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贾伟的辩论
事情是这样的,本人酷爱唱歌,去年我在唱吧入手了一只麦克风,懒得拍照直接找网友的图。

是不是很可爱?我的是大红色的。
后来,看了混沌研习社里贾伟的演讲,我才知道这款麦克风是他们设计的。瞬间对贾伟有了好感,之后他还去上了年轻人爱看的节目《奇葩大会》。

我就挺欣赏这个想法的,搭建设计师平台。
后来就在我自己的朋友圈发表了还挺欣赏他的言论,然后,我的朋友留言了,我就随口在微信评论里回了一句“有机会你可以去认识一下他”。
后来,隔了几天,我朋友,她作为在设计圈工作的一员,就跟我发表了她在圈内看到的听到的观点:
她在我朋友圈留言:“行业已不同……并且讲真贾伟只是比较会包装他自己还有LKK。有很多设计师其实低调又厉害!说一个你喜欢的,奇葩说的视觉设计师,毛婷,还有她的貌似设计工作室的团队,就很厉害,圈子里小有名气!哈哈。不是我酸贾伟,上学的时候确实被他的上上系列的“高山流水”香台震惊过,但越往后越发现,有的产品不是故事讲得好就好用的,我更觉得日常生活用得到的让你都无意识是设计在提高你的生活品质的设计,才是更高境界。好吧,设计公司始终理念取胜,但实业和真正的品牌产品更是把设计批量加到你的生活里。这个话题很大,有机会我抒发一波我的愚见~”
以上言论挺正能量的,后来她给我发了对话,我就觉得话锋一转有点奇怪了:

那篇骂贾伟的文章链接在此:http://mp.weixin.qq.com/s/8lMC8oXlic0GhiGJzRlOgQ。
我当时看到后心想:好像我只是表达欣赏,怎么就变得这么严重了?到底贾伟做错了什么惹怒了设计界小伙伴?
后来我看完文章,没有马上表达观点,而是过了几个小时后,整理一下思路,回了她以下一段话:
“说实话,你不发给我这篇,我一直觉得他挺牛,你发给我以后,我更加确定,他确实挺牛的。
有人骂他比有人夸他更成功。王珮瑜说,可惜的是骂她的人太少了,没人骂证明没特点,或者做得还不够。
其实我跟你说的那句留言让你多认识这个圈子的优秀设计师,“贾伟”这两个字可以换成任何人,任何你欣赏的人,不是只是特指这个人,我不在这个圈子,只是从一些其他平台了解到这个人,但在中国设计界似乎没有一个绝对的大师是只有人喜欢没有人骂的,因为本来设计师群体就是一群非常有主见有个性的人。我想你说的国外的优秀的设计师,在他们的国家,一样会有人写文章骂他。
虽然不论哪个领域我们都会自认为比国外稍慢一些,但至少中国现在有一个设计师活跃在商界,真的特别好。不市场化,光有自己的个性,不是社会不包容你的个性,而是客户的钱没办法承受,而且如果客户对审美的认知都和设计师一个高度,要花钱购买设计师这个服务做啥?文章里提到了对客户定义的设计师服务有意见,什么时候要改就得改,拜托,所有的设计大师,谁不用走这条路?只有市场化,有竞争,走到大师那个位置,也许才有让客户等的资格吧?我觉得这没啥问题。
我对他也谈不上盲目崇拜,我有用他设计的产品,咱们录歌的小麦克风就是,而且使用起来还挺好,那他相当于在我这个用户这里占据了优先权,用户、市场才是检验产品的唯一标准,香奈儿的品牌故事很好很感人,如果没有富婆们疯狂地购买,我们今天看不到香奈儿了。
以前在商界很少有设计师如此活跃,或者有那时候我还没认识到。现在除了设计师,画家、音乐家很多也活跃于商界,这其实是好事,他们不再高高在上,他们愿意去接受市场的考验。从而让我们有了渠道可以接触到他们,了解他们,购买他们的作品,认可他们,运用它们。
你可以用你设计师的眼光去看待贾伟,我也可以用商人的眼光看待贾伟,总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这种人往往都是要被骂的。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你个人的观点,还是结合了你们设计师圈子的观点,假设有一天,你们不服他,联合起来挑战他,他的存在,激发了你们去质疑,自然也激发你们更上进,这也许就是他在这个时代存在于这个位置更深层次的意义。如果每个人都喜欢他,崇拜他,也许就不会有人去革命,或者有但时间要更长一些,可能设计界在我们外人看来就只能接触到一种声音了。
但凡有能耐的人,都会有人骂,有人骂,证明他不一般。他的产品我接触不多,水杯没买过,没发言权。但他的存在,激发了我们两个角度的思考和碰撞,你难道不认为这也是他存在的一种价值吗?
设计师交互平台这件事,也许在那个写文章的人来说是坏事,让设计变得不再高尚,或者不够有品味,大家都接私单可能会造成混乱,不过你可以放心的就是你要相信市场,如果没有设计师愿意与他为伍,平台搭建不起来,他跨了,你们也就连骂他的机会都没有了。
他还在,能被你们骂,就是一种能力。
自古,要创新,一定会被骂。至于好与不好,对于不对,交给时间和市场吧。
但终究有人跳出来搞搞新花样,对一个圈子的影响一定某种层面会带来促进作用。”

再到后面她回复我:

这样的交流挺好的,理性欣赏,各取所需。
愿每个被骂的人都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
走自己的路,谁爱骂就骂吧,哈哈!
By 庄蘑菇有熊猫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