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卷三)
书名:《明朝那些事儿.第三部.妖孽宫廷》 作者:当年明月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版次:2009-1
看完第二部的时候,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第三部。当我拿到书的时候,我蒙了。这是一部后宫大戏吗?真实版的甄嬛传吗?带着这样的怀疑,我开始了第三部的阅读之路。
看完第三部之后,我的第一个感觉是好多人啊,根本理不清楚,反正都理不清楚了,我就挑一些我能记住的事情说一说吧!
朱祁镇重新坐回了皇帝,把帝位重新带给朱祁镇的“三大功臣”各自有着各自的盘算。在这期间发生了一件历史冤案,这件冤案我必须要提一下,因为主角是一位忠贞护国,品行高尚的救国功臣于谦。徐有贞想杀于谦,但是又苦于没有证据,最后想出了一个办法,于谦预备立藩王为新帝就把于谦送入了大牢。这送进了大牢也没办法行刑,没有确凿的证据啊!后来于谦想出了一个奇妙的办法,虽无实证,但意欲为之,就这样,于谦就被徐有贞杀害了。三大功臣是没办法善终的,因为他们的阴谋总有一天会被揭穿的。在阴谋还没被揭穿的时候,三大功臣就内讧了。最先被拉下马的是徐有贞,在他杀害于谦不久,古语有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徐有贞的时候到了,曹吉祥和石亨联合把徐有贞拉下马,最后贬去了广州。不过徐有贞算是还乡团里面待遇最好的了,至少他是活到老了。石亨因为夺门之变的真相被揭露而砍头,而曹吉祥因造反而被凌迟。还乡团怎么就灭亡了呢?其中少不了一个人的功劳,那就是李贤,一个躲在暗处的智者,就算是在还乡团控制朝政的时候,李贤也没有放弃公道,在正义之人的心中,公道始终都在。
朱祁镇这一次没坐多久,就由他的儿子朱见深接手了。朱见深也是一个命途坎坷的皇帝,在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被立了太子,然后又成了皇太子,皇太子就皇太子吧,结果又被废了。这不,老爸重新当上皇帝了,朱见深也就再次成了太子。在朱见深这匆匆十几年的岁月里,他尝遍了人间的冷暖,但是有一个人,却一直陪着着他,那就是万姑姑,也就是后来的万贵妃。朱见深深深懂得情感的可贵,所以当他登上皇位之后不久,万姑姑就成了他的贵妃,虽然大多数人觉得朱见深跟万姑姑的这段感情是不伦之恋,但是对朱见深来说,一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却能不管不顾一直在身边照顾着他的人,这个人他是想要守护的。碍于皇帝这个特殊的职位,身边的人都是十分危险的,如果不能给她一个名分,指不定哪天就让哪个妃子下毒给谋害了,这是朱见深不想见到的。后来万贵妃去世了,朱见深一下子就被抽离了主心骨似的,一点点的消瘦了。可见朱见深对万贵妃的重视。好吧,既然我没办法时时刻刻保护着你,那我就给你名分,给你宠爱,让你可以自己保护自己。万贵妃大概是真的爱朱见深吧,自己不能怀上朱见深的孩子,所以其他人也不能怀上朱见深的孩子。在这个后宫,不知道有多少孩子葬送在万贵妃的手中。不能怀孕的万贵妃是可怜的,嫉妒中的万贵妃是可怕的。在万贵妃掌控后宫的这段时间里,朱见深没有一个孩子,直到纪姑娘的到来。我相信老天真的是有眼的,老天觉得明朝气数未尽,还是应该有一个接班人的。于是老天把纪姑娘送到了宫中。纪姑娘是韩雍在断藤峡之战中的俘虏的战利品,一同被俘虏的还有一个汪直。纪姑娘成了宫女,汪直成了太监。纪姑娘心性纯良,不与人争不与人斗,在宫中拥有难得的好人缘,就这样,纪姑娘被安排去守朱见深的私人钱库。纪姑娘工作兢兢业业,从不敢有一丝懈怠,就算后来被朱见深临幸,她也无所求,继续做着她的本职工作。正是她的这种不与人争不与人斗的品行,才让她在最初的时候躲过了万贵妃的眼睛,后来纪姑娘怀孕了,万贵妃当然不会放过她,历史一出真是的温情剧就这样诞生了。万贵妃派去堕胎的姑姑看见纪姑娘之后就离开了,万贵妃派去杀害小皇子的太监张敏护了小皇子一世平安。就这样,这个小皇子在宫女和太监的照顾之下健康地活着,活在万贵妃不知道的世界里。当我看到这里,心里不禁涌起一阵感动,那么勾心斗角的后宫,宫女太监放弃了自己的私利,悉心养护这小皇子,除了感动,还有尊敬。如果没有这个皇子,大明的江山去往何处就是未知的了,这个小皇子就是后来的皇帝朱佑樘。
朱见深在位的时候,朝政可以说是一锅粥,乱糟糟的。作者戏称为武林大会。主要有五大门派,后派由万贵妃执掌,仙派由李孜省执掌,监派由尚铭和汪直执掌,春派由梁芳执掌,还有混派由万安执掌。后派,仙派,春派其实是一支,都是为皇帝的后宫生活、身体状况服务的;监派分为东厂(尚铭)和西厂(汪直),有外敌的时候一致对外,没有外敌的时候偶尔起内讧。混派就是一个打酱油的,没事儿的时候耍耍嘴皮子功夫。不过这个时候乱是乱了些,倒也没乱出什么名堂,朱见深自己还能把握住朝政。
经过了朱见深的混乱时期,大明王朝要迎来另外一个开明盛世了,这就是之前提到的明孝宗朱佑樘。朱佑樘登基之后就开始整顿朝纲。先是整顿了五大门派,之后召回了王恕和马文升,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大明盛世。作者对朱佑樘的评价是他是一个好人,他也是一个好皇帝,这是对朱佑樘一生最好的评价了,无愧先祖。
明史这位生错人家的皇帝就要登场了,别着急,关于他的事情很多,让我慢慢说来。这位皇帝就是明武宗朱厚照,朱佑樘在临死前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的儿子朱厚照,他自然知道朱厚照爱玩,所以让大臣好好督促他,让他成为一个贤明的人。朱佑樘实在没有料到他的儿子竟如此贪玩,要是知道的话,估计他会弄一道圣旨,不管如何一定拦住朱厚照,或许还配一块免死金符或者保官金符之类的东西。朱厚照实在是一个爱玩儿的孩子,我只能这么形容他的,对他来说,是非对错不重要,重要的是好玩儿,太监刘瑾就是很对朱厚照的胃口的,他总是能弄一些好玩的东西给朱厚照,于是乎,太监刘瑾把控朝政,当有人向朱厚照报告刘瑾想夺江山的时候,朱厚照的反应竟是让他夺好了。为什么说朱厚照是孩子呢?因为他有无限的好奇心。他好奇居庸关外的蒙古将领小王子,于是乎他就出逃到关外,历史上说朱厚照喜欢女人的口味也很独特,离过婚的女人,孕妇等等,我想着大概也有好奇心的成分在里面吧。作者说朱厚照是一个生错人家的人,他向往的是自由自在的生活,却偏偏生在了规矩最多的皇家;朱厚照是一个生错朝代的皇帝,要是他晚生个几百年,他就可以带着他的太监宫女微服出巡,想去哪里去哪里。
正是由于朱厚照爱玩儿的个性,朝政他是全然不管的,所以才有后来的权臣刘瑾,钱宁,江彬等把控朝政。先来说一说刘瑾吧!刘瑾能满足朱厚照爱玩的欲望,所以朱厚照对刘瑾甚是喜欢,也很是信任。朝廷的事情都有刘瑾把控着,但是有人不乐意了。一个宦官还想干扰朝政,于是六部九卿联名上书惩办刘瑾,刘瑾的罪名已经很明显了,证据确凿,但是皇帝舍不得杀了,居然跟百官商量能不能不杀刘瑾,撤职就好。但是此时的刘健、谢迁并不退让,非杀刘瑾不可。不过最后的结果是刘瑾没死,刘健和谢迁倒是退休回家了。那么后来刘瑾是怎么死的呢?正是应了现在的一句话NO ZUO NO DIE.刘瑾坏事做多了,也想做一件好事来玩玩,这件好事是什么呢?就是整理军屯。在经过了明朝这么多年的发展之后,当年的军民的土地早就已经被军队里面当官的给控制了,名义上整理军屯是为了军人好,但是实际上土地少了的军人还要交更多的税,当兵的当然不乐意啦,于是就和朱寘鐇反了。朱寘鐇造反之后,刘瑾被吓到了,紧急之下安排了杨一清平乱,张永监军,刘瑾的这颗人头就这样悬在了半空中。张永是一个想要置刘瑾于死地的人,于是张永在杨一清和李东阳的配合下,向朱厚照告了一状,于是上文中说的奇葩事情发生了,由于张永说了一句话,天下归了刘瑾,陛下准备去哪儿?这下刘瑾是真的完了。当天晚上就将刘瑾抓了起来,第二天,在驸马蔡震的审理之下,判了凌迟。就这样,刘瑾把控朝政的时代结束了。刘瑾死了之后,钱宁上位了。一个被打倒,另一个又起来了,当然钱宁也不是什么好货色,也是贪赃枉法,收受贿赂。之后武臣江彬也来凑热闹,同样也是实打实地收贿赂之人,并且随着朱厚照南下平乱时竟想杀了朱厚照自己做皇帝,当然这件事是没有做成的,不过朱厚照落水之后身体日渐消瘦,却和江彬脱不了干系。朱厚照死了,但是朱厚照没有子嗣,该立谁为皇帝呢?于是这个幸运儿就是兴献王之子,宪宗皇帝之孙,孝宗皇帝之从子,大行皇帝之从弟,朱厚熜是也。
伴随了朱厚照的去世,妖孽宫廷也划上了句号。
妖孽宫廷,我现在是明白了,原来妖孽不仅仅是后宫中的嫔妃,那些违法乱纪的宦官又何尝不是一种妖孽呢?一个时代总是需要一些正义之人来扶正,就算是在朱厚照执政期间也有这么一个人。因其对整个历史的影响都很大,所以我把他放在最后来说,这个人就是王守仁。第一次接触王守仁这个名字倒不是在此书当中,而是在高中的历史老师口中。在当时,王守仁就是老师随便提及了一下,毕竟高考试卷中不会考王守仁的功绩之类的。当我再次看见他的名字甚是觉得亲切,他从遥远的过去走来,是我高中时代的过客,如今又再次入了我的眼,啊!原来人生竟是如此奇妙!王守仁从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他异于常人的地方,正经的四书五经他念不进去,后来在父亲的教导之下倒是乖了不少,从此心中便种下了圣贤的种子。他的父亲觉得这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所以他要求他的儿子只要能考上进士就好,毕竟书香之家不能出一个文盲不是。王守仁倒是如了他父亲的愿,几经波折之后,也中了进士,当了官。后来因帮谢迁、刘健求情,而被贬去了贵州。在这里,他悟出了自己的哲学。在他格物格了这么多年之后,终于有所悟了,于是他悟出了四个字,知行合一。原来圣贤就住在自己心中啊!他实现了自己做圣贤的愿望。后人对王守仁的评价是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注意了,他也是一个军事家。后来在朱宸濠造反之后,王守仁在没有朝廷援助,没有兵的情况下组织当地知府反抗,并且聚集了近七八万的临时部队,镇压了朱宸濠的叛乱。他的一生已经很完美了,我想他的父亲也会为他感到骄傲的,尽管他的儿子并没有走他安排好的那条路,但是他自己走出来的路却更加辉煌。
好了,到这里,妖孽宫廷的内容都讲完啦,下一部再接着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