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设计说明我可能都会有这样的开场念白……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景”的含义深邃。而在我们每次体验场地的过程中,在与场地和那里的人的互动实践中体会……
景: 是理念 景-自然界汇聚灵气的节点 景-是各种机会/矛盾衔接/传递化解和互动产生或者重新创造和谐的产物 景-能聚集人气带动经济繁荣的场所 点:是手段 围棋落子的点(是有战略辐射范围和发展趋势的) 观景亭的点(是有方向性的连接性的) 地标景点(是有标志和里程碑意义的) 景点,这个带有人的主观性和人的尺度感受的概念,因为透视的效应,几尺见方的亭台可以收纳辽阔的景观。因为它是外向的、有方向性的,所以是动态的、蕴含发展的能量。又因为它是包含着人的活动内容的, 所以是具有时间性和可持续性的场所。 景点与经济、人文历史、自然生态的互动和相互依存关系至关重要。景点作为一个以人为主体与环境紧密联系的场所是有生命的存在, 因此需要对场地的地理、生态、人文和历史有着高度的敏感性。 本项目的场地是一个汇聚地理多样性,生态敏感度, 同时兼具文化历史背景和经济发展“动能”的场所。

位于辽宁葫芦岛市的这段海湾在锦州湾特大桥和笊篱头子渔港之间。
地处渤海湾内湾 在两条内河河流入海口之间 地块内有一个世界性的候鸟鸟类迁徙途径中的滩涂湿地 历史性的重要军港和地理要冲 自然渔村和历史文化遗产并存 同时由于中国南北方经济开发的发展趋势,面临着经济开发的动能。海湾现状有一个规划开发一半而暂时荒置的人工岛雏形 海湾一半保持着自然的形态,另一半则呈现笔直的人工港驳岸。 站在笊篱头渔港的尖端,可以看见滩涂湿地的天鹅、灰鹤等鸟类栖息的滩涂和锦州港及即将开发的滨海开发地块共存。
海湾目前的自然环境和空气条件优良但是其面积决定着其发展的承载力有一定的限度。 本设计提出的海岸设计方案,希望能充分关照场地的各种因素提出开发和自然谐共存的方案。 借经济的能量助力弘扬本土的文脉。创造活力和人气汇聚,生态和经济和谐持续发展的 “新地标”。


编辑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