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
如欲鼓琴,先須衣冠整肅,或鶴氅、或深衣,要如古人之儀表,方可雅稱聖人之器。然後盥手、焚香,方才就榻以琴。案近座,以第五徽當對其心,則兩手指法俱便;置於膝亦然。其身必欲正,無得左右傾欹、前後仰合。其足履地,若射步之狀;目宜左顧徽絃,不宜右視其手。手腕宜低平、不宜高昂;左手要對徽,右手要近岳;指甲不可長,只留一米許,甲肉相半,其聲不枯、清潤得宜。打令斷絃、按令入木,擘、托、抹、挑、勾、剔、吟、猱、觸、撞、鎖、歷之法,皆令極盡其力,不宜飛舞作勢輕薄之態。欲要手勢花巧、以爲好看,莫若推琴而起舞;若要聲音艷麗以爲好聽,莫若棄琴而彈箏,此爲琴家之大忌也。務使輕重疾徐、卷舒自若,體態尊重,方能心與妙會、神與道融。
故曰:“德不在手而在心,樂不在聲而在道,興不在音而在趣,可以感天地之和,可以合神明之德。”又曰:“左手吟猱綽注,右手輕重疾徐;更有一般難說,其人須是讀書。”
【註】:《存見古琴曲譜輯覽》之《存見古琴譜集及其所收琴曲的提要》第十二條:《風宣玄品》,中央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藏,十卷,明徽藩朱厚爝輯刊。前有徽藩自序及嘉靖十八年己亥山西右布政使張鯤序文,卷一詳論古琴制度、絃、調式、指法計六十二則,繪圖一百五十四幅。卷二至十爲琴譜,共收一零一曲。
故曰:“德不在手而在心,樂不在聲而在道,興不在音而在趣,可以感天地之和,可以合神明之德。”又曰:“左手吟猱綽注,右手輕重疾徐;更有一般難說,其人須是讀書。”
【註】:《存見古琴曲譜輯覽》之《存見古琴譜集及其所收琴曲的提要》第十二條:《風宣玄品》,中央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藏,十卷,明徽藩朱厚爝輯刊。前有徽藩自序及嘉靖十八年己亥山西右布政使張鯤序文,卷一詳論古琴制度、絃、調式、指法計六十二則,繪圖一百五十四幅。卷二至十爲琴譜,共收一零一曲。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