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
竹:你好,我想跟你谈谈有关死亡的相关知识,行吗?
圣兰:那个,你怎么会突然想起了这样一个话题。
竹:圣,不好意思打扰你,我们最亲近的一个人死了……
圣兰:恩,你会悲伤,你会沉沦下去,你不希望这样。
竹:是的,圣。
圣兰:恩,很好。我们今天就来谈谈相关的话题。
竹:好的。
圣兰:关于死亡,没有人能够避免,也有很多人不希望、恐惧它的来临。但是这样能够避免它吗?
竹:当然不能,但是真的发生后我们会很难受啊。
圣兰:当然,当一个活着的人逝去留下鲜活的印象,他们居住的房间,他们用过的器具都静静散发着生前的气息。当想起他们的一笑一哭,总是让人牵挂,但物事人非,总归要归于平静。
竹:恩,想起他们的一言一行,我总觉得他们依然在我身边……
圣兰:他们却是在你身边,在时时刻刻看着你,关怀着你。
竹:你说他们没有死?
圣兰:他们幻化成无数的形状在你周围帮助你,围绕你,给予你悲伤后的勇气与希望。
竹:但是,为什么他们在这里,他们为什么会死呢?
圣兰:他们没有死,只是转化了生的形状。
竹:你说,没有人死了,是吗?圣。
圣兰:是的,我们不妨理解为他们的身体不在了,但是他们的灵魂,心灵依旧在。
竹:在我们身边?
圣兰:是的,他们用另外的方式继续存活在这个世上,直到很远……
竹:难道他们一直在,为什么?他们为什么不以人的形式存活?
圣兰:恩,首先我们不妨说千千万万的形式,为什么人的形式是我们所需要的?是因为我们是人,所以希望他们也是人,这样才能在一起吗?或者说,为什么作为其他形式出现的东西我们无法接受呢?他们是否在又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竹:你是什么意思啊,难道有人死了你不怀念啊?难道你不希望我们一直在一起吗?
圣兰:人总是要改变形态进行下一步的变化的,怀念死去的人没有价值,反而会让我们伤心。但我并不是说不用伤心,这样生离死别的痛苦我想真正经历过的人会记很久,但是逝去的东西终究要放下……再说,他们没有真正地失去。
竹:你再说说,圣。
圣兰:我们可以说活在当下的重要性,逝去的人我们会留恋甚至在某一段时间我们会活的不像我们自己,我们伤心,不肯放下逝去人的记忆,我们怀念我们曾经走过的岁月,我们在他们身上看见了自己,我们将他们的感觉与自己融合在一起,我们怀念真正的是自己的幸福感觉,是在他们身上进行自我摸索留下的深深痕迹。
竹:恩,你说的是我们将他们作为自家人,然后拥有相同的相似经历……原谅我说话糊涂了,然后发现我们的兴趣爱好,我们的经历如此相同,然后你说我们是留恋这些啊。
圣兰:呵呵,玉竹。就是说,我们在他们身上看见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的追求,以及他们为我们所共同付出的努力,我们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发现”自己,激励自己,让自己因为他们活得更好。
竹:恩,圣。我想我明白大概的意思了。
圣兰:恩,当然我们可以放下这些外在的鼓励,因为我们要靠自己。
竹:你说啊,圣兰。为什么人有记忆?
圣兰:呵呵,为了记住爱你的人?
竹:呵呵,不止这些。记住自己的承诺,他人的鼓励,记住让自己能为自己奋斗、疯狂的例子,是吧?
圣兰:恩,我们可以这么想。但更根本的是我们要从内部挖掘自身的价值,自己的鼓励,而不是将外部的所得作为处事方针。
竹:恩,话是这么说,但是……
圣兰:我知道,竹,外在的鼓励影响等我们总是看得更重,尤其当人说你不行时……
竹:我就会好难过,反思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好,然后继续努力。
圣兰:也会继续生气,甚至气出病来了……
竹:没有的啊,你又在取笑我了啊……
圣兰:没有。我是说,不管外在的人怎么说你,你心里声音指向的你才是最根本的。
竹:恩。
圣兰:他不应该因为外在的声音而轻易改变自己。
竹:恩,但是……
圣兰:自我内心的,inner的声音,那是发自自己的最强音。它是隔离世俗的,它就像深不见底的大海,外在的小石头只能激起它表层的波浪——甚至没有任何波浪。
竹:兰……
圣兰:是的,我想我们现在可以总结一下。就是说我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都会对我们的周围事物带来影响,就是我们会留下我们的影子。我们爱好一个人,思念一个人,更多的是因为我们在他们身上看见了自己。对于死亡的人,这种情绪更加激烈:身前的每件事情都会随之印在我们的世界。我们去体味,去分享,去感悟,然后就会去感触自己对他们的所作所为带来的好的坏的影响,我们会因为错误的作为而伤心很久,我们会因为愉快的经历而动情很久,我们与我们的影子如此形影不离,就像一个人一样。
竹:恩。继续。
圣兰:但是当这种声音渐渐远去,我们好像觉得自己生命缺少了必须的动力,我们不知道前途,我们迷失了——仅仅因为我们失去了他们。但这是多么愚蠢的啊。
竹:啊?
圣兰:因为一个逝去的人,我们忘记了自己——这样的人生不是会起伏不定吗?
竹:恩,外界的影响很严重啊。
圣兰:恩,我们为什么要听取外界的意见?为甚么不听听自己的身心?为甚么?
竹:兰,兰……
圣兰:是的,我们被捉弄的不像人了。
竹:兰……
圣兰:所以说我们成了“二收货”人类。
竹:兰,这是什么意思?
圣兰:我们在这里活着,就只用活在当下,不必纠结于别人世界里。
竹:活在当下……
圣兰:就是活在本真中,不牵连于过去与未来,好好活在自己生命中。
竹:恩,我懂了。
圣兰:每个人都懂,其实。我们的交流无法继续了。
竹:怎么了,兰?我有哪里说错了吗?
圣兰:没有,这种东西我们最好自己去理解。
竹:理解什么,我们就听懂了我们不要执着于过去与现在。你能再说说我们会以什么形式存活在世上吗?
圣兰:竹,听我说。森林里有精灵,我们身边有鲜花,有喜悦;有大便,有悲伤。为甚么我们总是愿意接受前面一部分的东西呢?是精灵,而不是怪兽。我们被万物所包围,这其中我们界定了好、坏,真、善,但那又带来了什么,从外部将一张白纸染上人类的颜料,然后告诉别人。但是,逝去的人总是以更广泛的形式存在:他们以鲜花呈现,让我们拥有芬芳;他们也会以大便呈现,难道我们要逃避自己爱着的亲人吗?那么,为甚么要有分离,万物以它们独有的暂时形式存在,然后进行形式的转化,但根本上没有事物逝去,他们只是变了样子,而这种样子并不是他们……
竹:兰,我想我明白了,万物生而平等。我们要一颗无选择的心去接受他们。然后我想,我们不会逝去一件事物。
圣兰:万物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
竹:恩,我明白了,圣。我想我会试着忘记他们。
圣兰:恩,还有更多的东西需要忘记。
竹:什么东西?
圣兰:一切东西。
竹:?
圣兰:万物。
竹:兰……
圣兰:是的。
圣兰:那个,你怎么会突然想起了这样一个话题。
竹:圣,不好意思打扰你,我们最亲近的一个人死了……
圣兰:恩,你会悲伤,你会沉沦下去,你不希望这样。
竹:是的,圣。
圣兰:恩,很好。我们今天就来谈谈相关的话题。
竹:好的。
圣兰:关于死亡,没有人能够避免,也有很多人不希望、恐惧它的来临。但是这样能够避免它吗?
竹:当然不能,但是真的发生后我们会很难受啊。
圣兰:当然,当一个活着的人逝去留下鲜活的印象,他们居住的房间,他们用过的器具都静静散发着生前的气息。当想起他们的一笑一哭,总是让人牵挂,但物事人非,总归要归于平静。
竹:恩,想起他们的一言一行,我总觉得他们依然在我身边……
圣兰:他们却是在你身边,在时时刻刻看着你,关怀着你。
竹:你说他们没有死?
圣兰:他们幻化成无数的形状在你周围帮助你,围绕你,给予你悲伤后的勇气与希望。
竹:但是,为什么他们在这里,他们为什么会死呢?
圣兰:他们没有死,只是转化了生的形状。
竹:你说,没有人死了,是吗?圣。
圣兰:是的,我们不妨理解为他们的身体不在了,但是他们的灵魂,心灵依旧在。
竹:在我们身边?
圣兰:是的,他们用另外的方式继续存活在这个世上,直到很远……
竹:难道他们一直在,为什么?他们为什么不以人的形式存活?
圣兰:恩,首先我们不妨说千千万万的形式,为什么人的形式是我们所需要的?是因为我们是人,所以希望他们也是人,这样才能在一起吗?或者说,为什么作为其他形式出现的东西我们无法接受呢?他们是否在又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竹:你是什么意思啊,难道有人死了你不怀念啊?难道你不希望我们一直在一起吗?
圣兰:人总是要改变形态进行下一步的变化的,怀念死去的人没有价值,反而会让我们伤心。但我并不是说不用伤心,这样生离死别的痛苦我想真正经历过的人会记很久,但是逝去的东西终究要放下……再说,他们没有真正地失去。
竹:你再说说,圣。
圣兰:我们可以说活在当下的重要性,逝去的人我们会留恋甚至在某一段时间我们会活的不像我们自己,我们伤心,不肯放下逝去人的记忆,我们怀念我们曾经走过的岁月,我们在他们身上看见了自己,我们将他们的感觉与自己融合在一起,我们怀念真正的是自己的幸福感觉,是在他们身上进行自我摸索留下的深深痕迹。
竹:恩,你说的是我们将他们作为自家人,然后拥有相同的相似经历……原谅我说话糊涂了,然后发现我们的兴趣爱好,我们的经历如此相同,然后你说我们是留恋这些啊。
圣兰:呵呵,玉竹。就是说,我们在他们身上看见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的追求,以及他们为我们所共同付出的努力,我们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发现”自己,激励自己,让自己因为他们活得更好。
竹:恩,圣。我想我明白大概的意思了。
圣兰:恩,当然我们可以放下这些外在的鼓励,因为我们要靠自己。
竹:你说啊,圣兰。为什么人有记忆?
圣兰:呵呵,为了记住爱你的人?
竹:呵呵,不止这些。记住自己的承诺,他人的鼓励,记住让自己能为自己奋斗、疯狂的例子,是吧?
圣兰:恩,我们可以这么想。但更根本的是我们要从内部挖掘自身的价值,自己的鼓励,而不是将外部的所得作为处事方针。
竹:恩,话是这么说,但是……
圣兰:我知道,竹,外在的鼓励影响等我们总是看得更重,尤其当人说你不行时……
竹:我就会好难过,反思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好,然后继续努力。
圣兰:也会继续生气,甚至气出病来了……
竹:没有的啊,你又在取笑我了啊……
圣兰:没有。我是说,不管外在的人怎么说你,你心里声音指向的你才是最根本的。
竹:恩。
圣兰:他不应该因为外在的声音而轻易改变自己。
竹:恩,但是……
圣兰:自我内心的,inner的声音,那是发自自己的最强音。它是隔离世俗的,它就像深不见底的大海,外在的小石头只能激起它表层的波浪——甚至没有任何波浪。
竹:兰……
圣兰:是的,我想我们现在可以总结一下。就是说我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都会对我们的周围事物带来影响,就是我们会留下我们的影子。我们爱好一个人,思念一个人,更多的是因为我们在他们身上看见了自己。对于死亡的人,这种情绪更加激烈:身前的每件事情都会随之印在我们的世界。我们去体味,去分享,去感悟,然后就会去感触自己对他们的所作所为带来的好的坏的影响,我们会因为错误的作为而伤心很久,我们会因为愉快的经历而动情很久,我们与我们的影子如此形影不离,就像一个人一样。
竹:恩。继续。
圣兰:但是当这种声音渐渐远去,我们好像觉得自己生命缺少了必须的动力,我们不知道前途,我们迷失了——仅仅因为我们失去了他们。但这是多么愚蠢的啊。
竹:啊?
圣兰:因为一个逝去的人,我们忘记了自己——这样的人生不是会起伏不定吗?
竹:恩,外界的影响很严重啊。
圣兰:恩,我们为什么要听取外界的意见?为甚么不听听自己的身心?为甚么?
竹:兰,兰……
圣兰:是的,我们被捉弄的不像人了。
竹:兰……
圣兰:所以说我们成了“二收货”人类。
竹:兰,这是什么意思?
圣兰:我们在这里活着,就只用活在当下,不必纠结于别人世界里。
竹:活在当下……
圣兰:就是活在本真中,不牵连于过去与未来,好好活在自己生命中。
竹:恩,我懂了。
圣兰:每个人都懂,其实。我们的交流无法继续了。
竹:怎么了,兰?我有哪里说错了吗?
圣兰:没有,这种东西我们最好自己去理解。
竹:理解什么,我们就听懂了我们不要执着于过去与现在。你能再说说我们会以什么形式存活在世上吗?
圣兰:竹,听我说。森林里有精灵,我们身边有鲜花,有喜悦;有大便,有悲伤。为甚么我们总是愿意接受前面一部分的东西呢?是精灵,而不是怪兽。我们被万物所包围,这其中我们界定了好、坏,真、善,但那又带来了什么,从外部将一张白纸染上人类的颜料,然后告诉别人。但是,逝去的人总是以更广泛的形式存在:他们以鲜花呈现,让我们拥有芬芳;他们也会以大便呈现,难道我们要逃避自己爱着的亲人吗?那么,为甚么要有分离,万物以它们独有的暂时形式存在,然后进行形式的转化,但根本上没有事物逝去,他们只是变了样子,而这种样子并不是他们……
竹:兰,我想我明白了,万物生而平等。我们要一颗无选择的心去接受他们。然后我想,我们不会逝去一件事物。
圣兰:万物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
竹:恩,我明白了,圣。我想我会试着忘记他们。
圣兰:恩,还有更多的东西需要忘记。
竹:什么东西?
圣兰:一切东西。
竹:?
圣兰:万物。
竹:兰……
圣兰: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