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内向,只是不爱和你说话
![]() |
老同学要结婚了,大家趁这个机会办了一场同学会。同学们明知新郎婚前180°劈腿,仍然喜气洋洋的祝贺新娘:“恭喜呀,真是郎才女貌。”
大家都在口是心非,你在角落一言不发,这时有一个声音响起来:
“你咋跟他结婚了,你不知道他外面有人啊?”
众人一看,是平时不怎么说话的大周。
新郎新娘很尴尬,新郎气得拧脖子,新娘震惊过度一时说不出话。大家也很尴尬,集体扭头看着墙角一盆秃了的花。
一半的男生,知道新郎“外面有人”。一半的女生,认为新娘和新郎并不般配。我很佩服大周,大周说出了大家心里的话,可是大家都集体装作哑巴。
新郎脸上挂不住了:“没证据你乱说什么?”
大周还想争辩,有人咳嗽了一声:“咳!小两口的家务事,你插什么嘴?点歌点歌,下一首谁唱?”
于是这个话题到此为此。
半年后,新娘发现新郎外面有人。她找大周哭诉,说自己当年被狗屎糊了眼,没发现他是个渣。
她似乎忘记了大周曾经提醒过她,出人意料的是,当年那个说破真相的大周,此刻选择了一言不发。
--
这段时间一直在看一本书,凯利.麦格尼格尔的《自控力》。书里写道:为了弥补自己在家用电过度的事实,人们会花十几块钱多养一盆花,这样,你的罪恶感就得到了缓解,并且让你更有机会去消耗更多的电。
每次参加聚会,都会遇到特别爱说话的人,然而越是喋喋不休、交浅言深的人,我越认为他有可能十分没有自信,需要靠博得别人的好感来缓解自己内向自卑的事实。
相反,那些在人群里一言不发的人,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却滔滔不绝一发不可收拾,和这些人交流总能让你受益匪浅。
因为他们知道,大部分人说的都是假话,而一个真正自信的人,并不热衷于附和假话,他们宁愿把这些时间拿去聊一些真正有营养、有帮助、使人感到收获的话题。
而人群里的话题无非是:
同事的男友送给她一件LV,大家心知肚明是假货,却跟着恭维,私底下嘲笑她:我靠这傻逼还真把他当宝。后来我发现,同事默默的换下了LV,新买了一个淘宝100元皮包;
高中时班级里最不起眼的女生,被同学排挤。她的铅笔用了三年舍不得换,大家嘲笑她是穷鬼,光说她穷还不够,取了好几个外号来羞辱她。那段时间,全班都将她引以为笑谈;
积极的参与这种话题,试图从中得到对自己有益的东西,可能性无异于大海里淘金。
每当耳边听到这些内容,我都会想起一句话:沉默是金。
--
真相面前,你可以沉默;八卦面前,你可以扎堆。你甚至可以跟着大家一起恭维、起哄,一起排挤谁,有人给这种行为起了个总称,叫做“适应社会”。
有的人,并不热衷于适应社会。他们在人群里总是一言不发,这让他们看起来有点内向,甚至有点不合群,但他们一旦开口说话了,就会成为人群中的灯塔——因为他们总说实话。
他们不说话,是因为在被戳破心事的新娘、被刺痛自尊的同事、被打击自信的同学……这些人面前,管住自己的嘴巴,什么都不说,是一种善良。你永远不知道自己随意不走心的一句话会给别人造成多大的伤害,未知的真相面前,他们并不想成为谣言的匕首。
他们不说话,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分不清自己的投射和现实的界限,误以为自己在人前表现得外向就能讨人喜欢,结果表现得分外浮躁。
无论是交朋友还是参加聚会,一个洁身自好、完善内涵的人,总是会脱颖而出,因为他们褪去了浮躁,用心的积累着一张让人无法拒绝的名片。与他们聊十分钟,就能够为你的生活带来不少亮点。
每当我必须要跟那些浮躁的人群谈个十分钟时,我都特别想跟掌握真理的少数人聊上一天一夜。
同样是金子,在人多的地方扎堆,并不能捡到多少。在人少的地方慢慢淘,才能发现宝藏。
——end——
若要看更多走心内容,请加我公号ydsaky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