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人会唱歌,流浪的人有酒喝
最近很忙,忙到疯魔,忙到躺在床上,开始不清楚今天是星期几,开始在瞬间突然忘记自己身处哪里,开始短暂的失去瞬时记忆。
可其实在这种忙碌下,我有一种充实感。
我觉得对摩羯座来说,忙点总比不忙好,毕竟谁都知道摩羯座是工作狂。
而且这种自己有个奔头的生活,让我安心很多。
我发现这种安心的感觉非常微妙,而且愈加稀少。
很多人一直在世界寻觅安心,可每次伸手,扑到的都是一场空。
今天早上我在豆瓣首页看到一篇文章,大大的题目上写着:出国留学潮下的北京孩子:留下还是离开?
不知道为什么,我看到这个标题,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感。
这种留下还是离开的选择题,总是莫名沉重。
它很像曾经小时候决绝的坚持和要求,我要么不要,要么全部。
总是很艰难。
远古时期,人类迁徙,由遥远的非洲一步一步走向各个大洲。
我时常在想,我们的祖先决定离开的那个夜晚,是不是会和我一样,总是不眠。
我觉得大部分人类是恋旧的。
是会对熟悉的地方,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于是不舍得离开,于是扎根下去,形成家庭,形成部落,形成联邦,形成国家。
即便你离开远去,可他们始终会存留在你的记忆力,念念不忘。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我国掀起了一波出国潮。
可能是因为压抑太久后的释放吧,就像之前《中国合伙人》里演的那样,每个人都想出国看看,看看外面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
那时候,强烈的激情压下了惶恐和不安,就像现在的千万北漂一样,他们选择去更高的地方看一眼。
哪怕再辛苦,也是他们想要的生活。
我相信这一情况的余波依然存在,我身边依然有大把大把的朋友出国留学,美国梦依然高挂,在天边摇晃。
可它明显没有那么遥不可及了。
我身边的朋友同学都是出国留学,学生的生活总是最轻松,可毕业之后的未来,却很少有人愿意去想。
那篇文章里说,家就在北京这种大城市的人,总是很迷茫,回国后的机会比国外多。
可北京已经不复从前了,它令人紧绷的步伐,和复杂的人脉网络,又让太多人觉得窒息。
小城市里砸锅卖铁出国的人,回国跟北漂没什么两样。
依旧是咬着牙负担一切,更何况或许还肩负着全家人期盼的目光。
走或停留,永远是生活的主题。
那份安心,也不知道究竟要寻找多久。
我发小曾经和我提过出国留学的计划,可作为一个工薪阶层家庭的孩子,她最多就是苦笑下,对我说:
“你知道我爸妈,有打算卖房供我出国读书的打算吗?”
我震惊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呆了好久,我才对她说:“待在国内不可以吗?”
她说,其实也只能这样了,我家不能没房啊。
然后我俩就只能相对着苦笑。
北京,或者世界,其实没有什么不一样。
我们身边充斥的最多的,就是孤独者,和流浪汉。
他们在这个世界里的各处角落梭巡,想寻找一片安心,一个小窝,可却不停地面对离开的选择。
转校,搬家,离职,归国,出国。告别还未曾熟悉的相识,迎接一轮又一轮的陌生。
那篇文章的作者最终回到了北京,这个对另外许多人来说是异乡的故乡。
可一路长风尘仆仆,同是风雪夜归人。
戴佩妮小声唱,我这里天快要亮了,我这里天气很炎热,而那你呢?
我在漂泊,祝你孤独的人会唱歌,流浪的人有酒喝。
而那你呢?