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社交障碍的人的自我剖析
我一直都不是一个擅长社交的人,我曾努力改正,可是毫无成效。
昨天参加自己今年报考博士导师的讲座,去之前看文献、准备问题、想象着可能出现的问题,想着给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做了好多的准备。来到现场,很紧张,自己的嗓音很紧,提问题交流的环节,很拘束,很快就败下阵来,最后没有说几句话就匆匆和老师告别了,感觉很失败。因为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也因为自己的怯懦。记得考博前一直犹豫着要不要联系一下导师,想着问一下哥哥,因为他就是中科院的教授,可是总是不敢打,最后脱了好几天到了最后一刻不得不打过去,声音很没有底气,甚至逻辑都不清,哥哥很生气,而我更是为自己糟糕的表现失落,我可以更淡定一些的,哥哥并不会因为我做错什么而伤害到我,而我又为什么表现得如此差,我怕被哥哥看不起,结果反而表现得更糟了。
这还包括工作中,与领导的交流,总感觉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说话不自然,不知道该怎样去表现自己,提诉求,汇报文艺,总给人一种不会办事的感觉。我甚至都确定会离职的人,为什么会这样,人都说中国人有一种奴性,而我的表现恐怕尤甚。
前天酒哥说心情不好,与酒哥见了一面,总感觉酒哥心里有事,却说不出,人找我来倾诉,而我明明已经感觉到了,不知为什么却一直无视他的感受,我不是故意的,只是没有想到去解决。找吃饭的地方,酒哥嫌弃好的地方吃饭贵,碍于面子却不好意思说,我感觉到了,却选择了继续无视;吃饭的时候,他为了赶车吃的很快,一直看表,我看在眼里,然而仍然无视。我想我不是一个合格的朋友,更不是一个合格的领袖,因为我无法对如此细节进行关注,予以解决。
这次我没有像以往一样,简单的认为只要将问题分析清楚就会解决问题,于是每次遇到重视的场合,我都会拼命的准备,想象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可是到了现场,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一切都失效了,最后连自己出发点的60%都无法达到,感到深深的挫败感。
我想,问题并非出在自己未做充足的准备,而是自己自卑的性格,使我迷失在自己内心的荒原和别人的看法之中。我自卑,于是我总对别人客客气气,却无勇武之力叫别人相信我;我自卑,所以我做事总是前怕狼后怕虎,畏畏缩缩,最终错失良机;我自卑,总找不到与别人之间应该有的平等的关系;我的自卑,所以我毫无应变能力,稍有阻抗,便会逃之夭夭。
可自卑就是现在的我,它是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不是我的挂件,想什么时候拿走就什么时候拿走。这次我要建立在充分承认他是自己一部分的基础上,尝试在再次基础上去达到自己的目的。也许我永远都摆脱不了这一障碍,但是我想我会是心安的,我努力尝试着去改变,我并非只是蜷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没出息的祈求别人的同情。
首先,我认为认识到人与人的关系是平等的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我没有必要任何人面前表现的低声下气,与人交流不要拘束,要时刻有平等意识;其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尊重,尊重长辈和师长,尊重领导,尊重的你的朋友和其他与你一样做出努力的人,尊重意味着你不要去冒犯别人,给人愉悦;再次,对于你接触的人予以同情与理解,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其内在的原因,应对不合时宜的行为予以慈悲与鼓励。最后,对于你想理解的人,对细节保持警惕,不要无视他,逃避他,要去尝试着解决他。
表现在行为上,我想应该是不拘束,不逃避,明晰问题解决问题。即使你现在无法做到,注意在你要退缩的时候告诉自己在坚持半分钟,因为也许克服了这半分钟,效果往往会事半功倍。
![]() |
昨天参加自己今年报考博士导师的讲座,去之前看文献、准备问题、想象着可能出现的问题,想着给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做了好多的准备。来到现场,很紧张,自己的嗓音很紧,提问题交流的环节,很拘束,很快就败下阵来,最后没有说几句话就匆匆和老师告别了,感觉很失败。因为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也因为自己的怯懦。记得考博前一直犹豫着要不要联系一下导师,想着问一下哥哥,因为他就是中科院的教授,可是总是不敢打,最后脱了好几天到了最后一刻不得不打过去,声音很没有底气,甚至逻辑都不清,哥哥很生气,而我更是为自己糟糕的表现失落,我可以更淡定一些的,哥哥并不会因为我做错什么而伤害到我,而我又为什么表现得如此差,我怕被哥哥看不起,结果反而表现得更糟了。
这还包括工作中,与领导的交流,总感觉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说话不自然,不知道该怎样去表现自己,提诉求,汇报文艺,总给人一种不会办事的感觉。我甚至都确定会离职的人,为什么会这样,人都说中国人有一种奴性,而我的表现恐怕尤甚。
前天酒哥说心情不好,与酒哥见了一面,总感觉酒哥心里有事,却说不出,人找我来倾诉,而我明明已经感觉到了,不知为什么却一直无视他的感受,我不是故意的,只是没有想到去解决。找吃饭的地方,酒哥嫌弃好的地方吃饭贵,碍于面子却不好意思说,我感觉到了,却选择了继续无视;吃饭的时候,他为了赶车吃的很快,一直看表,我看在眼里,然而仍然无视。我想我不是一个合格的朋友,更不是一个合格的领袖,因为我无法对如此细节进行关注,予以解决。
这次我没有像以往一样,简单的认为只要将问题分析清楚就会解决问题,于是每次遇到重视的场合,我都会拼命的准备,想象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可是到了现场,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一切都失效了,最后连自己出发点的60%都无法达到,感到深深的挫败感。
我想,问题并非出在自己未做充足的准备,而是自己自卑的性格,使我迷失在自己内心的荒原和别人的看法之中。我自卑,于是我总对别人客客气气,却无勇武之力叫别人相信我;我自卑,所以我做事总是前怕狼后怕虎,畏畏缩缩,最终错失良机;我自卑,总找不到与别人之间应该有的平等的关系;我的自卑,所以我毫无应变能力,稍有阻抗,便会逃之夭夭。
可自卑就是现在的我,它是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不是我的挂件,想什么时候拿走就什么时候拿走。这次我要建立在充分承认他是自己一部分的基础上,尝试在再次基础上去达到自己的目的。也许我永远都摆脱不了这一障碍,但是我想我会是心安的,我努力尝试着去改变,我并非只是蜷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没出息的祈求别人的同情。
首先,我认为认识到人与人的关系是平等的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我没有必要任何人面前表现的低声下气,与人交流不要拘束,要时刻有平等意识;其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尊重,尊重长辈和师长,尊重领导,尊重的你的朋友和其他与你一样做出努力的人,尊重意味着你不要去冒犯别人,给人愉悦;再次,对于你接触的人予以同情与理解,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其内在的原因,应对不合时宜的行为予以慈悲与鼓励。最后,对于你想理解的人,对细节保持警惕,不要无视他,逃避他,要去尝试着解决他。
表现在行为上,我想应该是不拘束,不逃避,明晰问题解决问题。即使你现在无法做到,注意在你要退缩的时候告诉自己在坚持半分钟,因为也许克服了这半分钟,效果往往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