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人在饲养猫,而是猫在陪伴人

2016年的一部电影《假如猫从世界上消失了》,其中有一句台词“不是人在饲养猫,而是猫在陪伴人”,想必戳中了很多爱猫人的泪点。现代人养猫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事实上,早在先秦时代,“喵星人”就已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礼记·郊特性》中有云:“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那时我国已经开始祭祀“猫神”了!
可以想象,这种萌萌的小动物很快就催生了许多“铲屎官”,其中最出名的恐怕就是南宋大诗人陆游陆放翁。陆游给自己养过的猫起了各种萌萌哒小名,比如“粉鼻”、“雪儿”、“小於菟”,还给它们写诗留念,什么《赠粉鼻》《得猫于近村以雪儿名之戏为作诗》,以《赠猫》为题的诗就写了三首。可以想见,在报国无门的忧愤日子里,猫咪的陪伴给放翁的生活增添了多少乐趣与安慰。

放翁在一首诗里写道:“执鼠无功元不劾,一箪鱼饭以时来。看君终日常安卧,何事纷纷去又回?”翻译过来就是“你捉不到老鼠没有关系,我不会责怪你。每日的鱼饭我都会给你送过来,只不过看着你整天趴在那里陪我就好了,你干嘛又忙忙碌碌的来来回回呢?”
嗯,这首诗可以当做一个“猫奴”的宣言了。
当然,作为一名专业“铲屎官”,放翁不免也会发发牢骚。他在《二感》的前两句写道:“狸奴睡被中,鼠横若不闻。残我架上书,祸乃及斯文。”大意是:你只顾睡在被中,不捉老鼠,我的书怎么办?你说,怎么办?
此外还写过一首题为《嘲畜猫》的诗,“甚矣翻盆暴,嗟君睡得成!但思鱼餍足,不顾鼠纵横。”意思是暴躁的居然打翻食盆,只顾吃鱼,不捉老鼠,看我写诗不嘲讽死你!

不过,作为一名资深猫奴,放翁当然也只能在诗中发发牢骚了。按照号称“猫奴圣经”的《我家猫大人不可能这么可爱》里的分析,放翁可能不小心摊上了一只“胖懒型”的猫大人。
最有意思的是,放翁在同一天写了两首诗: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其一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翻译过来大概是这样的:第一首,窗外风雨交加,放翁躺在暖洋洋的被窝里,烤着柴火,手里撸着猫,享受着难得的闲情逸致。结果话锋一转,他突然想到:国家还在被敌人蹂躏,我怎么能这么堕落!然后把猫一扔,开始惆怅自己的报国无门……

嗯,看来放翁确实是一个有原则的“猫奴”。
晚年的陆游遭罢官,成了一名自耕农,光景亦时好时坏。他自己受苦不要紧,却不愿让猫随他吃苦。陆游在《赠猫》诗中,向爱猫传达了他的歉意:
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 惭愧家贫策勋薄,寒无毡坐食无鱼。
大意是:你是我书房的守卫者,无奈我家里太穷,无力富养你,供你坐的毛毡,供你享用的鲜鱼,我统统欠奉。实在是抱歉啊。
猫,没有人性的狡诈与欲望,它们单纯、温良,陪伴着放翁度过了那些最难捱、最孤独的时光。
除了陆游以外,近代也有许多作家甘心成为了“猫奴”,比如写过《丑陋的中国人》的柏杨先生,曾写过一篇《写给我们家猫咪的四封信》,摘录如下:
一、 熊熊: 告诉你不要上饭桌,你偏上饭桌;告诉你不要把屁股坐在电暖炉上,你偏把屁股坐在电暖炉上——这就是那一次你 被烫得哇的一声叫起来的原因。真的,你一定要听话,每次你过门槛的时候,我总是跺脚催你快走。你嫌我烦,有时还 回头咬我,结果终于被门夹住了尾巴。你处处都使爸爸担心。 二、 熊熊: 你真是不可爱,想起来就生气。我从来没有见过比猫更自命不凡的动物。 你总是往外跑,一跑就不知去向。害得我和妈妈楼上楼下找你,邻居们听到我们「熊熊,熊熊!」的呼叫声音,都觉得心里急起来,只有你无动于衷。有时悄悄回来,却藏在柜子里睡觉。连一声都不回应,不屑理会养育你的家人。在翻箱倒柜找到你时,你瞪着两只无辜的眼睛,好像我们着急是活该,恨不得揍你一顿。你可要切记,以后爸爸叫你,你一定要回答一声「喵」! 三、 熊熊: 把你从宠物店抱回来,送给妈妈作生日礼物时,你生下才一个多月,一点点大,放到手心上,真是小可怜。现在,你已是一只大猫了,你最使人高兴的是,你第一天就知道在指定的盆子里拉大小便,从不乱来,真叫天纵英明。可是你使人受不了的事情也真多,不明白你为什么不喝牛奶、不喝水,却蹲在澡盆里干望着水龙头!也不明白一旦不合口味,你宁可饿得喵喵一天,也不将就吃一口?猫,生下来就是要抓老鼠的,你自到爸爸家,将要四年,可抓过一只老鼠?固然,家里没有老鼠,但蟑螂也没抓几只,你怎么能这么大牌! 四、 熊熊: 你来的时候,鼻子是烂的,而且不久就发现你的后腿可能受过伤,两只后爪缩不回去,可怜的哑巴儿,你有口难言,不能告诉我们怎么受的伤,只知道当我们不小心碰你后腿后背时,你就会惊恐的猛咬一口。时间使你逐渐相信我们不会伤害你,但你仍忍不住一震,使我们难过。熊熊,我们爱你,可惜你既听不懂,又看不懂,但相信你会感觉出来。也希望你快乐,假如你真的非抓老鼠不快乐的话,爸爸就去捉几只老鼠放到家里!
上面的四封信无疑表现出某种晚期猫奴的典型症状:只要一谈到自家的爱猫,整个人画风都不对了……

除此之外,有爱猫情怀的作家还有不少。比如资深“猫奴”梁实秋先生,写过关于猫的文章不下八篇之多!其中三篇写给他的“白猫王子”,分别为《白猫王子五岁》《白猫王子六岁》《白猫王子七岁》……从这些题目就可见梁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深。
看看梁先生是怎么照顾这位“猫大人”的:
菁清和我,分工合作,把他养得这么大,真不容易。我负责买鱼,不时的从市场背回十斤八斤重的鱼,储在冰柜里;然后是每日煮鱼,要少吃多餐,要每餐温热合度,有时候一汤一鱼,有时候一汤两鱼,鲜鱼之外加罐头鱼;煮鱼之后要除刺,这是遵兽医辜泰堂先生之嘱!小刺若是鲠在猫喉咙里开刀很麻烦。除了鱼之外还要找地方拔些青草给他吃,“人无横财不富,马无野草不肥”,猫儿亦然。菁清负责猫的清洁,包括擦粉洗毛,剪指甲,掏耳朵,最重要的是随时打扫他的粪便,这分工作不轻。六年下来,猫长得肥肥胖胖,大腹便便,走路摇摇晃晃,蹲坐的时候昂然不动,有客见之叹曰: “简直像是一位董事长!”
读完这段文字,一切尽在不言中……
丰子恺先生在《白象》中的描写也充满了画面感(“白象”是猫的名字):
每天一吟读书回家,或她的大姐陈宝教书回家,一坐倒,白象就跳到她们的膝上,老实不客气的睡了。她们不忍拒绝,就坐着不动,向人要茶,要水,要换鞋,要报看。有时工人不在身边,我同老婆就当听差,送茶,送水,送鞋,送报。我们是间接服侍白象。
相信这样的画面很多“铲屎官”们都不会陌生吧?

钱锺书的爱猫情结亦不输他人。有一次,钱老的猫半夜跟其它猫打架,钱老担心自家的猫吃亏,于是拿了一根长竹竿,竟跑到院子里帮猫打起架来。有一段时间,邻居林徽因的猫常常挨钱老的打。后来杨绛先生实在看不下去了,便用《围城》里的话劝说:“打狗要看主人面,打猫要看主妇面了!”可“执拗”起来的钱老还是会经常帮着自己的爱猫“打架”……
(心疼林徽因家的猫五秒钟)
说来说去,猫到底有什么好呢?村上春树曾这样说:经常有人问,为何您的作品总能让人感到温暖呢?也许,这应该归功于陪我写作的猫咪吧。

“我二十出头,刚结婚没多久的时候,囊中空空,连一只暖炉都买不起。住在东京近郊一所四下漏风、寒冷彻骨的房子里。一到早晨,厨房里竟会结满冰。我们养了两只猫儿,睡觉时人和猫紧紧搂在一起取暖。”村上春树在文章中回忆道。
他继续写道:“当猫咪躺在洒满阳光的廊子里睡午觉时,我喜欢在它身边咕咚翻身一躺,闭上眼睛,将所有思绪从脑袋里赶出去,嗅着猫毛的气味,感觉自己也变成了猫的一部分。我们从猫咪身上学到,幸福是温暖而柔软的东西。它也许就在身边,不在别处。”
是啊,正如村上大叔所说的,这个世界是多么冷酷无情,然而,当我们待在猫儿身边,冷酷的世界也可以变得美好而温柔。
部分内容综合自网络
延伸阅读
人有多面,猫也有很多“类型”,比如放翁的“懒胖型”、钱锺书的“惹是生非型”、村上春树的“甜心小宝贝型”……在这本《我家猫大人不可能这么可爱》中你都可以看到。作为一名“铲屎官”,这本书可以教你如何更好地与“猫大人”相处。还不赶紧学着点!
作者:[美]帕特里夏·卡林
摄影:[美]达斯廷·芬斯特马赫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楚尘文化
译者:殷丽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