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重庆你必须要去的古镇,想去古镇跟我走
十个重庆你必须要去的古镇,想去古镇跟我走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随着春天一步步的到来,春游的时间到了
带上你的小伙伴们
跟我一起游古镇吧。
磁器口古镇:繁荣昌盛的“小重庆”
作为人流量最密集之一的磁盘口古镇,一直以来都是外地人到重庆必须去的古镇,有种飞到瓷器口非好汉的感觉。到磁器口飞游古码头、翰林院、巴渝民居馆、吊脚楼。磁器口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是重庆历史文化名城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古朴、精犷的巴渝遗风特色明显。有佛、道、儒三教并存的九宫十八庙,有川剧清唱、铁水火龙和古风犹存的茶馆,有传统手工作坊,有独特的码头文化,有享誉四方的毛血旺、千张皮、椒盐花生等饮食三宝。磁器口宝轮寺正殿为重庆不可多见的明代建筑,为重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年磁器口,万载巴渝情;要看老重庆,请到磁器口”,其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吸引力,引得海内外众多学者、专家和游人前往参观、旅游。路线:陈家坪可以选择504和轻轨1号线(需到石桥铺乘坐),北站可以选择202和轻轨3转1号线, 菜园坝可以选择808和轻轨1号线。
塘河古镇:历史悠久
塘河古镇位于重庆江津市西南渝川结合地带,重庆市(省级)风景名胜区黑石山----滚子坪境内,东北面与白沙镇毗邻,紧靠成渝铁路和长江黄金水道,西南面与四川合江接壤。规划中的渝滇大通道穿境而过,距江津65公里,重庆112公里。作为渝、川、黔交通要冲和物资集散地,塘河一带很早就形成了舟马不绝,商贾如云的繁荣景象,沉淀着古镇深厚而灿烂的文明历史。这座古朴苍劲的小集镇,以其光辉灿烂的古建筑文化,朴实无华的民俗民风,风光如画的优雅环境,成为第三批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塘河古镇的石龙门是道教八仙之一篮采和的出生地,现今石龙门仍有唐代逸士许坚墓,据华轩居士根据宋籍记载,蓝采和在一个叫磙子坪的地方闻瑶乐而飞升。但磙子坪究竟何处现无从考证。史料记载他曾经在一个叫圆洞幽谷遇铁拐李度化而从道。在民国初期石龙门还有保存完好的采和居,毁于文革期间,现遗留基石残垣。 线路:重庆至江津 江津直达塘河古镇
石蟆古镇:重庆市优秀绿化小城镇
石蟆古镇地处江津市西部边陲、渝、川、黔三省(市)结合地,距江津市区84公里,距重庆市区80公里、合江县城20余公里。东临江津的白沙镇,北接朱杨镇,西南与永川的朱沱和松溉隔江相望,南靠四川合江的白鹿镇,全镇幅员164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83000人。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公路纵横交、自成网络,规划中的西南大通道(重庆到昆明的高速公路)穿镇而过,村级公路总长480公里,村村社社通公路;长江黄金水道流经32公里,有长江码头7个。城镇建设初具规模。现已形成古场、新区相协调显得“三纵三横”、“七路一街”的格局,占地1.2平方公里。被重庆市命名为“重庆市优秀绿化小城镇”和“重庆市卫生镇”。 线路:重庆到江津 江津到石蟆
合川涞滩古镇:商贾云集
由于傍着渠江,涞滩古镇商贾云集,街市兴旺,依山而筑的二佛寺也香火不断,是盛极一时的风水宝地。古镇内的二佛寺是重庆巴渝小十景之一,摩崖石刻造像是国内罕见的佛教禅宗造像集聚点。靠近涞滩,远远就能看见古瓮城城门。古瓮城是涞滩寨的一景,尽管当年绵延环抱的古城墙已不复存在,短垣残墙也足以让人体会到历史烙下的痕迹。是川东地区惟一保存完好的古代防御设施,它四面开设城门,内外两层围合,形似石瓮,有“瓮中捉鳖”之意。穿过古城门,就是古镇的老街。老街显得苍桑、安静,青石路曲曲折折一直延伸到渠河边。两旁老式木楼保存得相当好,商店、人家、茶馆邻次阶比,但是热闹景象早已时光不再。街的另一头有一座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太平池,池子里储满了水,当地居民传说池子里的水干不得,一干就要发生火灾,因此街上的居民轮流担水以保持水池的水不干涸。 路线:重庆——合川——龙市——涞滩。
走马古镇:历史文化名镇
走马古镇位于九龙坡区,处于巴渝中心地带,早在明代中叶便有驿站,自古以来便是商贾往返渝州、蜀都的必经之地。马古镇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至明代中叶开始鼎盛起来。因其北属巴县、西临璧山、南接江津,有“一脚踏三县”之称,是重庆通往成都的必经之地,是成渝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往来商贾、力夫络绎不绝,也留下了“识相不识相,难过走马岗”的民谚。来往的行人把各种新鲜事也带到了走马古镇,不计其数的民间文化作品,故事也被创作出来,世代相传。2008年,走马古镇被国务院命名为第四批“历史文化名镇”市政府命名的“历史文化名镇”。走马古镇不仅是单单的文化古镇,还是走马观花乡村旅游度假区。据悉,整个走马观花乡村旅游度假区,主要包括桃花林景区、星工厂生态乐园、古镇,同时周边连片区域以金马、椒园、大石、灯塔村为核心打造2000-5000亩集桃花、油菜花、樱花、梨花、荷花为主“四季观花、四季瓜果飘香”的“走马观花”乡村旅游休闲带;以玉龙、银岗村为核心打造2000-5000亩主城区最大的生态绿色蔬菜基地;以慈云、金马、椒园为核心发展林下经济,打造200-1000亩瓜果采摘基地;以金马、灯塔、椒园、银岗为核心,实施200-1000亩草莓特色种植产业化项目,打造主城区最大的规模化生态草莓基地;以金马、梓桐、灯塔、石桥、慈云村为核心建设200-1000亩生态鱼塘,打造全区最大的休闲垂钓基地。 路线:重庆沙坪坝区站西路坐公交281路到达白市驿五院枢纽站,枢纽站换乘286路公交直达走马古镇
铜梁安居古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安居古镇是重庆市批准的20个历史文化名镇之一,于2008年授予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重庆市铜梁区安居镇境内,因境内有大安溪(琼江)而得名,有安居乐业之意。景区面积13.2平方公里,内含安居古城核心区3平方公里以及黑龙嘴、琵琶岛、黄家坝、波仑寺等文化旅游功能区块。4000多年前安居就有人居住,安居古城始建于隋朝,原名赤水县,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重庆市北部重要的口岸城镇,自古便有“安居依山为城,负龙门,控铁马,仰接遂普,俯瞰巴渝,涪江历千里而入境,与篼溪、琼江、乌木溪水会于城下,绕城三匝陷为深潭”之句。路线:重庆到铜梁 铜梁到安居
中山古镇:第三届中国最美小镇
中山古镇俗称三合场,又名龙洞场,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南部的笋溪河畔,北距江津城区56公里,重庆市渝中区96公里,东距綦江县城约50公里,南距贵州习水90公里,西距四川泸州市区120公里。古镇融于渝川黔生态旅游金三角,系大娄山余脉,境内有国家级大圆洞森林公园,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四面山的北大门,紧邻佛宝国家风景区和四川福宝古镇。全镇幅员面积1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528亩,地形南高北低,海拔高度为265米——1442米起伏;日照时间长,无霜期为260至300天;镇域森林面积达15万亩,是地球同纬度地区唯一幸存的原始常绿乔木阔叶林和针叶林混生带,植被繁茂,生态良好。古镇历史悠久,据南宋《清溪龙洞题名》碑刻记载(公元1151年),龙洞场可考历史858年;清朝康熙33年设行政办事机构——笋里十二都;光绪年间将原龙洞场、老场、马桑垭场合并成三合场,经几次建制调整后为现在的中山镇, 2002年批准为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2004年评为重庆市楹联之镇,2005年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5年6月5日,重庆市中山镇荣获“ 第三届中国最美小镇”。线路:重庆到江津 江津到中山
永川松溉古镇:九宫十八庙
位于长江上游的永川松溉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较好地保留着全长5000多米的重庆市最长的古街道,有雄伟的雕楼、依山而建的吊角楼,古老的四合院,还有权力象征的古县衙和以罗家祠堂、东岳庙、清洁寺等为代表的祠堂和庙宇。古镇松溉最吸引游客的是祠堂文化和传统美食。松溉的祠堂和庙宇,有"九宫十八庙之称",堪称"祠堂博物馆"。如文昌宫(又名孔家祠堂,是为纪念孔夫子修建的)、张家祠堂、樊家祠堂、罗家祠堂、游家祠堂、陈家祠堂等等。其中,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的罗家祠堂,建筑、雕刻十分别致,保存较好,已整修一新,至今还保存有明皇亲赐的"家法匾"和乾隆八府巡案题词"罗府宗祠"。古镇松溉的传统美食,以抗战时期得到宋美龄赞誉的“长江松溉鱼”和"九大碗"最为出名,还有誉满川江的松溉盐白菜,别具一格的松溉“炒米糖”,纯粮酿造的健康醋,民间美食“烤红薯”、“帽儿头”、糍粑等。路线:重庆——永川——五间镇——松溉古镇。
北碚偏岩古镇:江南古镇
偏岩古镇座落在华蓥山脉西南面的两支余脉之间‘地处丘陵,呈东北高,西南低之势。平均海拔为520米,最高达942.9米。清代属江北厅礼里六甲,乾隆二十四年始在此建场为镇。因镇北处有一岩壁倾斜高耸,悬空陡峭,故名偏岩镇。偏岩是旧重庆通往华蓥故道上的一座工商古镇,昔日商贾云集,商贸繁荣,名播川陕湖广。虽经数百年的时代变迁,但其街道、建筑、民风、市情仍然保留着昔日古朴、优雅的风貌。古镇依山傍水而建,立于镇外,极目远望,可见幢幢木屋砖舍依山分布,重重叠叠,错落有致。古镇入口处有一座长条青石的小桥跨水横亘,街道也用青石铺筑而成,顺黑水滩河长约400米。街道两旁的店铺鳞次林比,店铺建筑多为木竹结构,或以长条木板拼合为墙,或以竹编篱笆糊满膏粉为墙。有些临街而筑的小楼,底层空间多设为店堂。上层宅楼呈吊脚式楼,悬空依柱而筑,既节省了街道路面,又达到了“让出三尺地,多占一份天”的设计效果。线路:重庆到北碚 北碚到金刀峡的车在偏岩下。
巴南丰盛古镇:长江第一旱码头
丰盛古镇,位于重庆市东南边陲,在明末清初开始建立,曾是重庆去南川、涪陵的重要驿站,该镇历史悠久,于2002年4月被重庆市政府命名为重庆首批20个“历史文化古镇”之一,如今,仍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巴南区丰盛古镇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重庆市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始建于宋代,明末清初因商贸业发达而兴场,为古代巴县旱码头之首,素有“长江第一旱码头”之称,其独特的巴渝古商业文化气息充蕴于古街古巷之间,结合历史上“九龟寻母”自然山水格局的城镇建设,体现了典型的巴渝传统人居环境营建思想。丰盛场,世间传说种种,都有其出处、由来,但盛传而有据可考的是“封门场”、“峰门场”,其一“封门”,是曰,场镇的四面,均设有栅子门封之,明末农民起义军张献忠进攻重庆,途经封门,关上四门屠场,谓封门;其二,是曰,场镇唯一出口在两山之间,山峰陡险,称峰门。 线路:南坪可以直达丰盛古镇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随着春天一步步的到来,春游的时间到了
带上你的小伙伴们
跟我一起游古镇吧。
磁器口古镇:繁荣昌盛的“小重庆”
作为人流量最密集之一的磁盘口古镇,一直以来都是外地人到重庆必须去的古镇,有种飞到瓷器口非好汉的感觉。到磁器口飞游古码头、翰林院、巴渝民居馆、吊脚楼。磁器口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是重庆历史文化名城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古朴、精犷的巴渝遗风特色明显。有佛、道、儒三教并存的九宫十八庙,有川剧清唱、铁水火龙和古风犹存的茶馆,有传统手工作坊,有独特的码头文化,有享誉四方的毛血旺、千张皮、椒盐花生等饮食三宝。磁器口宝轮寺正殿为重庆不可多见的明代建筑,为重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年磁器口,万载巴渝情;要看老重庆,请到磁器口”,其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吸引力,引得海内外众多学者、专家和游人前往参观、旅游。路线:陈家坪可以选择504和轻轨1号线(需到石桥铺乘坐),北站可以选择202和轻轨3转1号线, 菜园坝可以选择808和轻轨1号线。
塘河古镇:历史悠久
塘河古镇位于重庆江津市西南渝川结合地带,重庆市(省级)风景名胜区黑石山----滚子坪境内,东北面与白沙镇毗邻,紧靠成渝铁路和长江黄金水道,西南面与四川合江接壤。规划中的渝滇大通道穿境而过,距江津65公里,重庆112公里。作为渝、川、黔交通要冲和物资集散地,塘河一带很早就形成了舟马不绝,商贾如云的繁荣景象,沉淀着古镇深厚而灿烂的文明历史。这座古朴苍劲的小集镇,以其光辉灿烂的古建筑文化,朴实无华的民俗民风,风光如画的优雅环境,成为第三批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塘河古镇的石龙门是道教八仙之一篮采和的出生地,现今石龙门仍有唐代逸士许坚墓,据华轩居士根据宋籍记载,蓝采和在一个叫磙子坪的地方闻瑶乐而飞升。但磙子坪究竟何处现无从考证。史料记载他曾经在一个叫圆洞幽谷遇铁拐李度化而从道。在民国初期石龙门还有保存完好的采和居,毁于文革期间,现遗留基石残垣。 线路:重庆至江津 江津直达塘河古镇
石蟆古镇:重庆市优秀绿化小城镇
石蟆古镇地处江津市西部边陲、渝、川、黔三省(市)结合地,距江津市区84公里,距重庆市区80公里、合江县城20余公里。东临江津的白沙镇,北接朱杨镇,西南与永川的朱沱和松溉隔江相望,南靠四川合江的白鹿镇,全镇幅员164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83000人。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公路纵横交、自成网络,规划中的西南大通道(重庆到昆明的高速公路)穿镇而过,村级公路总长480公里,村村社社通公路;长江黄金水道流经32公里,有长江码头7个。城镇建设初具规模。现已形成古场、新区相协调显得“三纵三横”、“七路一街”的格局,占地1.2平方公里。被重庆市命名为“重庆市优秀绿化小城镇”和“重庆市卫生镇”。 线路:重庆到江津 江津到石蟆
合川涞滩古镇:商贾云集
由于傍着渠江,涞滩古镇商贾云集,街市兴旺,依山而筑的二佛寺也香火不断,是盛极一时的风水宝地。古镇内的二佛寺是重庆巴渝小十景之一,摩崖石刻造像是国内罕见的佛教禅宗造像集聚点。靠近涞滩,远远就能看见古瓮城城门。古瓮城是涞滩寨的一景,尽管当年绵延环抱的古城墙已不复存在,短垣残墙也足以让人体会到历史烙下的痕迹。是川东地区惟一保存完好的古代防御设施,它四面开设城门,内外两层围合,形似石瓮,有“瓮中捉鳖”之意。穿过古城门,就是古镇的老街。老街显得苍桑、安静,青石路曲曲折折一直延伸到渠河边。两旁老式木楼保存得相当好,商店、人家、茶馆邻次阶比,但是热闹景象早已时光不再。街的另一头有一座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太平池,池子里储满了水,当地居民传说池子里的水干不得,一干就要发生火灾,因此街上的居民轮流担水以保持水池的水不干涸。 路线:重庆——合川——龙市——涞滩。
走马古镇:历史文化名镇
走马古镇位于九龙坡区,处于巴渝中心地带,早在明代中叶便有驿站,自古以来便是商贾往返渝州、蜀都的必经之地。马古镇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至明代中叶开始鼎盛起来。因其北属巴县、西临璧山、南接江津,有“一脚踏三县”之称,是重庆通往成都的必经之地,是成渝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往来商贾、力夫络绎不绝,也留下了“识相不识相,难过走马岗”的民谚。来往的行人把各种新鲜事也带到了走马古镇,不计其数的民间文化作品,故事也被创作出来,世代相传。2008年,走马古镇被国务院命名为第四批“历史文化名镇”市政府命名的“历史文化名镇”。走马古镇不仅是单单的文化古镇,还是走马观花乡村旅游度假区。据悉,整个走马观花乡村旅游度假区,主要包括桃花林景区、星工厂生态乐园、古镇,同时周边连片区域以金马、椒园、大石、灯塔村为核心打造2000-5000亩集桃花、油菜花、樱花、梨花、荷花为主“四季观花、四季瓜果飘香”的“走马观花”乡村旅游休闲带;以玉龙、银岗村为核心打造2000-5000亩主城区最大的生态绿色蔬菜基地;以慈云、金马、椒园为核心发展林下经济,打造200-1000亩瓜果采摘基地;以金马、灯塔、椒园、银岗为核心,实施200-1000亩草莓特色种植产业化项目,打造主城区最大的规模化生态草莓基地;以金马、梓桐、灯塔、石桥、慈云村为核心建设200-1000亩生态鱼塘,打造全区最大的休闲垂钓基地。 路线:重庆沙坪坝区站西路坐公交281路到达白市驿五院枢纽站,枢纽站换乘286路公交直达走马古镇
铜梁安居古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安居古镇是重庆市批准的20个历史文化名镇之一,于2008年授予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重庆市铜梁区安居镇境内,因境内有大安溪(琼江)而得名,有安居乐业之意。景区面积13.2平方公里,内含安居古城核心区3平方公里以及黑龙嘴、琵琶岛、黄家坝、波仑寺等文化旅游功能区块。4000多年前安居就有人居住,安居古城始建于隋朝,原名赤水县,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重庆市北部重要的口岸城镇,自古便有“安居依山为城,负龙门,控铁马,仰接遂普,俯瞰巴渝,涪江历千里而入境,与篼溪、琼江、乌木溪水会于城下,绕城三匝陷为深潭”之句。路线:重庆到铜梁 铜梁到安居
中山古镇:第三届中国最美小镇
中山古镇俗称三合场,又名龙洞场,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南部的笋溪河畔,北距江津城区56公里,重庆市渝中区96公里,东距綦江县城约50公里,南距贵州习水90公里,西距四川泸州市区120公里。古镇融于渝川黔生态旅游金三角,系大娄山余脉,境内有国家级大圆洞森林公园,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四面山的北大门,紧邻佛宝国家风景区和四川福宝古镇。全镇幅员面积1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528亩,地形南高北低,海拔高度为265米——1442米起伏;日照时间长,无霜期为260至300天;镇域森林面积达15万亩,是地球同纬度地区唯一幸存的原始常绿乔木阔叶林和针叶林混生带,植被繁茂,生态良好。古镇历史悠久,据南宋《清溪龙洞题名》碑刻记载(公元1151年),龙洞场可考历史858年;清朝康熙33年设行政办事机构——笋里十二都;光绪年间将原龙洞场、老场、马桑垭场合并成三合场,经几次建制调整后为现在的中山镇, 2002年批准为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2004年评为重庆市楹联之镇,2005年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5年6月5日,重庆市中山镇荣获“ 第三届中国最美小镇”。线路:重庆到江津 江津到中山
永川松溉古镇:九宫十八庙
位于长江上游的永川松溉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较好地保留着全长5000多米的重庆市最长的古街道,有雄伟的雕楼、依山而建的吊角楼,古老的四合院,还有权力象征的古县衙和以罗家祠堂、东岳庙、清洁寺等为代表的祠堂和庙宇。古镇松溉最吸引游客的是祠堂文化和传统美食。松溉的祠堂和庙宇,有"九宫十八庙之称",堪称"祠堂博物馆"。如文昌宫(又名孔家祠堂,是为纪念孔夫子修建的)、张家祠堂、樊家祠堂、罗家祠堂、游家祠堂、陈家祠堂等等。其中,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的罗家祠堂,建筑、雕刻十分别致,保存较好,已整修一新,至今还保存有明皇亲赐的"家法匾"和乾隆八府巡案题词"罗府宗祠"。古镇松溉的传统美食,以抗战时期得到宋美龄赞誉的“长江松溉鱼”和"九大碗"最为出名,还有誉满川江的松溉盐白菜,别具一格的松溉“炒米糖”,纯粮酿造的健康醋,民间美食“烤红薯”、“帽儿头”、糍粑等。路线:重庆——永川——五间镇——松溉古镇。
北碚偏岩古镇:江南古镇
偏岩古镇座落在华蓥山脉西南面的两支余脉之间‘地处丘陵,呈东北高,西南低之势。平均海拔为520米,最高达942.9米。清代属江北厅礼里六甲,乾隆二十四年始在此建场为镇。因镇北处有一岩壁倾斜高耸,悬空陡峭,故名偏岩镇。偏岩是旧重庆通往华蓥故道上的一座工商古镇,昔日商贾云集,商贸繁荣,名播川陕湖广。虽经数百年的时代变迁,但其街道、建筑、民风、市情仍然保留着昔日古朴、优雅的风貌。古镇依山傍水而建,立于镇外,极目远望,可见幢幢木屋砖舍依山分布,重重叠叠,错落有致。古镇入口处有一座长条青石的小桥跨水横亘,街道也用青石铺筑而成,顺黑水滩河长约400米。街道两旁的店铺鳞次林比,店铺建筑多为木竹结构,或以长条木板拼合为墙,或以竹编篱笆糊满膏粉为墙。有些临街而筑的小楼,底层空间多设为店堂。上层宅楼呈吊脚式楼,悬空依柱而筑,既节省了街道路面,又达到了“让出三尺地,多占一份天”的设计效果。线路:重庆到北碚 北碚到金刀峡的车在偏岩下。
巴南丰盛古镇:长江第一旱码头
丰盛古镇,位于重庆市东南边陲,在明末清初开始建立,曾是重庆去南川、涪陵的重要驿站,该镇历史悠久,于2002年4月被重庆市政府命名为重庆首批20个“历史文化古镇”之一,如今,仍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巴南区丰盛古镇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重庆市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始建于宋代,明末清初因商贸业发达而兴场,为古代巴县旱码头之首,素有“长江第一旱码头”之称,其独特的巴渝古商业文化气息充蕴于古街古巷之间,结合历史上“九龟寻母”自然山水格局的城镇建设,体现了典型的巴渝传统人居环境营建思想。丰盛场,世间传说种种,都有其出处、由来,但盛传而有据可考的是“封门场”、“峰门场”,其一“封门”,是曰,场镇的四面,均设有栅子门封之,明末农民起义军张献忠进攻重庆,途经封门,关上四门屠场,谓封门;其二,是曰,场镇唯一出口在两山之间,山峰陡险,称峰门。 线路:南坪可以直达丰盛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