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应该具备自我成就的能力——观电影《28岁未成年》后的随笔
周日的午后,阴雨绵绵,小朋友居然难得睡了个午觉,给了我一点奢侈的自由时间。让我有时间看了部电影,《28岁未成年》,献给同样28岁的自己。
故事讲得是女主角凉夏在偶然的情况下,得到了一盒神奇的巧克力,每吃一颗巧克力就可以有5个小时的时间回到17岁的自己。
28岁的凉夏和一个男人相爱了10年却始终没有走进婚姻,电影的最开始,她就以一个完美而优雅的形象让人眼前一亮,可是台词却让这份亮眼黯淡下来:“像过去的3650天一样,在他醒来之前,我把自己调试到最优。”
17岁的凉夏还没有遇上这个让她为他而活的男人,她在地铁里遇到一个痞帅的机车男,小鹿乱撞地偷偷在素描本上描绘他的样子。他们17岁的爱情开始了~浪漫、炽烈、疯狂、青涩、脆弱……
28岁的凉夏丢了她曾经引以为傲的画画技能,开画展的梦想,还有她自己,所以,她做了10年的爱情梦也碎了,尽管她依然很美很优雅,可当美丽唯一的意义仅仅是为了展示,那终有一天是会审美疲劳的。
电影的主题并不复杂,关于做自己,勇敢做自己。
看前半段的时候,我也好想回到17岁,回到那个喜欢坏男孩,不管不顾的年纪
那样的爱情让28岁的我依然心怀憧憬,即使在已为人母的现在,我从不因为年纪和状态而给自己应该是什么样下定义,即使40岁,我也会在内心深处为自己保留一份少女心,对女人来说,再周到的保养都不及一颗青春的心,那是由内而外散发的生命力。
可是17岁的凉夏最终还是丢了那份爱情那个男孩,因为17岁的爱情好像烟火一样,稍纵即逝,绽放的时候有多炫目,结束的时候就有多寂静。
电影的最后,那个17岁的男孩在找回梦想的设计师凉夏的广告牌前驻足,仰望。
这一幕让我很感慨,好像男人更容易被女人游离于爱情外的姿态吸引,似乎雄性的爱情最初都是由征服的欲望开始的,当这个女人处于爱情中时,男人却总是容易被恋爱中女人的依恋、吃醋、纠缠所厌烦,直到这个女人不再爱了,抽身了,男人又会觉得心里淡淡地缺了点什么……
电影的结局是28岁的凉夏勇敢地找回自己,那份丢失的爱情也以一种卑微的姿态乞求她的挽回,我不喜欢这个结局,你不做自己,我就厌倦你,你做回自己,我就重新爱你,爱情哪有这么简单……既然重新开始了,就一切都重头再来吧,包括爱情。
28岁,也许没有18岁的青春活力,敢爱敢恨
但是28岁的喜怒哀乐,可以并不全部依赖于爱情。
28岁比起18岁,不再轻易因为他人的评断而肯定或否定自己
28岁比起18岁,已经更在意与自我的对话,自己的感受
28岁所需要的认同感、成就感、安全感更多的来自于自己。
28岁,应该具备自我成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