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30、PA+++,购买防晒产品,一定要盯紧这两个指标看
你是如何选择一款防晒产品的?关于产品上的SPE值和PA值,你是如何理解的?这些参考指标的意义又是什么?
防晒霜,防什么?
你为什么使用防晒霜?是因为听说出门要被太阳晒,为防止皮肤晒伤,所以才使用的防晒霜?或者只是看到别人这样用,自己也在用?

我们在使用任何一种产品时,尤其是化妆品,都应该要知道它的功效和原理所在,防晒霜能保护皮肤最重要的两点,是因为它能阻挡来自外界阳光的两种紫外线:UVB和UVA。
太阳发射出来的紫外线一共分为三种:长波长的UVA,中波长的UVB,短波长的UVC。UVC在进入大气层时,就已经被臭氧层隔离出去了,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不会受到UVC的辐射,而能通过大气层影响我们的就只有UVA和UVB了。
UVB也称为“户外紫外线”,UVB能引起皮肤泛红、发炎和晒伤,但它能被遮挡物所遮挡,只要我们打伞、穿衣服、在室内、在阴凉地,UVB都不会对我们造成太大的影响。
而UVA却不能被这些遮挡物完全遮挡,它能通过玻璃或其它物质折射到室内,无论你是打伞、在室内、还是阴凉地,都难以逃脱UVA的“追捕”,故又被称为“室内紫外线”。许多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UVA是引起人体皮肤衰老和皮肤癌症的罪魁祸首。它能深入真皮层,对胶原蛋白、纤维母细胞进行破坏,激发合成黑色素,令色素沉着,引起肌肤皱纹、雀斑等肌肤问题。即使是长期在驾驶位上开车的司机,即使他不会受到阳光的照射,但长期下来,靠近窗口的一侧脸部上,皱纹的数量总是比另一侧的要多,这就是UVA的“力量”。
所以防晒霜中要防的东西,最主要的就是UVB和UVA。

关于SPE值,PA值
SPE—UVB
我们在购买防晒霜时,需要明白这两个值:SPE值,PA值。SPF值是每一瓶防晒霜都会标注的主要指标,它是在涂有防晒剂防护的皮肤上产生最小红斑所需能量与未加任何防护的皮肤上产生相同程度红斑所需能量之比值,简单说来,它就是皮肤抵挡紫外线的时间倍数。打个比喻:黄种人的皮肤平均能抵挡阳光的时间为15分钟,当我们使用SPE值为30的防晒霜时,我们能抵挡阳光的时间就是15*30=450分钟,所以,SPE值的指数越高,皮肤受到保护的时间就越长,但是它的值大小与抵挡紫外线的能力并不成正比。在这里我们要记得的是,SPE值能抵挡的紫外线是UVB。
PA—UVA
单有SPE值的防晒霜还不够,还需要能够阻挡室内紫外线——UVA的功能,而PA值就是用于衡量一支防晒产品抵挡UVA能力强弱的指标。一般而言“PA+”的有效防护时间大约为4小时。“PA++”有效防护时间大约为8小时。“PA+++”为超强防护。

防晒产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防晒产品上的SPE、PA值是否越高越好?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只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范围的防晒产品即可,指数越高的防晒产品对皮肤的刺激和伤害就越高。
一般类型皮肤的人,SPF值以8~12为宜。
如果是上班族或者只需要偶尔晒到太阳,或者是在阳光柔和的春季,用SPE值在15~25的即可;“PA++”或“PA+”均可,长期开车、靠窗户做的上班族、室内光线较好的人群应该使用“PA+++”的防晒霜。
需要到户外进行暴晒,或者肤色白皙的人群,SPE值就至少要在30以上,PA值为“PA+++”,并且每隔两小时涂抹一次。在出门前20分钟涂抹才能真正发挥防晒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