到第一段话,我立马想到了 《不起的盖茨比》那句话 “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他对我说,“要记住,这个世界上并非所有的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没有人是绝对理性的,在博弈论和经济学里面的绝对理性人是不存在的,我们更多是感性的,面对身边的人更是如此,当感性产生的是正向的还好,如果反面,就会造成糟糕的结果。简单来讲,我们做什么事情说什么话都要学会事实说话,或者是去意识形态考虑问题,这样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有符合本质的感性考虑才会长久。这在科学上也可以找到论据,科学要求可证伪,要求调查研究,更要求理论需要符合历史经验的发展过程,从这点讲一切文理都是相同的,世界上所有的道理规律都得符合事实依据,无论是面对人或自然。
第二段话我觉得则是王小波对于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一种思考。我认为理想主义是符合逻辑理性的,而不是空想,而现实主义不代表不理想,典型就是亮剑小说里面的李云龙和赵刚,文中李云龙是一个典型的现实主义者,但他讲义气,有高度的乐观主义精神,赵刚则不代表不现实,他会根据情况的发展选择不同策略。从此上说我认为理想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是共通的,现实主义者更注意现在,理想主义者更重视未来,但目的相同,两者之间有机统一达到目的。当然了,王小波的意思还有这么几点,一个是简单的评价一个人是什么人没有意义,正如温铁军教授说过:左右都是激进,但是无论如何现实主义很容易,理性主义很难,理想多一些更好。
从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和爱你就像爱生命看出,他的思考模式一直在反思那浅显的道理,我在去年看关于反乌托邦三部曲1984 美丽新世界 我们和娱乐至死今年寒假看三体可以引出许多作家的关注点:传统与现代化 民主和专制。简单来讲我们反对专制,但是民主本身甚至自由平等这些词不该受到警醒吗,美丽新世界不就是人们娱乐至死造成的吗?三体里面的人类是怎么被毁灭的,里面那句失去人性失去很多 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真的值得思考。还有我们现在真的现代吗,到底什么是现代?什么是传统?什么是有用的?最后来说 作家提出问题 我们思考解决。人类简史里面讲人类在成为人的过程中大量 灭绝 ,我们通过文化的方式成为现在的我们,那些好的东西不值得学习吗?王小波提出了一个好的解决办法,我们每个人都要说,但更重要的是踏踏实实做事情,少一点现实,多一点理想。多一点对任何事物的批判性看待,就多一些对世界的理解,也就能与这个世界和谐相处。
王小波的理念在今天一点也不过时,反而益发重要。他与李银河教授的爱情故事令人称道,他对于异性平等有趣的心态在当今的第三次女性主义思潮背景下的世界更被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