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气
四年前的春天,在雨水中读太宰治。前段时间又看了太宰治的《御伽草纸》,用不同的角度去看日本传统的童话故事。在《竹青》一章,里面有一句翻译的大意是,用力去爱,用力去恨吧,神明最喜欢这样的人了。太宰治作为日本战后无赖派的代表人物,用《御伽草纸》向世人展现了不同于《人间失格》的一面。如果说太宰只有“生而为人”的遗憾,不如去看看《御伽草纸》。评论家们围绕着这本作品说得太多,外行人的我总结为“烟火气”,不理时事的太宰让我们入世去用力地爱,用力地恨。不像双面的三岛由纪夫,毁灭之美,生命之活力都被他延拓得轰轰烈烈。当初看《金阁寺》的时候,编者怕是担心读者们走上极端,在《金阁寺》后面又编上了《潮骚》,真是用心良苦。
当有人说《人间失格》是太宰治最好的作品时,我都会向他们推荐《维庸之妻》,写的是战后的日本家庭丈夫与妻子的相处,与二十年代初的一些家庭太相似,其中包括我家。《斜阳》看的是高詹灿和袁斌的译本,那时正是花季少年,竟手抄了一份直治的遗书,抄到七千字处,便不再抄了。害怕再下去会发生什么。《人间失格》中记得最清楚不是叶藏的心理描写,倒是其中的反义语游戏——
“花的反义语是什么?”
“那就得找最不像花的东西才行,我知道了,花的反义语是女人。”
看到此处既想笑,又无法反驳似的。满满的和式思维视角,读来浪漫又
尖锐,说是“会心一击”也不为过。
(最后善意提醒:春季抑郁症的高发期,慎读太宰治。)
当有人说《人间失格》是太宰治最好的作品时,我都会向他们推荐《维庸之妻》,写的是战后的日本家庭丈夫与妻子的相处,与二十年代初的一些家庭太相似,其中包括我家。《斜阳》看的是高詹灿和袁斌的译本,那时正是花季少年,竟手抄了一份直治的遗书,抄到七千字处,便不再抄了。害怕再下去会发生什么。《人间失格》中记得最清楚不是叶藏的心理描写,倒是其中的反义语游戏——
“花的反义语是什么?”
“那就得找最不像花的东西才行,我知道了,花的反义语是女人。”
看到此处既想笑,又无法反驳似的。满满的和式思维视角,读来浪漫又
尖锐,说是“会心一击”也不为过。
(最后善意提醒:春季抑郁症的高发期,慎读太宰治。)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