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祁厅长这个官场凤凰男为什么频出昏招
一、
《人民的名义》里,前面几集,正反阵营还未分明,很多人都在猜测到底哪些人是“好人”、哪些人是“坏人”。唯独祁厅长,一开始就露出了反派的狐狸尾巴,猜都不用猜。
此人一心只想升官,没放多少精力在本职工作上,成天就是挖空了心思逢迎拍马,热衷于跟奸商勾肩搭背,在官场上拉帮结派,经营小圈子。
陈岩石老检察长平时得罪了很多人,祁同伟就对他避而远之。而在得知老检察长管省委书记叫“小金子”的时候,祁同伟又把老师的提醒当耳旁风,忙不迭地主动上门去给陈老刨地松土,希望间接讨好省委书记。
但这种举动是对老检察长、省委书记智商的侮辱。都是为官几十年的人精,怎么可能看不出来你心里的小九九。行迹极尽刻意,只会把自己的势利嘴脸显露出来,让人心生鄙视,谁还能对你有好印象?
沙瑞金书记更是在常委会上点名批评了这种行为。此事轰传官场,尽人皆知,甚至他昔日“哭坟”的丑事也再次被挖了出来——祁厅长的口碑就是被自己作没的。
二、
祁厅长原本不是这样欲令智昏、忙于钻营的角色。他曾经是汉大政法系最优秀的学生之一,深受师长赏识。参加工作后也是业绩出色,从缉毒英雄到优秀检察长,再到兢兢业业的公安厅副厅长,直至当上厅长,蹿升速度很快。
但身居厅长大位后,祁同伟的急功近利和心浮气躁开始急剧显露出来。为了更上一层楼,他常常不顾原则,迎合所谓的“政治平衡”,却总是给自己挖了坑,也给高育良等盟友带来了麻烦。在高育良眼里,祁同伟已经快成了烂泥扶不上墙的货色了。
祁同伟的频频失策,是凤凰男急于翻身往上爬的思维习惯在作祟。本质上是穷怕了、改变命运的迫切心态的极端化的表现。
“我太想进步了!”祁厅长这样说。
祁厅长出身寒门,没有背景,没有资源,没有靠山,一切都只能靠自己。
陈海、侯亮平从汉东大学一毕业就进了检察院工作。而祁同伟作为最优秀的毕业生,毕业后却被穿了小鞋,只能去偏远地区的司法局上班,难有出头之机。
被打压的祁同伟终于醒悟了。这个曾经坚信单靠自己努力取得好业绩就能实现抱负的天真青年,领教到了现实的残酷。
三、
于是他杀回汉东大学,追求比自己大十岁的梁璐老师。在学校的草地上,在无数目光的注视下,祁同伟对梁老师大声告白。
此时,与曾经初恋女友的感情,围观众人的非议,祁同伟都顾不上了。他的目标无比清晰:娶高官的女儿梁璐为妻,拿到官场晋升的真正门票。
他成功了,成了省政法委梁书记的女婿。
调到省城后,祁同伟的工作非常出色,这也是他如火箭般蹿升的重要原因。
但祁同伟从这经历中学到的却是扭曲的观念,这导致他追求上升的手段更加极端。
他开始不愿意脚踏实地凭业绩说话,而是总想抄近道走捷径。寒门弟子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使他总处在焦虑中。虽然已是年轻的政治明星,却还嫌自己升官速度慢,只想快点快点再快点。
心态急躁,判断力必定受到影响。于是我们就在剧中看到了一个为当上副省长而不择手段的坏家伙、育良书记的一个猪队友。
四、
祁同伟不但对梁璐毫无感情,更是充满了怨毒。当年他的工作分配不理想,就是因为梁璐看上了他。梁璐利用父亲的权势打压祁同伟,从而逼迫他来迎娶自己。
每天看着这个比自己大十岁的妻子,祁同伟的内心是屈辱的。眼前这个老女人的身影,在不断提醒着他当年是如何卑微渺小、如何被迫当众下跪求爱攀上梁家、如何觍着脸经营上层关系。
他的发迹史是不光彩的。对于出身寒门、有着深刻自卑的祁同伟来说,回忆往事心就如同被针刺一般痛,并且饱含屈辱。
至于梁璐的感受,他从未想过,更不会在乎。极端凤凰男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就是心有不平,总觉得世界亏欠他的。当有能力时,他就要狠狠地操这个世界。一路上扶持过他的贵人们,他并不会真正感恩。没有利用价值时,就弃之如遗,像扔掉一块用过的手纸一样。
虽然梁璐当时的确有私心,在工作分配上也确实给祁同伟穿了小鞋。但就算没有梁璐这个人,祁同伟和陈海、侯亮平他们一样分配到了检察院,后续的发展恐怕也不见得会顺遂。毕竟现实残酷,祁同伟如此想出头,就必然要找靠山。
五、
凤凰男是城乡二元社会的必然产物。农村人在户口、福利、教育、医疗等等各方面,得到的是与城里人不同的待遇。所以,在几十年前到十几年前的那段时期,农村人普遍渴望过上城里人的生活。而奋斗之路明显要坎坷得多。
但祁同伟的堕落,不能都怪罪给社会。说到底,还是个人选择决定了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农家子弟的上升,有两类方式和路径:一是祁厅长的,一是达康书记的。
祁厅长的上升方式,必然导致孔雀女的婚姻悲剧;而李达康的奋斗路径,却与婚姻不幸并无必然关系——他们夫妻俩本就三观不合,所以才离婚。
祁同伟这个年龄段的人刚参加工作时,中国的城市化率还不高。当时有不少年轻人跳出农门进入体制内,农家子弟当上厅长,并不少见。
这么多寒门出身的高官,为什么只有祁同伟这一部分人鼠目寸光、人格堕落?还是那句话,这是个人选择造成的。
锅要自己背,别都推给社会。
《人民的名义》里,前面几集,正反阵营还未分明,很多人都在猜测到底哪些人是“好人”、哪些人是“坏人”。唯独祁厅长,一开始就露出了反派的狐狸尾巴,猜都不用猜。
此人一心只想升官,没放多少精力在本职工作上,成天就是挖空了心思逢迎拍马,热衷于跟奸商勾肩搭背,在官场上拉帮结派,经营小圈子。
陈岩石老检察长平时得罪了很多人,祁同伟就对他避而远之。而在得知老检察长管省委书记叫“小金子”的时候,祁同伟又把老师的提醒当耳旁风,忙不迭地主动上门去给陈老刨地松土,希望间接讨好省委书记。
![]() |
但这种举动是对老检察长、省委书记智商的侮辱。都是为官几十年的人精,怎么可能看不出来你心里的小九九。行迹极尽刻意,只会把自己的势利嘴脸显露出来,让人心生鄙视,谁还能对你有好印象?
沙瑞金书记更是在常委会上点名批评了这种行为。此事轰传官场,尽人皆知,甚至他昔日“哭坟”的丑事也再次被挖了出来——祁厅长的口碑就是被自己作没的。
![]() |
二、
祁厅长原本不是这样欲令智昏、忙于钻营的角色。他曾经是汉大政法系最优秀的学生之一,深受师长赏识。参加工作后也是业绩出色,从缉毒英雄到优秀检察长,再到兢兢业业的公安厅副厅长,直至当上厅长,蹿升速度很快。
但身居厅长大位后,祁同伟的急功近利和心浮气躁开始急剧显露出来。为了更上一层楼,他常常不顾原则,迎合所谓的“政治平衡”,却总是给自己挖了坑,也给高育良等盟友带来了麻烦。在高育良眼里,祁同伟已经快成了烂泥扶不上墙的货色了。
祁同伟的频频失策,是凤凰男急于翻身往上爬的思维习惯在作祟。本质上是穷怕了、改变命运的迫切心态的极端化的表现。
![]() |
“我太想进步了!”祁厅长这样说。
祁厅长出身寒门,没有背景,没有资源,没有靠山,一切都只能靠自己。
陈海、侯亮平从汉东大学一毕业就进了检察院工作。而祁同伟作为最优秀的毕业生,毕业后却被穿了小鞋,只能去偏远地区的司法局上班,难有出头之机。
被打压的祁同伟终于醒悟了。这个曾经坚信单靠自己努力取得好业绩就能实现抱负的天真青年,领教到了现实的残酷。
三、
于是他杀回汉东大学,追求比自己大十岁的梁璐老师。在学校的草地上,在无数目光的注视下,祁同伟对梁老师大声告白。
![]() |
此时,与曾经初恋女友的感情,围观众人的非议,祁同伟都顾不上了。他的目标无比清晰:娶高官的女儿梁璐为妻,拿到官场晋升的真正门票。
他成功了,成了省政法委梁书记的女婿。
调到省城后,祁同伟的工作非常出色,这也是他如火箭般蹿升的重要原因。
但祁同伟从这经历中学到的却是扭曲的观念,这导致他追求上升的手段更加极端。
他开始不愿意脚踏实地凭业绩说话,而是总想抄近道走捷径。寒门弟子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使他总处在焦虑中。虽然已是年轻的政治明星,却还嫌自己升官速度慢,只想快点快点再快点。
心态急躁,判断力必定受到影响。于是我们就在剧中看到了一个为当上副省长而不择手段的坏家伙、育良书记的一个猪队友。
四、
祁同伟不但对梁璐毫无感情,更是充满了怨毒。当年他的工作分配不理想,就是因为梁璐看上了他。梁璐利用父亲的权势打压祁同伟,从而逼迫他来迎娶自己。
每天看着这个比自己大十岁的妻子,祁同伟的内心是屈辱的。眼前这个老女人的身影,在不断提醒着他当年是如何卑微渺小、如何被迫当众下跪求爱攀上梁家、如何觍着脸经营上层关系。
![]() |
他的发迹史是不光彩的。对于出身寒门、有着深刻自卑的祁同伟来说,回忆往事心就如同被针刺一般痛,并且饱含屈辱。
至于梁璐的感受,他从未想过,更不会在乎。极端凤凰男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就是心有不平,总觉得世界亏欠他的。当有能力时,他就要狠狠地操这个世界。一路上扶持过他的贵人们,他并不会真正感恩。没有利用价值时,就弃之如遗,像扔掉一块用过的手纸一样。
虽然梁璐当时的确有私心,在工作分配上也确实给祁同伟穿了小鞋。但就算没有梁璐这个人,祁同伟和陈海、侯亮平他们一样分配到了检察院,后续的发展恐怕也不见得会顺遂。毕竟现实残酷,祁同伟如此想出头,就必然要找靠山。
五、
凤凰男是城乡二元社会的必然产物。农村人在户口、福利、教育、医疗等等各方面,得到的是与城里人不同的待遇。所以,在几十年前到十几年前的那段时期,农村人普遍渴望过上城里人的生活。而奋斗之路明显要坎坷得多。
但祁同伟的堕落,不能都怪罪给社会。说到底,还是个人选择决定了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农家子弟的上升,有两类方式和路径:一是祁厅长的,一是达康书记的。
祁厅长的上升方式,必然导致孔雀女的婚姻悲剧;而李达康的奋斗路径,却与婚姻不幸并无必然关系——他们夫妻俩本就三观不合,所以才离婚。
祁同伟这个年龄段的人刚参加工作时,中国的城市化率还不高。当时有不少年轻人跳出农门进入体制内,农家子弟当上厅长,并不少见。
这么多寒门出身的高官,为什么只有祁同伟这一部分人鼠目寸光、人格堕落?还是那句话,这是个人选择造成的。
锅要自己背,别都推给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