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因为——杂念太多
终于找到最近这一年一直很懵圈的原因了!
缠绕不清的耳机线
多梦的夜晚
忙忙活活一天天却说不清干了什么
付出努力去学习一件事却收效甚微
内心像杂草一般乱糟糟
身心不知道做了什么却总是疲惫
这一切都是因为——杂念太多!
是的,因为杂念太多,所以不能专注做一件事也无法真正做到静心。
最常见的场景就是:打开手机想找个什么东西,却看到头条推送的一条新闻,然后看完一条又一条,这时微信有信息提示又开始看信息,中途忽然又想起昨天加入购物车的那个衣服还是挺划算的,又去淘宝折腾了许久,这时候备忘录又提醒今天要提交工作计划,又开始打开EXCEL。正要写,忽然想起刚才好像要在手机里找个东西来着……再看一眼表,半个多小时已经过去了。
此时内心就特别想抽自己,有没有一点规划性?能不能别受这个那个干扰?能不能控制住自己专心一点,有条理一点?
然而下次同样如此。脑海中的念头完全不受自己控制。总是无时无刻的在走神,在做某件事的时候常常想到还要做另外一件事,意识到了之后,又常常在思绪跑掉后不断将之拉回来!
所以导致吃饭的时候不能专注的去品尝菜的味道,然后食不知味;越是想睡觉,就越难入眠,因为一直被“要睡觉”刺激著;想好好看本书,又老是因为书中的某段文字而发散良久,感觉受到了干扰,再回到书本上时心也不能淡定;周一到周五一直在盼望周末,等到周末真的来临时又各种懒宅没有规划,周日晚上又开始陷入一种焦虑……
若是心不静,越是对“杂念”用力推,其实“杂念”越是容易往你身上靠。所以势必要检视这念头的来处了。

自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烦乱的状态?
是的,有外界的因素。整个社会压力很大,人人一方面焦虑,一方面充斥着超多的欲望。生活在一线城市,处在变化最快的互联网行业,来自这两方面的烦恼也就时时困扰着我的心。
但归根结底是什么呢?自己的内心多么不够强大,不够自信。总觉得不敢放空自己,怕浪费时间,浪费光阴,反省昨天做过的,忧虑以后要面对的,所以内心无法清净,从而也失去了判断力。
总是心里没底的感觉,总在飘忽。那么怎么办呢?找了一些书籍和学禅的人问,大致获得了这些启示。
1、杂念多,需释放。跑步、游戏、甚至性。投入的进去做。
2、早睡早起!!!科学地规律性生活!!
3、摒除杂念,得泄掉欲望,没有欲望,也就不会有杂念。
4、不要太过在意这种走神,放轻松,马上再回到冥想就可以。不要太自责,不要觉得走神就像犯了多大的错一样。我们越是不关注它,它在我们身上能吸取的能量就越有限,它得不到能量的补充,便会自动离开。”
5、准备一个记事本,列出每天需要做的事项,每到一个时间段就做那一件事。
6、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享受每一个当下所在做的事,想的事,用各种方法集中注意力!灵从当下获取能量!
7、现代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想的太多,做的太少。少发呆,多动手!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情况,也不知道你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期待你下方写留言给我。
作者:半夏
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瞎说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