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新作的纪念--如何评价《幽城幻剑录》
为了新作的纪念
07年刚刚接触单机游戏,听说《幽城》,那时候同学安利我时候用的是最具诱惑性的说辞,“这游戏,讨厌它的人很讨厌,喜欢它的人喜欢。”在第一次玩止步于解谜难度之后,在一种叫做攻略和秘笈的天外神物的辅助下,终于通关一次,从此深陷巨坑。在不久前偶然的机会赋闲在家,赶在2017年之前重温本作,想起几年前《幽城》十年纪念活动时的一段对话,一个单机同好说,
“你钞了这些有什么用?”有一夜,他翻着我空间贴的截图,发了研究的质问了。
“没有什么用。”
“那么,你钞他是什么意思呢?”
“没有什么意思。”
“我想,你可以做点文章……”
我懂得他的意思了,他们正办《幽城十年纪念刊》,然而那时仿佛不特没有人来赞同,并也让我写篇文章。答允了这位同好,却迟迟没动笔。不特地是因为懒,还是因为本作琳琅满目,细节太过饱满,竟不知道如何动笔。
在叶先生开始制作《霸剑》的契机中,下定决心把这几年前的承诺给兑现了。然而作为一个反应迟钝、才思时迟钝的人,写篇文章很是难,笔记本上写满了笔记,终于在黄历雾霾三年的正月,动笔写一些文字。
1母题。
学中文的人知道一种说法,经典的特点之一,就是可阐释性和对后人的启发性,例如衍生作品最多的作者是莎翁,所以莎翁是经典无疑。笛福的鲁滨逊启迪了卢梭的《爱弥儿》,当代诺奖作者库切《福》等等。
本作衍生两个母题,为后作借鉴。一是“千年轮回”,二是一体双魂。成为国产、玄幻、仙侠、单机、RPG、中文、游戏的常用母题。勿怪限定如此之多,为了严谨,为了我自己知识面有限、尽量不留漏洞。这里界定一下,“国产、玄幻、仙侠、单机、RPG、中文、游戏”主要指三剑。知识面有限,没有去传媒大学修游戏史,也没有参详过《龙与地下城》三宝书这种游戏开发人员必修读物。
(1)千年轮回。
从历史来看,打开国人“轮回”脑洞的是,东汉西来的佛教,之前国人观念有神鬼(自然神-山神、雷神,祖先),和异界(《淮南子:览冥训》)。用在生产故事中,它自带“身份追问”属性,是他又不是他。本身就符合“张力”与“冲突”这种戏剧的核心原则。
《幽城》中轮回的人是霍,皇甫“是他”,夏侯“不是他”。将身份追问外化成双主角,成为故事的主体。有意思的是,在完整和真正却不是完美结局的最后,夏侯从“不是他”,变成了“是他”。背景、原因和动机已经不同,却完成了圆形的回归。所以,这里又产生了二重张力,回归“是他”,而原因背景却“不是他”。
在《幽城》之后,使用千年轮回的有《轩辕·苍之涛》《古剑》《仙剑三》。
(2)双魂
是以上轮回主题的次产品。
在2010年席卷各宣传平台的《古剑奇谭》终于上市的时候,不少人讨论过,该作借鉴《幽城》的问题。灵鸟翩跹,红莲劫焰或者双魂设定等,这里不多赘述,只谈谈这个“借鉴”中最有意思的地方。
由于冰璃是联系两个千年的人,而冰璃跟了夏侯,使得戒指认夏侯而不是皇甫堡主。
古剑中,联系两个千年的人物,是黑龙悭臾,黑龙认了百里屠苏是长琴。而游戏时间中,黑龙并不知道少恭的存在。
所以可建立以下关系,霍雍-冰璃;夏侯-冰璃-皇甫。
长琴-黑龙。 黑龙-屠苏-少恭。
(一)从这个结构看出来,《古剑》真正的女主应该是黑龙。但是无奈,黑龙是he龙。
故事需要价值观,需要一个故事中合理的生态。所以要给出主角价值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那么,夏侯和冰璃的问题的是什么?有两个,1是想起千年往事,2是阻止大神。这两件事情,无论成功或者失败,都是完结了的,给出了一个结局。
屠苏的问题是什么?他是一个将死之人,所以追求的自然是不死。那么故事中,屠苏和晴雪始终没有追求此事(全程打酱油),更重要的是,线索人物黑龙也在打酱油,告诉屠苏一个客观真理,活物都是要死的。所以古剑的故事就是,”两个要死的人,他们最终去死了。“
从这里看出来,《幽城》是在讲故事,故事无论是否完美,都是完整的。
(二)而《古剑》却是残缺的,无论剧情容量多少,都是个无解的故事,因为如此设定,它不可能有结局。那么由此也可以发现,《古剑》真正的主题在哪里。
这个主题,在我等初涉理论时候,沉浸在术语的海洋中,惊喜的发现,屠苏和少恭,都是加缪的西西弗斯,是存在哲学的化身,是从生存论到选择论的转变。人生并没有先天意义,意义都是出自个人的选择。具有自由意志的人,应该选择自己的路,并承担相应后果。少恭的反抗和屠苏的顺从,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虽然,由于上帝已经设定,无论怎样选择,他们只能选择死路。
那么晴雪又是什么呢,她是选择中的一点调剂,是不作为的、没有结构意义的角色,这个分量无法支撑起女主。在《古剑》的第二结局,主创还是给出了屠苏复活的结局,显然,这个结局背叛了初衷,回到了讲故事的范围,同时在第二结局,晴雪成了真正的、作为的女主。
2 楼兰神光
四大文明古国都不缺传说,古典题材的作品不缺素材。而连明朝时期的战国时代,都可以用来说事儿,遑论四大文明。西方史前的亚特兰蒂斯、有史的庞贝,枚不胜举。而使用失落的文明,加入阴谋论等作为叙事契机,使主角推动或阻止失落的过程,是一件很给力的事情。
千年前,霍雍选定楼兰作为天动仪的建造处。楼兰是个多事的地方,地处汉匈两大帝国的夹缝中,纵横捭阖寻求独立,或者屈服于两大帝国之一,都是一种选择。所以楼兰的王和相产生分歧,使得楼兰面临隐藏的危机,霍雍的禁制出现隐患。
宋朝,夏侯再上楼兰,寻求记忆之旅,到此完成。皇甫表示,上了幻城,就回忆起了全部。夏侯这边虽未明说,也是同理。
《幽城》主角两次出入楼兰,时间上的穿越和空间上的穿越,恍如隔世的体验,随着CG中,黑龙的低吟达到巅峰。
在游戏中,已经去了楼兰,去了秦始皇陵(古剑),周穆王陵(苍之涛),安禄山家(云和山的彼端),也是颇有意思。
“经典”这个词已经滥用,不想给这个滥用添加更多注脚。在80年代,90年代日本美国的勃力之后,看到新世纪台湾游戏制作人的创造力,却又看到抄袭和重复,所以, 究竟是醒着痛苦死好,还是什么都不知道安稳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