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陈鹤琴先生《我的半生》
陈鹤琴先生,一八九二至一九八二,浙江上虞人,是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曾经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所著《家庭教育》堪称中国近代家庭教育的奠基之作。 陈先生少时家道中落,父亲早逝,母亲是一位勤劳的农妇。八岁上私塾,受了六年旧式教育。十四岁去杭州姐姐家学做生意,没有找到合适的门路,姐夫典当家中值钱物品,送他上蕙兰中学。姐夫叮嘱他:读得好,可以读上去,读得不好,就去做生意。陈先生小时目睹自己最敬重的二哥,错失读书机会,一生遗憾。又听姐夫这样告诫,所以分外珍惜这个读书的机会,异常刻苦。 每天早睡早起,"三日早起赶一工",和时间赛跑。陈先生读书有恒心,常用座右铭激励自己。陈先生认为学习与生活的习惯很健康,时时注意保护眼睛和脊背。每天早起用冷水洗脸,清晨大便。 在蕙兰中学,没有受过新式小学教育的陈先生用四年半的时间学完了五年的中学课程。 读完中学,陈先生的小哥送他去上海圣约翰大学继续读书。读了一个学期,陈先生参加清华的招考,考上了。遂转学到清华读书,在清华读了两个月,武昌起义爆发,读书中断,南下回乡,剪去辫子,回圣约翰继续读书。第二年清华登报复学,又回到清华读书,是时,清华已经改造为大学。 陈先生在清华读了三年书,不光学识大有长进,还做了许多有益社会的事情,比如办"校役培训学校""义务小学"。 一九一四年,二十四岁的陈先生预备赴美国留学。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