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往事干杯
在网上浏览文章的时候,又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名字:陈染。
她的文字,陪我走过了一段曾经以为很轻飘,现在想来很重要的时光。那个时候的我,年少倔强,忧郁懵懂,自我沉溺,但内心有太多想要释放的温柔,和太多需要抒发的情绪,偶遇陈染的文字,便立刻被她极端细腻、诗化的笔触吸引,读的时候,心底暗涌翻滚,甚至会脸红心跳,因为她笔下所描写的,是那么贴近我内心的感受。那些难以启齿的被她娓娓道来,那些不可名状的情绪被她用柔软的比喻细细的描绘出来,那些无可安放的过去被她用文字小心的抚摸,静静的沉淀。
这样的缘分,让我对陈染结下了特殊的感情。如果有人问我喜欢的作家是谁,我会说村上,木心,他们是属于客厅,属于白日,可以和朋友们探讨分享的。而陈染,是独属于闺房,属于长夜,属于青春期少女性灵的苏醒,属于女性的蜕变和成长心迹的。我很幸运的,在最恰到的年纪读到了陈染,一个人在夜里静静的阅读,就好像跟一个朋友在对话,她了解你心里的秘密,她懂你为之心碎的美丽,她走过你正在跋涉的荆棘丛生的道路,她告诉你虽然人生充满了痛感,但是不要忘记身为一个女人对于心底那份单纯和柔软的坚守。
还记得当时看《与往事干杯》,不知不觉会把自己代入到主人公肖濛身上,一样的敏感、自尊和挣扎。过早的失去了孩童时代的庇佑,更像是被迫推入了潮湿焦虑的青春期,要面对一片接着一片的情绪沼泽,童年时期对于世界过分美丽的幻想,一夜之间被打碎,只能长大、成熟,别无选择。而面对一下子呈现在眼前的成人世界,就像面对一只素未谋面的兽,觉得它长得奇怪而丑陋,却又对它充满好奇,想靠近它怕被他伤害,看着它的眼睛又仿佛在被一种宿命的力量催眠。青春期的怅惘就像一种背井离乡无处安身立命的感觉。而对于早熟的少女来说,仿佛又多了一层无法名状的感情混合物:身体像春天一般苏醒和改变,情绪像夏天一般热烈和善变,思绪像秋天一般忧郁和绵软,内心像冬天一样封闭而隐忍。世界万物一下子在你面前打开,并强迫着你去接受它们。
那个读着童话故事入眠的小姑娘被有王子、仙女和魔法构筑的仙境驱逐,撕开那层画着连绵绿茵,鲜花次第开放的画布,是裸露的荒原。当所有人都觉得你还是个孩子,当亲人以爱的名义伤害你,当同龄人还在幸福的象牙塔里你却过早的从一场好梦中醒过来,无人陪伴,无处倾诉。这般的孤独和疼痛,只能一个人承受,也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
当肖濛刻意的将往事深藏,以逃避那段迷失的光阴,她遇到了老巴这样一个年轻纯洁的男孩子,“从我看到他的第一眼就知道我的情感将无能为力的归属于他”,这段看似正常美好的恋情背后,却仍然是她挥之不去的往日梦魇。老巴不曾背叛,世界也没有将她抛弃,她的对手只是她自己,她说“记忆其实并不是真的在岁月的延续中退缩,那些令人疲倦的振奋之情,终究是使人有些羞愧难言。因此,保护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将它们遗忘,遗忘,再遗忘。”故事到最后,她还是做了绝望的逃兵,她的爱情成了她挣脱不了也走不出的青春期的牺牲品。
如今再看《与往事干杯》,不再有当年如电流震击心灵的那种感觉,它只属于人生的某一段时期和某一种心境,已经过去了的不会再重来。但是我依然很感谢陈染的陪伴,那些有温度的文字无声无息的走进了我私密的内心,让我明白那些尴尬的、抑郁的、沉重的,也是生命的一部分,从女孩到女人,从被保护和控制的孩子成长成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这过程中有太多难与人说的痛楚和羁绊。
往事并不如烟。成长的过程有时漫长,有时只是短暂的一瞬。在没有知道结果以前,我们永远都理解不了开头。潇洒的与往事干杯,才能再轻装上路,接纳自己,才能接纳世界。
--------------------------------------------------------------------------------------------------------------------
公众号:木棉海岛
她的文字,陪我走过了一段曾经以为很轻飘,现在想来很重要的时光。那个时候的我,年少倔强,忧郁懵懂,自我沉溺,但内心有太多想要释放的温柔,和太多需要抒发的情绪,偶遇陈染的文字,便立刻被她极端细腻、诗化的笔触吸引,读的时候,心底暗涌翻滚,甚至会脸红心跳,因为她笔下所描写的,是那么贴近我内心的感受。那些难以启齿的被她娓娓道来,那些不可名状的情绪被她用柔软的比喻细细的描绘出来,那些无可安放的过去被她用文字小心的抚摸,静静的沉淀。
这样的缘分,让我对陈染结下了特殊的感情。如果有人问我喜欢的作家是谁,我会说村上,木心,他们是属于客厅,属于白日,可以和朋友们探讨分享的。而陈染,是独属于闺房,属于长夜,属于青春期少女性灵的苏醒,属于女性的蜕变和成长心迹的。我很幸运的,在最恰到的年纪读到了陈染,一个人在夜里静静的阅读,就好像跟一个朋友在对话,她了解你心里的秘密,她懂你为之心碎的美丽,她走过你正在跋涉的荆棘丛生的道路,她告诉你虽然人生充满了痛感,但是不要忘记身为一个女人对于心底那份单纯和柔软的坚守。
还记得当时看《与往事干杯》,不知不觉会把自己代入到主人公肖濛身上,一样的敏感、自尊和挣扎。过早的失去了孩童时代的庇佑,更像是被迫推入了潮湿焦虑的青春期,要面对一片接着一片的情绪沼泽,童年时期对于世界过分美丽的幻想,一夜之间被打碎,只能长大、成熟,别无选择。而面对一下子呈现在眼前的成人世界,就像面对一只素未谋面的兽,觉得它长得奇怪而丑陋,却又对它充满好奇,想靠近它怕被他伤害,看着它的眼睛又仿佛在被一种宿命的力量催眠。青春期的怅惘就像一种背井离乡无处安身立命的感觉。而对于早熟的少女来说,仿佛又多了一层无法名状的感情混合物:身体像春天一般苏醒和改变,情绪像夏天一般热烈和善变,思绪像秋天一般忧郁和绵软,内心像冬天一样封闭而隐忍。世界万物一下子在你面前打开,并强迫着你去接受它们。
那个读着童话故事入眠的小姑娘被有王子、仙女和魔法构筑的仙境驱逐,撕开那层画着连绵绿茵,鲜花次第开放的画布,是裸露的荒原。当所有人都觉得你还是个孩子,当亲人以爱的名义伤害你,当同龄人还在幸福的象牙塔里你却过早的从一场好梦中醒过来,无人陪伴,无处倾诉。这般的孤独和疼痛,只能一个人承受,也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
当肖濛刻意的将往事深藏,以逃避那段迷失的光阴,她遇到了老巴这样一个年轻纯洁的男孩子,“从我看到他的第一眼就知道我的情感将无能为力的归属于他”,这段看似正常美好的恋情背后,却仍然是她挥之不去的往日梦魇。老巴不曾背叛,世界也没有将她抛弃,她的对手只是她自己,她说“记忆其实并不是真的在岁月的延续中退缩,那些令人疲倦的振奋之情,终究是使人有些羞愧难言。因此,保护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将它们遗忘,遗忘,再遗忘。”故事到最后,她还是做了绝望的逃兵,她的爱情成了她挣脱不了也走不出的青春期的牺牲品。
如今再看《与往事干杯》,不再有当年如电流震击心灵的那种感觉,它只属于人生的某一段时期和某一种心境,已经过去了的不会再重来。但是我依然很感谢陈染的陪伴,那些有温度的文字无声无息的走进了我私密的内心,让我明白那些尴尬的、抑郁的、沉重的,也是生命的一部分,从女孩到女人,从被保护和控制的孩子成长成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这过程中有太多难与人说的痛楚和羁绊。
往事并不如烟。成长的过程有时漫长,有时只是短暂的一瞬。在没有知道结果以前,我们永远都理解不了开头。潇洒的与往事干杯,才能再轻装上路,接纳自己,才能接纳世界。
--------------------------------------------------------------------------------------------------------------------
公众号:木棉海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